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颜吧 关注:17,115贴子:272,454

挚爱*良颜【原创】风入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欢良颜这么久,今天总算正式开坑了,一曲《风入松》敬上,希望大家喜欢
这里是梓墨


1楼2015-06-12 11:52回复
    【引子】
    二八时年春秋度,寻梅落雪不留痕。
    今金堂上酬君顾,且闻新赋风入松。


    2楼2015-06-12 11:53
    收起回复
      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啊!
      岁末,小圣贤庄依礼制举行冬祭。前几日才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如今天光放晴,金光洒在落雪之上,园中红梅开得正好。
      伏念端坐在高堂之上,却是表情严肃,隐隐还似带着些怒意。
      “子房呢,还没到吗?”
      “师兄还不知道他吗,他呀,哪次按时来过”,一旁的颜路温和一笑,恭敬地答道。
      看着堂下一张空空的坐席,伏念卧蚕般的眉毛拧成了疙瘩,心中暗暗数落:这个子房,怎么说也是一派掌门堂堂儒家三当家,平日里随意狂放也就罢了,每年冬祭这样的大日子,当着诸多宾客之面也这般不守时辰,实在不成体统!唉……都是子路从小给宠坏了! 这样想着,不禁用略带责备的目光看了颜路一眼。颜路微微汗颜,低头抿了一口酒。
      “罢了……师兄,吉时快到了,我们不等了他了,开始吧。”
      “嗯”,伏念点头,也只好如此。伏念执酒杯起身,堂下一众门人、宾客、当地三老【先秦司文化教育的关于】豪杰、地方官员也都起身,恭敬站好,等候掌门致辞。
      “岁冬而腊,初以为祭,适逢……”
      “哈哈,子房来迟,实在抱歉,希望还赶得上啊!”伏念一句话尚未说完,忽听一阵笑声由远及近传来,打断了他的话。
      果然又是!伏念顿觉头疼。
      只见张良一身天青色莲纹袍缓步走上堂来,与众人一一见礼问好,还不忘狡黠地冲颜路眨了眨眼睛,后者回以一笑,眼含宠溺,唇齿微动,似说了声“你呀”。
      张良到伏念跟前站定,行了一礼,“大师兄,子房来迟。”
      伏念虽心中不悦,却也不得不点了点头,让他入座。
      一切就位。伏念清了清嗓子,重新致辞:
      “岁冬而腊,初以为祭。适逢瑞雪初霁,乾然吉祥,祭祀祈年,繇兹向春,祈来年丰顺,家国安泰。圣贤齐聚,当举杯同饮。”【繇兹同“由此”】


      3楼2015-06-12 11:54
      回复
        诸多礼节仪式之后,按惯例,儒家的圣贤们会做文章,论文采。
        “今年由谁先来?”
        于是儒家圣贤们一阵恭谦礼让,伏念环顾四周,还是将目光落在了张良身上,虽然对这小师弟有诸多不满,但凭心而论,子房的学问、文章,伏念还是肯定的。
        “子房?何不先来?”
        “这……在座诸位皆是俊杰之士,子房不过资质平庸之悲,岂敢、岂敢呐……”
        哼!小子又故作谦虚。
        “哎,久闻儒家三当家年少有为,博学多才,您就不要推脱啦!”
        “是呀三师公,您先来吧,您若不开这个头,弟子们也开不了口呀!”一众儒家弟子也连连附和。
        颜路也在一旁笑道:“往年饮酒做文章子房一向当仁不让,如今倒是越发谦虚了,诗书文章子房一向不差,就由你先来吧。”
        “师兄取笑子房!不过,既然连二师兄也这样说了,子房只好勉为其难喽”。
        说罢,张良端起酒杯,缓行数步,似有所思,复又转身,盯着颜路注视良久,忽而勾唇一笑,朗声诵道:
        秦初三年,余始少冠,尝游渤海之滨,学于泰岳之地。夜吟既出,望泰苍而高松照影,观青旻(mín)其落月盈风,欣欣然乃夜游泰山。
        其时也,素华东岭,月出清皎,星光照野,百步无人,泉流沄沄,潆潆清泠,忽尔白雾升腾,青霭溟蒙,恍惚兮若闻松烟馧(yūn)馥,暗香幽浮,仿佛兮似见衣袂飘摇,广袖云翻。 余问之曰:“先生何人也?”,其反问余曰:孺子知夫赤松与凌虚者乎?”余答曰:“愿闻其详”。
        张良诵完这一段,看着颜路的眼神略有深意。稍顿片刻,便听其继续诵道:
        夫凌虚者,风也。风起泰山之巅阿(e),舞于松柏之下,而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赖松之临渊不易,岁寒不凋。日月郁华,天地灵精,金霄云气,紫露青霜,秋藏冬发,春酝夏成,赋魂于清虚之境,寓形于长馨之间,冯翼兮而气韵具,三合兮而仪态成。
        风松既合,悰与乐行,篱下瀹(yuè)茗,松风入鼎而茗清;花间煮酒,月影落盉(hé)而酒馨。玄鱼悠悠,白鸟翯翯(hè),鹣飞鲽游,凤舞鳞翔,瑶筝玉瑟,蕙风云畅。夏夜观星,冬昼吟雪,飏飏(yáng)兮揽仙山之秋月,飘飘兮醉桃花之春雪。 木顺其华,而羽叶蓁蓁,人从其本,而天下兴和。于是君乐甚,乃和琴而歌,歌曰……


