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少年吧 关注:43贴子:3,536

回复:安永全_【我的高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天考完,又生气,又悲伤。
有些问题就没学过,只能看着试卷干瞪眼,有些是学得不扎实,影影糊糊知道,却答不上,有些题是时间没有掌握好,本来能答上,但还没有答完就被撤了卷,特别是心理素质不强,有的问题过去明明记得很牢,在考场却怎么也想不起,越想不起就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想不起来。最糟糕的是在考我自认为最强项的语文时,竟把作文题目“当我唱起国际歌的时候”看成“当我唱起国歌的时候”,一字之差,四十五分就全丢啦,至于我费了千辛万苦的俄语,下来和别人一对答案,最多只能得到五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6-06 22:42
回复
    哎,第一次高考就这样收场了
    虽然我本来就是把它当作一次试验,但还是使我想起了阿Q。
    又想起了蛤蟆。
    我终于站在了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第一次失败使我成为了别人的笑料。
    第一次高考,引发了我对高考的思考。
    高考究竟考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6-06 22:43
    回复
      好像通过答卷考文化知识,其实高考在考决心考你对高考的认识,考你是否知道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假如你能闯过高考的炼狱对大多数人来讲,才算具备了走向理想的起码条件;考你有没有信心做个有用的人,做个你所羡慕的那种人;考你有没有决心回报爱着你的人,关心着你的人,期盼着你的人,有没有决心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做点事情;贫家的子女有没有决心改变命运,条件优越家的子女不没有决心开辟更美好的人生,决心是成功的母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6-06 22:44
      回复
        高考是考能力,考吃苦精神,考自信心,是啊!美好世界,花季少年,却没有了消闲,没有了浪漫,没有了欢唱,看到的就是那些冰冷的公式,单词、试题、还有哪些也许除了应试而毫无用处的东西,它冲斥着你,压抑着你,戏弄着你,折磨着你。而且不是一天、一月、不是一年、二年,如果你能一刻也不减弱自己的努力,如果你能不间断,是把苦吃下,把苦嚼烂,把苦消化,能感到这是一种幸福,如果你能冲满自信去面对难关,成功也许并不太难。有人说高考是科举制度的翻版,但过去科举,每年全国只录取几百名举人、二、三十名进士,其中一名状元,一名榜眼,一名探花。而如今,虽然有人说高考是独木桥,但这个独木桥上每年通过的队伍毕竟是几十万、几百万,浩浩荡荡---------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5-06-06 22:45
        回复
          高考也是考学习的方法,虽然前人已归纳出不少基本方法,但理性的原则对个体来讲,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世界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砂子,每个人都必须摸索具有个人特色的方法,高考即是战场,战场上就是讲究战术,只有冠军,绝不允许有亚军,亚军那就意味着死亡,正确的战术可以死而后生,正确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5-06-06 22:46
          回复
            高考啊,高考,你可以诅骂它是残酷的,可怕的,沉重的,不公道的,充满弊病的,但在更完美的制度取代它之前,你还是要面对现实,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懒惰、脆弱、得过且过;战胜自己的迟钝、死板,粗枝大叶,以战胜高考来武装自己,武装到每一个细胞,武装到每一分每一秒。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5-06-06 22:47
            回复
              我为自己重新制订了学习计划,调整了外语和其他课的投入比例,只学初中外语,放弃高中外语,以达到45分为目标,以90分的时间和精力使其它四门课均达到85分以上,以强补弱,强项让它更强。
              不就是三十几本书?
              不就是二千多道题吗?
