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少年吧 关注:43贴子:3,536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想的孩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公元2015年,5月28日,距离高考还有最后9天!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两年了,那个最美好的梦魇已经过去了两年。我又想起了那该死的高三,想起了那300多日夜的苦战,被虐的失去信心,然后再树立信心,再失去信心……反反复复,直至踏进了大学的校门,高三才算真正的结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5-28 18:03回复
    雷打不动,军令如山,血战火线300天!蟾宫折桂,舍我其谁,青春无泪更无悔!这是我高三的信仰,一直激励我前进的动力;正是因为我永不放弃,才走过了高考这架独木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5-28 18:04
    回复
      2025-05-29 12:44:55
      广告
      回想高三第一天,班主任说了句,高三来了!我才如梦初醒,原来,高三来了,我们就要高考了……高三的生活,枯燥、乏味、机械、无助。每天五点开始一天的学习,十二点才算正式休息。期间除了早中晚三次吃饭,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机械的背题-做题-改题-总结。最幸福的就是每周周末的下午,一下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然要得到这一下午的时间并不容易,除了周一至周五的机械学习外,周六和周末上午还得按照高考模式进行一场考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5-28 18:04
      回复
        高三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五个小时左右,有的时候上课迷迷糊糊提不起精神,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喝咖啡,但是我感觉根本没用,如果真的困了,喝啥都不行。我困得时候就会在我的胳膊上咬一口,然后就有精神了,时间长了就没用了,咬一下已经感觉不到疼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28 18:05
        回复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一些知识点记了忘,忘了记。所以高三我每天都会留出一半的时间来背课本,记笔记。高考结束后,发现笔记已达三十多本,满满的全是字,还有各色彩笔的勾勾画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28 18:05
          回复
            每次考试结束,我都会留下文综和语文的卷子,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我感觉如果不成功,都对不起自己。我一些理科的朋友都说,文科多么多么好学,考试容易得分。听到这些,我必须斥责他们:你认为文科简单为何选择学理?一场文综考试下来,手都会累的很疼,240分的题去掉100分的选择,剩下的140分不知道得需要多少个字才能得分,最坑爹的是,你一道题洋洋洒洒答了100多字,一分不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5-28 18:06
            回复
              感觉最辛酸的是那次家长会,我们站在台上,豪言壮语,父母们在台下已经泣不成声。那时候感觉挺对不起他们,如不考一所好大学,有何面目再见父母。最无助的时候就是二模以后,面对成绩单,真的心碎了……跑到操场,不知道疲倦的跑着。其实,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在高考前一天努力都依然有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5-28 18:06
              回复
                相信每个人的高三都是一部血泪史,一部追求梦想的史书。高三苦,苦的有滋味。十几年的学业生活,我认为高三的回忆最美好!最留恋!最不舍!【谨以此贴献给我逝去两年的高三】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28 18:07
                回复
                  2025-05-29 12:38:55
                  广告
                  作者简介:林丽渊,2007年高考广西文科状元,毕业于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考总成绩672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其实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得“近乎无可救药”的女孩,喜欢背着包呼啦啦的“横扫血拼”大街小巷的各类店铺和疯玩种种不可思议的事。但为了实现她早已有之的大学梦想,高三时她全心全意做一个“无趣”的人,无趣地做了300套试卷。或许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们总能发现,自我觉醒与人生盛宴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北大的新生舞会上,想起高三“无趣的辉煌”,她笑靥如花。为了梦想,无趣点也蛮值得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5-28 18:46
                  回复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5-28 18:47
                    回复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28 18:50
                      回复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5-28 18:51
                        回复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07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5-28 18:53
                          回复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5-28 18:54
                            回复
                              2025-05-29 12:32:55
                              广告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5-28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