        4楼2015-06-12 11:54
        收起回复
          引子部分还没完,这两天拼了命才写了这一点,大家先将就着看。
          有古文不适的孩子在引子结束后我会码翻译的,还有一众注释,说明,召唤艾特都放在引子之后,这之前就先这样吧,第一次作赋,写得慢点或者哪里不好大家见谅哈


          6楼2015-06-12 11:59
          收起回复
            话说,引子是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有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的作用。写到这里虽然没完但是全文内容差不多已经全部含在这篇赋里了,你能看出来多少?


            7楼2015-06-12 12:02
            回复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6-12 12:51
              收起回复
                很开心看到梓墨开坑,以及楚辞很棒,这段引子有点魏晋的味道呢,加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6-12 12:55
                收起回复
                  等等我想问。。。张良那个时候是为何会说赤松子?未卜先知吗。。。
                  唱着「故乡遥」
                  看淡了陌生山川
                  或许今夜月光太寒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6-12 13:30
                  收起回复
                    !!!大神膜拜!!!好长的赋啊,按个爪继续坐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6-12 15:17
                    收起回复
                      这文笔,服啦。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15-06-12 16:06
                      收起回复
                        更新


                        IP属地:浙江13楼2015-06-12 21:55
                        收起回复
                          今天串亲戚去了,唯一一点还是在亲戚家写的
                          我努力我努力


                          14楼2015-06-13 21:44
                          回复
                            张良吟罢,堂下站定,如玉削成的脸上一双凤眸光华流转。微微颔首,带着谦谦君子的三分谦和,专属于青年人的三分骄傲与自负,流转的眼波下,更带着三分狡黠,至于剩下的一分是什么,也许是份连他张良自己也说不清的微妙情绪。
                            “儒家三当家,果然名不虚传!”
                            “当真是少年了的……”
                            堂下一片赞美之声,张良却有些心不在焉。
                            席间走出一位约二十六七岁的男子向张良敬酒,一身深色长袍,五官长得端正而平和,虽然极为普通,却显得平易近人。
                            “在下姓萧,久闻齐鲁三杰之名,今日见三当家高语轻书,从容大方,年纪轻轻便已文采斐然,果然名不虚传”。
                            张良连忙回礼“萧先生谬赞了,天上日月,地上山川,飞禽走兽,叶实花木均有文采,形立则章成,声发则文生,子房不过作以转述,萧先生赞美实在不敢当。” (语出《文心雕龙·原道》)
                            “呵呵,子房先生过谦了。”
                            “子房此次,的确不错”,伏念也点头算是赞许,“子路,你说呢?”
                            颜路半是含笑看着张良,“子房的确妙笔”。
                            “良实不敢与二位师兄相比”。虽这样说,心下却已然满足。
                            酒宴继续进行,待得宴会结束大家四散离去,张良快步追上颜路,“师兄,等一等。”
                            “子房有事吗?”
                            “子房无事”,张良笑眯眯地道,“只是想问问师兄,今日冬祭之后便是一年伊始,子房一人难免孤寂,今夜欲与师兄饮酒对酌不知可否?”
                            颜路看着这位师弟,子房如今已是十九岁快要加冠成人的年纪,却还和小时候一样地喜欢缠着自己,轻轻一笑,如春风轻拂,“你呀,想来即来便是,师兄几时还拒绝过你不成?”
                            这就是自己的二师兄,从小宠着自己,自己的任何要求都不曾拒绝,从来都是那样温润平和,是萦绕张良心头无法掠去的一抹温柔。
                            “那,良今夜就去找师兄”。


                            15楼2015-06-13 21:45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16楼2015-06-14 1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