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吧 关注:28贴子:140
  • 2回复贴,共1

UP值不应超过被保护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P要求SPD与被保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5-28 11:03回复
    为配合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各大电力企业也相继制定了落实“双碳”目标的举措,以实现绿色能源的战略转型,而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进行风力发电建设已有近二十的历史,随着风力发电建设步伐推进至内陆省份,各种气候、地形和地质状况的复杂性对风电机组的影响也逐渐显现,雷电灾害对风力发电的影响则尤为突出。如何更好的避免和消除雷电灾害对风力发电的影响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风机厂家和科研单位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风机主要在防雷措施上开发相应地防雷设备,对防雷设备的监测有一定的研究,而对于叶片接地监测、风机平台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监测鲜有涉及,主要还是以人力进行检测为主,未对风机整体雷电监测进行进行综合考量。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风电产业的迅速开发以及风电雷击问题不断突出,国内外主流风机厂家都在着手研究风机防雷问题。由于风电场雷电活动情况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绝大多数风电防雷措施仍使用传统防雷措施或者小规模试验新型防雷技术阶段,未形成系统的防雷监测系统技术标准及应用方案。
    开发智能防雷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内将风机接闪效能、防雷装置运行和负载状态等参数数据进行整合,并结合国家防雷技术标准与采集到的数据参数进行智能分析,研究出风电场内各个风机的防雷装置失效边界值。开展防雷预警设备的示范应用,其预警设备主要进行风机叶片雷击负载能力的数据采集和测试、轮毂接地碳刷的状态预警、浪涌保护器状态预警以及引下接地装置预警等相关试验,采集数据主要由风场内部光纤进行有线传输。
    研究实时监测技术在高山风电场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比风电场弃风时间、发电时间、平均收益等,开展高山风电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防雷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效果评估,出具风电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防雷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效果评估报告。提升高山风电场雷击运维管理能力,针对高山地理环境中的风电机组,普遍具有受雷击概率更高、处理难度更大的特点,特别是对偏远山区的风机防雷装置的故障判别,以及有效判别防雷装置的好坏,从而达到降低风机雷击损坏率的目的。安徽金力智慧防雷也在不断扩大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IP属地:安徽4楼2022-11-23 13:08
    回复
      安徽金力铁路“集散式”与“集中式”智能防雷的比较
      1、集散式防雷介绍
      ——“集中监控、分散安装”
      原理:将综合智能防雷模块(SPD+SCB+智能采集单元)分散安装在各需保护的屏柜中,经智能采集终端的 485 端口将通信信号统一送到监控后台,实现牵引变电所集中监控、SPD 分散安装的智能化防雷。
      2、集中式组合屏防雷介绍
      原理:将各屏柜内所需防雷器集中安装构成独立的防雷屏柜,并在防雷屏柜内设置监控后台,实现牵引变电所集中安装集中监控的智能化防雷。
      3、集散式防雷与集中组合屏防雷的性能比较
      1)共同点:都能实现对 SPD 的智能监控,能够集中显示、存储各屏柜内 SPD
      的运行的状况信息。
      2)不同点:集散式的安装方式是分散在各屏柜内,而集中组合屏式是独立组屏。
      3)优劣性能比较:
      a、集散式的安装方式 SPD 能够贴近被保护设备,实现对回路的最佳保护效果;集中式独立组屏的 SPD 会远离被保护设备不符合设备防雷的“就近原则”。
      当 SPD 离被保护设备过远时,由于线路电感的存在,雷电过电压波(电磁波)在 电磁震荡的作用下,会出现波反射,幅值会进一步升高,很难保护到设备。
      b、集散式安装方式防雷支路连接线线会略长于集中组合屏的方式,但集中式独立组屏的方式需占据所内盘位空间,且回路电缆在进入和配出“防雷屏”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大的环路,在雷电电磁场中,会进一步感应出很高的环路电压;
      c、针对既有项目改造的情况,集散式的安装方式安装 SPD 回路后,屏柜相
      对拥挤;而集中式独立组屏的方式,因既有项目回路电缆敷设方式已经固定,需
      重新敷设电缆,工程量巨大。
      铁路是安徽金力的聚焦行业,从产品应用来看,SPD已呈现出场景应用定制化的趋势,同时SPD正快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从故障脱扣遥信、雷电计数,到峰值检测、波形还原、寿命预测,加上接地网地阻监测、雷电预警等业务的融合,防雷产品已逐步融入蓬勃发展的数字化浪潮。


      5楼2023-06-08 0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