意拳吧 关注:3,847贴子:62,766
  • 7回复贴,共1
“试力”顾名思义试探性的找力(劲),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是大成拳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摩擦步又称下肢试力,本人有文专门论述,这里不再多讲。)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06-12 16:10回复
    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项训练。关于站桩与试力的关系,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通过站桩获得100斤的力量,紧接着就要通过试力把这100斤的力量能为我所用,待到站桩获得1000斤的力量,就要能将这1000斤的力量为我所用,如果非要等站桩获得1000斤的力量再去做试力,那时恐怕试出的将只会是300斤的力量。换句话说站桩站到什么份上,试力需试到什么份上才均衡。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06-12 16:11
    回复
      2025-05-09 20:33:58
      广告
      试力所讲的力到底指的是什么力?大成拳反对用拙力,大成拳的力叫〃劲〃,也称〃筋骨之力〃。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筋骨主要起着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主要靠筋骨的力量才得以站立和行走,四肢才能屈伸。站桩是在合理的间架下,通过精神支配,意念诱导,尽可能调动全身筋健参入运动,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进而全身筋骨发生生理性变化,习练者身体逐渐出现均整,这时候的试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试力!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06-12 16:12
      回复
        站桩是在静止的状态下通过间架结构的定型,达到改变体内肌肉、筋腱、骨胳等的生理结构,从而产生内家拳的力。也就是所说的“内劲”。“试力”则是在动的状态中体认各种力的运用。“试力”即是运动的桩功,一切都遵循桩功的要领。“试力”与站桩相辅相成。可以说,站桩是大成拳的基础,它贯穿于大成拳的系列功法之中,是通往技击高级境界的唯一途径。“试力”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5-06-12 18:11
        回复
          上面提到〃桩站到什么份上试力试到什么份上“,换句话说,同是一个浑圆桩,随着要领、心法掌握的越来越多,桩和桩不一样,与桩相辅的试力也不一样。本门试力先从波浪试力入手,笔者一个波浪试力一做就是三年,望初学者不要好高骛远,贪多不易消化,到头来事倍功半。下面笔者把所学、所练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06-12 18:12
          回复
            第二阶段:芗斋老人讲做试力时初试以手行之,这一阶段可以体会双手及双臂间的沉、托、分、闭等各种劲力,这一阶段的试力还是形体上的动作,运动当中虚点太多,力容易出尖,所以本阶段重在求出二争力。例如手向前伸出,同时有前伸后撤,上托下压,外撑里裹相乘之力,从一个中心异向发出,相等相乘。 第三阶段:悟得二争力之后,再求全身各部同时面面之力,此力无不相乘,互有应合,浑圆一致,节节贯通。芗斋老人说,试力到一定阶段,逐渐以全体行之,操之有恒,良能渐发,自有不可思议之妙,形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浑噩一致,动微动处牵全身。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6-12 18:17
            回复
              第四阶段:芗斋老人说自身己具备,反向身外求,与大气相呼应,体会空气的阻力,可意念全身毛发都竖了起来,体会身体与空气的摩擦阻力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感觉身体被空气紧紧裹住,固定起来,不用力根本动不了,用力即用能推动空气阻力的力就行,此时用力就是发力的开始,动即是发力,一搭手试技才能感觉到自身各部位都能发力,一动而无有不动。随着练功的深入,即会出现芗斋老人所说的“全身毛孔无不有穿堂风往返之感”。这种真实的感觉到了身上,才真正的是妙不可言,其乐无穷,也正是达到了拳论中所讲的“周身无点不弹簧,炸力无断续”。这时要求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有感指应,应感而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从而进入自然而然,天地人圆融统一!至此,即可进一步研究技击之法了。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06-12 18:17
              回复
                以上,转自师兄空间!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06-12 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