              为了加深记忆,不仅要把记住、背会,而且要能基本写出来,历史课要做到,把课本书放在一边,拿两本稿纸把一个世纪一个世纪、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重大事情,重大人物,重要时间,统统写出,要做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差地写出来,写不下去就查书,再写时就容易记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06-06 22:48
              回复
                为了锻炼思维敏捷和临场应变能力,我将各门课的试题,分别写在纸条上,卷成纸捻子,大题是长捻子,小题是短捻子,放在五个小盒子里,每次先摆好闹钟,抽出五道大题,二十道小题,在两个小时做完,而后对照课本阅卷打分。
                为了把作文的时间合理化,就自己出了各种体裁和类别的五十道作文题,随时抽出一道练习在50分钟内完成,各种试题都如此反复练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5-06-06 22:49
                回复
                  我觉得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想尽了能想出的办法,做到了扎扎实实,步步为营,我实在不敢拿我的未来去赌博,去侥幸。
                  然而,人还是无法预料命运。
                  一九六四年六月,居民小组通知我上山下乡到西张村,这将意味着我将丧失自修的条件,使考大学成为泡影。我只能改变再学一年,明年再去高考的计划,准备第二次仓促上阵。这时距离高考只有十七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5-06-06 22:51
                  回复
                    我又一次来到县城招办楼,碰见了又是去年那个人,他说县上的报名体检已经结束,地区也只有明天一天时间,看着办吧。
                    我已经没有了选择。
                    我赶回家拿了钱,背上书,换了证明,跑到火车站,想坐三点半的车,到临汾报名,到售票口一看,只见贴着一张公告,因介休至灵石区间被洪水冲断,列车暂停,预计两天。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6-06 22:52
                    回复
                      我也被命运激怒了,没有火车还有两条腿,干脆破罐子破摔了,我沿着铁路线一直朝前走,一百五十华里路走了十二个小时,第二天凌晨到达临汾,报名体验结束后,又由临汾沿铁路回霍县,回到家倒头便睡,睡了一天,醒来后,两腿肿得水桶一般,脚底像撕烂的红布片。
                      我一切都无从顾及了,除了不敢停止拉车,怕大学考不上又丢了饭碗,学得已近乎于疯狂,除了试题,除了答案,像是一切都不存在,没有了自己,也没有了世界,没有了月亮,也没有了太阳。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5-06-06 22:54
                      回复
                        我实施了“头悬梁锥刺骨”的实践。
                        我不知道战国时的苏秦和西汉的孙致辞当年是如何运用这种办法战胜疲劳的,而我却难以奏效。
                        当我把头发扎紧,用绳子吊在屋顶上,不一会儿又沉沉入睡,那种程度的疼痛根本就无法战胜昏迷似的疲倦。
                        锥刺骨吧,锥了,刺不出血,不疼就等于不刺,刺得厉害了,倒是有效,三四个小时再也不会睡着,一边压着出血的地方,一边学习,但刺不上几次,伤口便发生了感染,溃烂。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5-06-06 22:55
                        回复
                          我想了一个办法。
                          我想起了我妈。
                          我妈是个严厉的人,就属于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二奶奶那种类型的人,记得小时候逃学时被发现,父亲把我吊到树上,拿一根木棍,训斥声和动作虽很大,但棍子落在身上并不疼,于是我们继续逃学,第二次父亲又打我时,我妈在一边看着,并不说话,拿一把钳子在腿上狠一拧,转身就走,我大声一呼,腿上虽没有出血却再也不敢逃学,我最爱我妈,也最怕我妈,一见我妈手里拿着钳子腿就发抖。
                          我需要我妈的钳子,就把这想法告诉我妈。
                          我妈问我,不考就不行吗?
                          我说,不考不行,让我再试一回。
                          我妈点了点头。
                          那一夜,我又瞌睡了。当然我猛然被大腿的剧疼唤醒时,看见我妈手里拿着钳子却满脸泪水就再也睡不着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5-06-06 22:58
                          回复
                            在以后的十几天里,我妈就守着我学习,虽然她再也没有用过手里的钳子,但我也没有在学习时再瞌睡过,坚持每天学到凌晨三点。
                            那一段,是我生命里的极限。
                            那一段,是我妈对我的再生。
                            高考终于来到了,考试终于结束了,政、史、文、理我感觉很好,一想到俄语又十分烦恼。
                            我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度日如年,渐渐地听说,霍县中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又听说文科三十七个人只有一个人考上了“山西大学”,就觉得这一次又完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5-06-06 22:59
                            回复
                              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五号,这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天,中午,我正在给家门口附近的商店卸货,忽见邮递员拿着一封信,打听我的名字。那以前,我和外界从没有信件联系,突发的预感使我飞跑过去,接过信,我手颤抖了,好久都不敢去拆,我简直没有勇气去聆听命运对我控制,当我终于咬着牙打开它时,一张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我的眼前:安永全同学,你被录取为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请于九月十日前来报到,师院就师院嘛,高兴得简直要疯狂,竟像范进中举一样,在大街上高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我终于站在一个新的地平线上。
                              虽然,我不知道以后将要走向什么地方。
                              ————此文作者写于距离高考38年后的2001年6月。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5-06-06 2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