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s无主题吧 关注:605贴子:43,021
  • 7回复贴,共1
康熙时期遗存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5-28 16:05回复
    板桥老街,如同置身六十年代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5-28 16:06
    回复
      板桥镇是古都南京历史最悠久的重镇之一,不仅自然资源禀赋丰厚,更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南朝《洲歌云》:“送歌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勾画的就是板桥地区生机勃勃的景象。


      3楼2015-05-30 21:49
      回复
        南京西南郊有一个板桥镇,镇中有一个板桥河,河上有一个青石板桥,石板桥连接着镇南北。如此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桥,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当时河上的桥,只是一个在船或筏子上铺木板的浮桥,后来逐步演变成有固定桥桩、桥板的木板桥,故地名因桥而得。据史书记载:板桥底下有巨流“阔三丈、深一丈,下入大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里有关于它的记载:“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俗称人字河。”


        4楼2015-05-30 21:51
        回复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京板桥贤士募款,将板桥河上的木桥重砌为青石板桥,桥栏用砖砌成,外侧雕有龙头,并嵌有石刻“板桥”二字。初为单曲拱桥,后为三曲拱桥,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堪称奇迹。桥长23米,宽12米,4米,可承重10吨。桥内两侧嵌有花纹石雕和记事碑,记事碑均高87厘米,宽47厘米,西侧的有字99个,可惜的是文革中全数被凿,桥栏外龙头也被毁;东侧的记事碑完好,记载: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十一月初二重造,郭贤吾与祠山庙羽士(道士)赵嵩如共同募款重修。


          5楼2015-05-30 21:52
          回复
            板桥河上的青石板桥,其实当地居民不称它为板桥,而称“花蓝桥”,据《南京市雨花台区地名志》记载:板桥河上的桥“因桥形如花篮,俗称‘花篮桥’。”又引民间趣闻:“清朝时,板桥是由柏家村慈堂庵蒋道士四方化缘而搭建的一座木板桥,后来被洪水冲垮。河附近有家姓陈的富翁只有一个儿子,已成年,但不成器,成天在外赌博。富翁原希望儿子继承家业的想法落空了,便将钱财捐出来,将被洪水冲垮的木板桥重建为石头桥。世人感叹,陈姓富翁苦累了一生,本指望独子继承自己的家产,结果是“花篮子打水一场空”。于是人们就管这座桥叫“花篮桥”,以此纪念他的善举。”


            6楼2015-05-30 21:52
            回复
              板桥古镇历史悠久,唐代李白与板桥颇有渊源。诗仙曾在板桥上散过步,也曾在板桥下泛过舟;曾在板桥老街畅饮美酒,也曾在板桥河堤留下诗篇。《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写的就是板桥河,李白写他在板桥河坐船游览饮酒,怀念南朝诗人谢脁。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如此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小镇、青石板桥,年轻人已不太关心它的存在于湮灭,昔日风韵也只留存在当地老人的记忆里。


              7楼2015-05-30 21:53
              回复
                在板桥搞个老街,河流净化下,桥边建个亭子,立个碑,李白作诗处,高一个雕像。对岸也一样,则是谢脁。两个湿人百年告白,保证火。再建几个酒店,来个李白饮酒处,谢脁赏月处,这银子就来了。但问题是老街开发很困难。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6-05 1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