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民族魂”的2015重庆巫山民俗旅游对歌节5月连续上演。来自巫山土家族、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壮族、“阿诗玛”起源地云南石林彝族等民族山歌代表队齐聚巫山小三峡,奉献上了最原汁原味的山歌视听盛宴。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d0d304ad039b6004dce0fbfd9513526/f352ad51f3deb48ff4979277f51f3a292ff578c0.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125bba8596034a829e2b889fb1249d9/893ca6c27d1ed21bb6f41c4ca86eddc450da3f85.jpg)
宜州歌王 30秒即兴创作对歌
广西壮族“刘三姐歌谣”国家级传承人——谢庆良在水上舞台上放歌演绎最经典最地道的壮族山歌,还即兴改编创作多首山歌,走一路唱一路。
谢庆良告诉记者,从小他就觉得山歌抒情传意,听着放松就很喜欢。在没有专业教材的指导下,学习靠的就是悟性和钻研。
在谢庆良看来,对歌的难点在于永远无法预测对方会唱什么,要有即兴编对答的能力。
他花了大量时间来琢磨并积极实践。他不断的向老辈子请教去领悟作词的诀窍,常常模拟场景练习作词,还通过阅读与关注新闻培养语感。村里的婚嫁迎娶他也都厚着脸皮去唱,只要有机会就投入到比赛中。
不断努力下,谢庆良已拥有了分秒间甚至30秒内接词的快速作词能力。他不仅在多个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多项荣誉,也有了自己的徒弟。
但谢庆良也有忧虑,他坦言,如今能静心学习山歌的人并不多,而比较活跃的歌者年龄普遍偏大,这样的好声音不应该断层。
宜州市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主任韦耀华告诉记者,山歌推广确实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加入。目前,宜州市政府在传承工作上给与了大力支持,比如并在校园展开推广活动,邀请一些实力歌王去校园免费教学,从兴趣爱好的角度为孩子多提供一个选择。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d0d304ad039b6004dce0fbfd9513526/f352ad51f3deb48ff4979277f51f3a292ff578c0.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125bba8596034a829e2b889fb1249d9/893ca6c27d1ed21bb6f41c4ca86eddc450da3f85.jpg)
宜州歌王 30秒即兴创作对歌
广西壮族“刘三姐歌谣”国家级传承人——谢庆良在水上舞台上放歌演绎最经典最地道的壮族山歌,还即兴改编创作多首山歌,走一路唱一路。
谢庆良告诉记者,从小他就觉得山歌抒情传意,听着放松就很喜欢。在没有专业教材的指导下,学习靠的就是悟性和钻研。
在谢庆良看来,对歌的难点在于永远无法预测对方会唱什么,要有即兴编对答的能力。
他花了大量时间来琢磨并积极实践。他不断的向老辈子请教去领悟作词的诀窍,常常模拟场景练习作词,还通过阅读与关注新闻培养语感。村里的婚嫁迎娶他也都厚着脸皮去唱,只要有机会就投入到比赛中。
不断努力下,谢庆良已拥有了分秒间甚至30秒内接词的快速作词能力。他不仅在多个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多项荣誉,也有了自己的徒弟。
但谢庆良也有忧虑,他坦言,如今能静心学习山歌的人并不多,而比较活跃的歌者年龄普遍偏大,这样的好声音不应该断层。
宜州市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主任韦耀华告诉记者,山歌推广确实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加入。目前,宜州市政府在传承工作上给与了大力支持,比如并在校园展开推广活动,邀请一些实力歌王去校园免费教学,从兴趣爱好的角度为孩子多提供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