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有趣的文学现象是,据说书中塑造的世上最美的女性形象,都是男性作家写出来的,原因是女子无法描摹出女子的美来。这种说法似乎成为公论,我亦无法推翻它,并且不想。无法推翻是因为看到曹禺先生《雷雨》中对于周蘩漪入木三分的形象刻画非常之佩服;至于不想推翻,那原因就简单多了,是不想吃饱了撑着钻牛角尖。这一点上,足可以看出女子的通病——惰性来。我就是个惰性十足,疏懒成性的人,我自己观察这么些年,发现女子骨子里没有不惰性的。只要是有稍微的阳光雨露,女子的惰性就会如雨后蘑菇一样,悄悄地疯长。女子的这种态度很有点豁达的姿态,就好像斜睨着你,懒洋洋地说:算了,这事就归你想法子罢,我是懒得操这个闲心。于是漂漂亮亮地收拾了自己,出门喝咖啡做头发看电影,净干一些无需动脑子的事情。
但如果就这么简单地看女子的脑袋,可能你就是吃了麻醉剂,压根儿就没看真切女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拜伦的名句说道:What a strange thing is man! and what is stranger is woman!”(男人是奇怪的东西,而更奇怪的是女人)。所以男子通常都不了解女子的想法,只好无可奈何地形容是女人心,海底针。对于他们,女子是眼睛里的三秒钟动物,第一秒:脸。第二秒:胸。第三秒:线条。三秒一过,你就可以从他们的嘴脸确定自己是被送入了天堂,还是打下了地狱。
女子跟男子的感觉很不同。如果说男子看女子是用眼里的三秒钟,那么女子是用神经和感觉看。她们只需要瞧那么一眼,然后整个心里都明白个通透。这一点莫名其妙的东西,女子往往用直觉二字来解释。有趣的是,我的一位友人就这么解释,说男子都是兽性的,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占有欲,因此可以是无爱而性。他并且在讨论《诗经》起源时就这么说:《诗经》源自于性。我却不这么看,女子终归是感性动物,很难做到像男子一般无爱而性,对于《诗经》,虽然说是人们劳作时候产生的倾诉方式,且也与爱情离不了关系,但毕竟对于赤裸裸的原始的人性欲望来说,至少多了一层行而上的意义。我这么看来,便觉得与其说女子靠眼睛看世界,倒不如说是靠心识认识,如果说男子看女子大抵是看皮囊,而女子却看的是骨子。
传统意义上存在于男子内心深处的标准女子的妩媚,不外乎是楚楚可怜,窈窕动人等等,到了21世纪,男子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或者说是寻找不到出路。而女子仍旧不慌不忙地喝茶,在品味中把细致的骨子给挑剔出来,一层一层的,非常仔细。这是个极其有趣的现象,尤其是在最近对于社会学影响颇大的超级女声话题中,反映得尤为深刻。譬如说日前《重庆晨报》采访李银河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弄出点什么名堂来,把男子的这点沮丧和绝望往同性恋上引诱。李银河却不上当,简简单单地说:别因为人家的男孩儿打扮就去无中生有地瞎猜。一句话就把人给噎了回去。让人忍俊不禁。然后有人很结实而悲壮地说:超级女声的结局,是一个女人 PK两个男人的失败。弦外之音是:单位里被女上司镇压了,家里被河东狮专政了,连舞台上搔首弄姿的花瓶都被扫地出门,女子的妩媚不敌帅劲,这不拿我们爷们不当人么?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看过一场比赛。对它最直观的了解仅存在于看过的几首李宇春的MTV上。诧异于很多人对于中性美的认识和理解。于我看来,却很不以为然。如果要以服装发型来审读中性美和一个人的性取向的话,那未免太肤浅了些。何况这里还有客观原因暗中作用于她们,朱大可批判得一针见血:迫于迫于某种强大的外部压力,湖南卫视已经做出某些耐人寻味的文化妥协,参选者身穿统一的衬衫、领带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说,男子的绝望是来自于某些男子本身的作用力,这可真是一个极大的幽默。但是受累的是无辜者,譬如说李宇春和周笔畅等等。于我看来,如果要以中性美来判断李宇春的话,那她是真的不够格。我的眼里只看到一个非常标准的女子,并且颇具媚态。
但如果就这么简单地看女子的脑袋,可能你就是吃了麻醉剂,压根儿就没看真切女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拜伦的名句说道:What a strange thing is man! and what is stranger is woman!”(男人是奇怪的东西,而更奇怪的是女人)。所以男子通常都不了解女子的想法,只好无可奈何地形容是女人心,海底针。对于他们,女子是眼睛里的三秒钟动物,第一秒:脸。第二秒:胸。第三秒:线条。三秒一过,你就可以从他们的嘴脸确定自己是被送入了天堂,还是打下了地狱。
女子跟男子的感觉很不同。如果说男子看女子是用眼里的三秒钟,那么女子是用神经和感觉看。她们只需要瞧那么一眼,然后整个心里都明白个通透。这一点莫名其妙的东西,女子往往用直觉二字来解释。有趣的是,我的一位友人就这么解释,说男子都是兽性的,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占有欲,因此可以是无爱而性。他并且在讨论《诗经》起源时就这么说:《诗经》源自于性。我却不这么看,女子终归是感性动物,很难做到像男子一般无爱而性,对于《诗经》,虽然说是人们劳作时候产生的倾诉方式,且也与爱情离不了关系,但毕竟对于赤裸裸的原始的人性欲望来说,至少多了一层行而上的意义。我这么看来,便觉得与其说女子靠眼睛看世界,倒不如说是靠心识认识,如果说男子看女子大抵是看皮囊,而女子却看的是骨子。
传统意义上存在于男子内心深处的标准女子的妩媚,不外乎是楚楚可怜,窈窕动人等等,到了21世纪,男子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或者说是寻找不到出路。而女子仍旧不慌不忙地喝茶,在品味中把细致的骨子给挑剔出来,一层一层的,非常仔细。这是个极其有趣的现象,尤其是在最近对于社会学影响颇大的超级女声话题中,反映得尤为深刻。譬如说日前《重庆晨报》采访李银河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弄出点什么名堂来,把男子的这点沮丧和绝望往同性恋上引诱。李银河却不上当,简简单单地说:别因为人家的男孩儿打扮就去无中生有地瞎猜。一句话就把人给噎了回去。让人忍俊不禁。然后有人很结实而悲壮地说:超级女声的结局,是一个女人 PK两个男人的失败。弦外之音是:单位里被女上司镇压了,家里被河东狮专政了,连舞台上搔首弄姿的花瓶都被扫地出门,女子的妩媚不敌帅劲,这不拿我们爷们不当人么?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看过一场比赛。对它最直观的了解仅存在于看过的几首李宇春的MTV上。诧异于很多人对于中性美的认识和理解。于我看来,却很不以为然。如果要以服装发型来审读中性美和一个人的性取向的话,那未免太肤浅了些。何况这里还有客观原因暗中作用于她们,朱大可批判得一针见血:迫于迫于某种强大的外部压力,湖南卫视已经做出某些耐人寻味的文化妥协,参选者身穿统一的衬衫、领带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说,男子的绝望是来自于某些男子本身的作用力,这可真是一个极大的幽默。但是受累的是无辜者,譬如说李宇春和周笔畅等等。于我看来,如果要以中性美来判断李宇春的话,那她是真的不够格。我的眼里只看到一个非常标准的女子,并且颇具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