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少年吧 关注:43贴子:3,536

安永全_【我的高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晚年有闲,到康杰中学高三的文科班看了看就要面对高考的同学们,或者说是倍受磨难的孩子们。三十八年前靠自修两次高考之事涌上心头,多少年来我羞于谈这些事,真的发生过吗?不提也罢,但几天下来却又恍恍惚惚神不守舍,终于还是按捺不住把它写了出来。如果这篇并不优秀,当时的心理也不健全,但确是真实的东西,能为一些同学们增加一点勇气,我将是非常高兴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6-06 20:39回复
    我愿把我经历了失败的成功献给你---------
    希望你能用避免了失败的成功回赠我。
    没上高中,我也要考大学。
    我没有上过高中。
    我至今都为此感到遗憾。
    我于一九六零年在霍县初中毕业,学习成绩属于前五名,那一年开学并不考试,而是分配,我自然是要被分配上高中的,但我知道不行————家里的情况不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6-06 20:40
    回复
      当时我家住在县城,八口人,弟兄六人我为长,父亲是售货员工资三十四元,母亲早就对我说,上完初中就别上啦,不然边底下的小学也上不成,能认得钱就行啦-------
      我总是说不出来话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06 20:41
      回复
        毕业离校的那一天,我把脸贴在霍县中学的匾牌上,泪流满面。 以后,我当过小商贩,小工区装卸工,什么样赚钱就干什么。那时的工作很好找,但学徒工赚钱又很少,我的年龄也不到。后来,我终于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就是拉人力车,主要是从离城十里路的副食品加工厂给霍县四个副食品店送酱油、醋,活少时就从大沟煤矿拉煤上街卖,一天大概能赚四元。 那年里,我十五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6-06 20:42
        回复
          当时,霍县的东大街是一条长坡,用砖石和碎石铺的,坑坑洼洼,而第四副食品店又在坡顶上。拉车时,我狠低着头,伸长脖子,腰弓得几乎贴住地面,两手紧抓着辕轩,拼力向前,汗水常把眼睛打湿,前路一片迷茫。到最陡的地段,我简直怀疑自己是否长着腿,不然,怎么麻木得一点感觉都会没有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6-06 20:45
          回复
            不管寒暑,不管风雨,我每天都要在这条长坡似的大街头上,展览一两回自己的狼狈。一九六一年的端午节,我多拉了一百斤,在东大街的最陡的地方,由于用力过猛,挣断了肩上的拉绳,脸撞向了地面,开了红花,失控的平车向后骤滑,穿过路边的行人和小摊。遇阻而翻过来,车上拉的酱油和醋满街乱流,惊叫声和责骂声混为一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6-06 20:46
            回复
              当我终于糊里糊涂地弄清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承受着被撞伤的行人无情的责骂和拳打脚踢,面对着围观的人群中冷淡的目光,看着从脸上抹下的双手鲜血,特别是发现围观的人群里竟然有我初中时的同学,我脆弱的自尊心终于被撕破了,竟横躺在地上嚎啕大哭!
              古云: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好男儿。
              但我终于明白了,生活不相信眼泪。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6-06 20:46
              回复
                穷,真是太可怕了,太残酷了。
                因为穷,你就要忍受痛苦和屈辱;因为穷,一样的胳膊一样的腿,人家能上高中,你就要天天拉平板车。人家能上大学,高中,而你的青春就只能这样被消磨。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06 20:52
                回复
                  大学,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在想象里大学里的一切都放光芒,大学里的人都伟大高尚,前途无量,出来就能当教授、科学家、作家、将军、首长、更别说让全家吃饱穿暖!大学啊,那是我从小如痴如迷、如饥如渴的想往,为什么就和我无缘呢?
                  什么上帝,什么神仙,什么沉沉大地,什么朗朗苍天,苍天啊!你究竟有没有长眼?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6-06 20:53
                  回复
                    第三天,他拿给我一份去年招生简章,并告诉我教育局肯定的回答,但又告诉我,教育局的人说,没上高中考大学,在霍县可是没有先例。
                    我惊喜异常,暗暗下决心,我决不能这样活,我要自修考大学,什么先例不先例,我就为什么不能成为先例呢?
                    阴暗的心灵的天空透出了一丝亮光。
                    我给你磕个头,求你给我报上名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6-06 20:55
                    回复
                      我很快就找齐了文科的全部课目,堆起来像座小山,又把家里放杂物的小房开辟成学习间。
                      我订了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早上六点起床学到八点,吃饭后去干活,下午六点再学习到十二点,除了拉车就是学习,什么都有不干,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想,一本书一本书地啃,一段一段地念,一道题一道题地攻,一个词一个词地过,雷打不动,军令如山,三年课程两年半学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6-06 20:56
                      回复
                        但是,没多久,我就发现,当初实在是意气用事,可谓不以其事,不知其难呀!
                        最难学的是俄语,我以前就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外语,翻开一看,哎呀!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古怪的字呢?我越看越犯愁,越看越沮丧,好几夜,我就对着天书般的俄语课本在发愣,听着院里的鸡叫声,看着窗外越来越亮,一筹莫展,心情坏到极点,就拿起根棍子,又敲桌子,又打干墙,胡喊乱骂,大骂俄国人,大骂教育部长。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外国语言呢?人家苏联高考又不考咱汉语,咱们为什么要考俄语呢?真它娘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6-06 20:56
                        回复
                          其它几门课,我除了地理课辅之以画图的方法外,基本上都用中国最传统的学习方法——背课文。
                          背呀背----------背呀背----------
                          在家学习的时候背,拉车时边拉边背,平时走路背,吃饭时心里背。有时集中一门背,有时五门课文叉着背,没人时大声背,有人时小声背,能背下去就继续往下背,背不下去就查随身带,再背。新学的要十遍八遍地背,已经背过的也要反复地背,背得人昏头转向,背得人心烦意乱,背得人脑袋好像要爆炸,嘴也快要说不出来话,古今中外,政、史、文、理内容那么多,跨度那么大,一个人的脑袋无非那样点,但要在很有限的时间,装进那么多东西。还要不间断地一门一门、一层一层、一句一句理清楚,背出来那种感觉不亲自经历,决难想象;而一但经历,便终身难忘。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花开花落,暑来寒往背书声给我换来一个又一个太阳,又把我带入一个又一个梦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6-06 21:01
                          回复
                            一九六三年夏天。
                            我虽然觉得我自学的时间不短,按计划还要学一年,学得很不扎实,很不条理,明显存在着很多的空档,但又觉得还不是一塌糊涂,还是掌握了许多东西,特别是觉得应该体验一下高考的滋味,摸一摸各科试题的深浅。当然又想——也许啊,也许、也许一侥幸会有奇迹出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6-06 21:02
                            回复
                              在霍县报名、体检领上准考证后,我就去了临汾。当时霍县的考场设在临汾一中,高考前一天我就坐火车到了临汾,我是第一次到临汾,又无亲无故,四处打听才找到考场,我不敢在外面住宿,怕睡过头了误了考试的时间,只好就睡在临汾一中的操场边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6-06 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