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生论文致谢窥师生关系现状
研究生毕业论文最后有一个致谢。最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致谢抄袭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一个导师多个学生致谢雷同的情况。这样的致谢让导师情何以堪?无语。
致谢本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对导师辛勤指导的感谢。过去看过一些好的致谢,真的让人感动。如若不是,让老师看了心里添堵,就失去了致谢的必要。
随便翻开论文致谢页,满目套话。要么高大上的吹捧,什么“高尚人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大师风范,上善若水”;要么言不由衷的奉承,什么“学识渊博,精辟见解,指点迷津,茅塞顿开,春风化雨”。这样导师如何消受得起?还不如干脆点:“感谢某某导师对我的指导”完事,反正没什么话可说,又不得不谢,走个形式而已。
刚结束的答辩会上有老师问学生,“三年的研究生你对导师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是什么?”第一个学生懵住一般,用论文中的书面语言重复表达,引起哄堂大笑。后面学生几乎没有人能做出满意的回答。于是导师说:“别难为学生了,不想谢就算了”。还有的导师干脆说:“我从来不看论文致谢”。以往毕业答辩通过后的师生喜悦庆祝场面再难以见到,平淡的如同交作业一般。师生关系之淡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的学生有些真的不是很单纯,他们的想法更实际。对导师的付出也许很快忘却了。好也罢,不好也罢,都随风而逝。也许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学生在这一刻来不及停留驻足回味,也许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正如读研时光飞逝一般,新生活再向他们招手。研究生阶段也许只是人生中的驿站而已。
作为导师,默默祝福学生毕业的同时,内心涌起别样滋味。。。
研究生毕业论文最后有一个致谢。最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致谢抄袭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一个导师多个学生致谢雷同的情况。这样的致谢让导师情何以堪?无语。
致谢本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对导师辛勤指导的感谢。过去看过一些好的致谢,真的让人感动。如若不是,让老师看了心里添堵,就失去了致谢的必要。
随便翻开论文致谢页,满目套话。要么高大上的吹捧,什么“高尚人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大师风范,上善若水”;要么言不由衷的奉承,什么“学识渊博,精辟见解,指点迷津,茅塞顿开,春风化雨”。这样导师如何消受得起?还不如干脆点:“感谢某某导师对我的指导”完事,反正没什么话可说,又不得不谢,走个形式而已。
刚结束的答辩会上有老师问学生,“三年的研究生你对导师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是什么?”第一个学生懵住一般,用论文中的书面语言重复表达,引起哄堂大笑。后面学生几乎没有人能做出满意的回答。于是导师说:“别难为学生了,不想谢就算了”。还有的导师干脆说:“我从来不看论文致谢”。以往毕业答辩通过后的师生喜悦庆祝场面再难以见到,平淡的如同交作业一般。师生关系之淡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的学生有些真的不是很单纯,他们的想法更实际。对导师的付出也许很快忘却了。好也罢,不好也罢,都随风而逝。也许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学生在这一刻来不及停留驻足回味,也许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正如读研时光飞逝一般,新生活再向他们招手。研究生阶段也许只是人生中的驿站而已。
作为导师,默默祝福学生毕业的同时,内心涌起别样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