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观影到痴迷状态,是一种十分奇特的体验,听觉、嗅觉都变得异常敏感,每个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都分分钟触发我的联想。
痴迷状态保持最久的一次是读《三国演义》。对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不满意也不甘心,于是埋头读书、查资料、做功课,于是见识了他悲壮慷慨的诗歌、朴素率性的文辞、苍老遒劲的墨迹,迷上了这个肉身已经湮没尘土近两千年的灵魂。
好多年出行不吭哧吭哧坐火车了,但那年就是要买张火车票北上,因为这一趟火车要经过许昌站(曹操的老巢“许都”),停靠九分钟。大多数现代铁路干线都是沿着古代的交通要道铺设,而古代修路的最大动力便是遣兵运粮的军事用途。沿着铁路线,两旁都是民房、农田、垃圾场、荒地,丝毫没有金戈铁马的痕迹。火车在站台停靠的当,我迈下舷梯,就这么站立在了一千八百年前曹操的地盘上——顿时,永远不会衰老的空气分子从曹操的鼻息里飘出,须臾之间游荡千古,终于在那一个下午火车进站的时候,落入我这个泛泛之辈嗅觉的感知范围:那时他据守官渡,扼住袁绍进犯许都的咽喉,狼烟四起,空气中洋溢着焦糊味、马粪味、铠甲酸臭味,混杂着黄土泥沙,在混沌的天地间,一场改写版图而又很快被下一场战役所抹杀的鏖兵即将开场。
我一向认为,读万卷书不能代替行万里路,行路带来的感官体验不是书斋的方寸之地所能给予。“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赋予地理以时间和意义。”(亨德里克-房龙)有限的生命,时代的变迁,让我们与古人时空相隔,就像和三叶虫、恐龙、猛犸象一样遥远,唯一拉近距离的,是沟通古今的文字。然而,不论我如何读曹操的诗歌、文章、墨宝,想尽可能通过他传世不多的雪泥鸿爪接近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头脑中最终形成的那个倾慕的对象,恐怕和真实人物相差甚远,颇有些自作多情的味道。沟通古人今人的,是永恒的人性,那个千年以前已经溘然长逝的人留下的余音叩响了今人的心弦。
如果我真的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那个时代,恐怕当时的邺都大街上原始的城市排水系统里的污秽要让我掩鼻而逃了吧?要让我真的与曹操相对而立,恐怕先注意到的是当时没有条件天天洗澡洗发积累的头油和头皮屑了吧?要我和曹操一朝为官体验一天,估计马上就会被古代残酷的刑罚和生杀予夺的人身依附关系吓傻了吧?与古人所谓“神交”的体验,一旦被高科技和科幻变为现实,多半会沦为叶公好龙的笑柄。
但这并不影响当代的我们滋生倾慕之情,正是因为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已不可寻,我们自己头脑中拼凑出的形象才脱离凡尘束缚、不食人间烟火、无终无极、超然于两仪四象之外。其实,倾慕一个自己构织出的古代人物,就和倾慕电视剧、小说人物一样虚幻。由此,让我们庆幸不老的时间留下了最美好、最纯粹的记忆,甚至是一个扭曲失真的形象,抛去了人性弱点的种种不齿、龌龊、和不合时宜,把黝黑的石墨一层层压成了熠熠生辉的钻石。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没有别的诗句可以更好地形容读书读到情迷处、恍恍惚惚的那一刹心境。
坐在床头看书倦了,恍惚中那个书中的人物款款走来,我不禁心绪起伏,冷不丁起身,梦境笔端,且与那跨越千年眉目如旧的古人围炉夜话、秉烛夜谈;梦醒时分,我返回尘世,继续体验并充实自己平凡的生命。
痴迷状态保持最久的一次是读《三国演义》。对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不满意也不甘心,于是埋头读书、查资料、做功课,于是见识了他悲壮慷慨的诗歌、朴素率性的文辞、苍老遒劲的墨迹,迷上了这个肉身已经湮没尘土近两千年的灵魂。
好多年出行不吭哧吭哧坐火车了,但那年就是要买张火车票北上,因为这一趟火车要经过许昌站(曹操的老巢“许都”),停靠九分钟。大多数现代铁路干线都是沿着古代的交通要道铺设,而古代修路的最大动力便是遣兵运粮的军事用途。沿着铁路线,两旁都是民房、农田、垃圾场、荒地,丝毫没有金戈铁马的痕迹。火车在站台停靠的当,我迈下舷梯,就这么站立在了一千八百年前曹操的地盘上——顿时,永远不会衰老的空气分子从曹操的鼻息里飘出,须臾之间游荡千古,终于在那一个下午火车进站的时候,落入我这个泛泛之辈嗅觉的感知范围:那时他据守官渡,扼住袁绍进犯许都的咽喉,狼烟四起,空气中洋溢着焦糊味、马粪味、铠甲酸臭味,混杂着黄土泥沙,在混沌的天地间,一场改写版图而又很快被下一场战役所抹杀的鏖兵即将开场。
我一向认为,读万卷书不能代替行万里路,行路带来的感官体验不是书斋的方寸之地所能给予。“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赋予地理以时间和意义。”(亨德里克-房龙)有限的生命,时代的变迁,让我们与古人时空相隔,就像和三叶虫、恐龙、猛犸象一样遥远,唯一拉近距离的,是沟通古今的文字。然而,不论我如何读曹操的诗歌、文章、墨宝,想尽可能通过他传世不多的雪泥鸿爪接近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头脑中最终形成的那个倾慕的对象,恐怕和真实人物相差甚远,颇有些自作多情的味道。沟通古人今人的,是永恒的人性,那个千年以前已经溘然长逝的人留下的余音叩响了今人的心弦。
如果我真的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那个时代,恐怕当时的邺都大街上原始的城市排水系统里的污秽要让我掩鼻而逃了吧?要让我真的与曹操相对而立,恐怕先注意到的是当时没有条件天天洗澡洗发积累的头油和头皮屑了吧?要我和曹操一朝为官体验一天,估计马上就会被古代残酷的刑罚和生杀予夺的人身依附关系吓傻了吧?与古人所谓“神交”的体验,一旦被高科技和科幻变为现实,多半会沦为叶公好龙的笑柄。
但这并不影响当代的我们滋生倾慕之情,正是因为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已不可寻,我们自己头脑中拼凑出的形象才脱离凡尘束缚、不食人间烟火、无终无极、超然于两仪四象之外。其实,倾慕一个自己构织出的古代人物,就和倾慕电视剧、小说人物一样虚幻。由此,让我们庆幸不老的时间留下了最美好、最纯粹的记忆,甚至是一个扭曲失真的形象,抛去了人性弱点的种种不齿、龌龊、和不合时宜,把黝黑的石墨一层层压成了熠熠生辉的钻石。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没有别的诗句可以更好地形容读书读到情迷处、恍恍惚惚的那一刹心境。
坐在床头看书倦了,恍惚中那个书中的人物款款走来,我不禁心绪起伏,冷不丁起身,梦境笔端,且与那跨越千年眉目如旧的古人围炉夜话、秉烛夜谈;梦醒时分,我返回尘世,继续体验并充实自己平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