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2,920贴子:660,235

回复:【干货】 鹰与侧卫——龙虎相争30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8,迟来的骑士对决
  为Cope India演习中的F-15鸣冤叫屈的大有人在,当年参加演习的第三联队19中队飞行员对此仍耿耿于怀。他们缺乏的不是实力,而是一场公平的骑士对决,但未能逃出“以失败为F-22做嫁衣”的桎梏。苦等四年之后,F-15终于迎来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能够与“终极侧卫”苏-30MKI进行史诗般的交锋:Red Flag 08(红旗08)军事演习。
  这是印度首次被邀请参与“红旗”演习,自然不敢怠慢,派出了自己的精华苏-30MKI。F-15C与苏-30MKI的一对一炮战演练是最引人瞩目的环节:无TVC战机与有TVC的战机之间的模拟格斗十分罕见。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系列测试表明,F-16的TVC试验改型F-16MATV在和常规型F-16的模拟格斗中取得了明显的交换比优势,这让人不得不为F-15C捏一把汗。但F-15C也不是没有机会:虽然TVC提供了优越的瞬时指向能力,但苏-30MKI是一种比苏-30K更重,垂直机动性更加弱化的型号,F-15C即便多带一些载荷也能取得较明显的推重比优势。而且和往常不同的是,以每月两架的速度建造的F-22量产已经接近尾声,增产无望。F-15C不再有先前的顾忌,终于能够放开手脚发挥出正常水平。



参加红旗08军演的苏-30MKI






PS:看下阿三飞机垂尾上的编号,有亮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5-06-11 08:59
收起回复
    过失速机动在空战中的实际价值一直存在争议。持反对态度的观点认为过失速机动需要剧烈损失能量(速度和高度),而低能量的目标往往是最容易被击落的。此外,过失速机动过程中的高攻角(90度以上)很难满足当前格斗导弹的发射条件,很可能导弹刚一发射出去就失控,使得机炮成为唯一可靠的武器。而头盔指示与瞄准系统同样可以扩大导弹的攻击包线,却不存在过失速机动的诸多缺陷,是一种效费比更高的做法。这也是为什么美军在推力矢量技术十分成熟的情况下,仍不愿为三代机广泛换装已在F-16MATV上实验成功的AVEN喷管。AVEN最有希望的潜在用户以色列空军(F-16MATV就是由以色列提供的一架F-16D改装)也取消了订单。
      虽然F-15C统治性的胜利让印度飞行员吃惊,但对于美国飞行员这却是意料之中的事。美军早已使用X-31、F-15SMTD/ACTIVE、F-16MATV和F-18HARV等多种TVC验证机与常规机型进行模拟对抗,并积累了大量经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F-18HARV推重比较低(其推力矢量动作装置较为原始,增重约1吨且不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较易被常规机型用垂直机动摆脱反咬,占据高度优势。但这套战术在F-15SMTD/ACTIVE,F-16MATV等高推重比型号面前就不太管用了。这次对抗F-15C胜在扬长避短,没有与苏-30MKI硬拼自己并不擅长的过失速瞬时指向,而是稳扎稳打的发挥了常规机动,尤其是垂直机动方面的优势。

    合影留念的印度飞行员,有的在苦笑,有的心不在焉,“红旗08”并没有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15-06-11 09:02
    回复
      04年闹剧般的“Cope India”演习得到了国内媒体充分的渲染炒作。令笔者难以理解的是,本次08年的演习虽然规则更为公平,对手也换成了性能更先进的苏-30MKI,更具参考价值,却未能得到同样的待遇。“红旗08”演习已经过去了许久,国外的各种评论和分析已经铺天盖地,相关新闻发布会的视频也在网上广为流传,但国内媒体却三缄其口,至今未见报道。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
        面对宿命的对手,利刃出鞘时却已是英雄迟暮。此时的鹰已经不再是天空中的最强者,“绝对空优”这杆老枪被擦得锃光瓦亮交给了后辈。纵横沙场30年的F-15在自己即将淡出历史舞台的前夕用迟到了多年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是鹰与侧卫这对冤家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堂堂正正的骑士对决。无论结果如何,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这两款优秀型号之间延续了20余年的龙争虎斗永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注:本文写于2009年,当时没有料到鹰与侧卫在几年后还有一次近乎实战的交锋。感谢网友“明日板砖”提供资料。
        日本空自的一架F-15J在日常巡逻时,遭遇了A国一架苏-30的攻击性机动。事后双方媒体的报道如下:
        A国媒体:
        飞行员在机载雷达上仔细搜索目标,终于发现一个时隐时现的小亮点。他屏住呼吸,迅速向目标靠拢。长空中,双方斗智斗勇。12时40分,对方见无机可乘,在我战机严密监视下,调转机头飞离而去。
        日本媒体(飞行员访谈):
        “我像往常一样平静的飞行,所以没有预料到当我们相遇时,它做出了有攻击性的机动。我还挂着一个副油箱不想扔,所以我把发动机开到最大,做出急剧的爬升转弯。它试图跟随,但是失败了,因为损失了太多速度。他随后俯冲增加速度。我趁机把他咬在抬头显示器HUD里面。”同时日方还给出了HUD影像资料。
        以上引用资料和HUD照片请见:


      23楼2015-06-11 09:02
      收起回复
        以上内容全部转自 空军之翼 原作者:Zhang Weize
        原帖: http://www.afwing.com/encyclopaedia/f15-vs-su27_6.html
        -------------------------------- END ----------------------------------------------


        24楼2015-06-11 09:04
        回复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5-06-11 12:39
          收起回复
            苏27系列的推比还不如米格29系列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06-11 12:41
            回复
              侧卫的空重本来就是奇葩,就算装117发动机推重比都不高。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5-06-11 16:26
              回复
                记得有人说MKI的TVC控制并没有像22那样写进控制系统里。并未完全发挥出来TVC应有的优势,不过在头瞄诞生的现在,TVC我觉得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毕竟占据攻击角还是很重要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6-11 18:38
                回复
                  最后那段是不是说某国的侧卫先咬了15然后被15反咬?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5-06-11 23:55
                  回复
                    唉我觉得,如果27有单发15吨的推力,绝对完爆15的,说到底还是发动机的问题,我看完了,总结就是f15的推重比高,且本身重量轻,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5-06-13 20:30
                    回复
                      我觉得从空气动力外形以及结构补强问题来看,侧卫系列是一款优雅的机型(优雅的外形,也能做出优雅的动作),是一款长航程的机型,也是一款能携带巨大载荷的机型,更是我所喜欢的飞机之一。。但说真的,她实在是不太适合做猛烈的机动。。如果米格25不是一款那么落后于时代的机型的话,空战中或许会比侧卫系列更具威胁性,毕竟,载重、航程都不低的米格25是一款采用着复合材料;装备着先进雷达电子系统以及先进大推力发动机的“双高”飞机,那将是极其可怕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空高速远航程加上强力的雷达和武器器终究远比耍耍花枪来的实在和凌厉。。。
                      不过,现在对于侧卫系列而言,也已经是快像米格25那样的到达垂暮之年的机型了,属于侧卫以及F15的时代将要逝去了。。是时候交给下一代了。。。


                      IP属地:广东33楼2015-06-15 23: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