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汉典吧 关注:5贴子:321
  • 2回复贴,共1

每日一典(2015年5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天一典#——不死庭(不死乡)
梁.萧统《文选》卷十一晋.孙兴公《游天台山赋》:“睹灵验而遂阻,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於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唐.李善注引《楚辞.远游》:“仍羽人於丹丘,留不死之旧乡。”又王逸注:“因就众仙於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山海经》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
注:《游天台山赋》是东晋文人孙绰(字兴公)所作。作者出任章安令时,寻幽探险到天台山,饱赏天台山钟灵毓秀的风光后作此赋。该文言真辞切、文情并茂,饱含了作者对名山胜景的向往、赞美的激情,文中景色描写和感情抒发浑然一体,词句真妙,胜景迭出。不死庭,或称“不死乡”,是古人想像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例: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唐.李咸用《吴处士寄香兼劝人道》:“但居平易俟天命,便是长生不死乡。”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05-18 03:14回复
    #每天一典#——不系之舟(虚舟)
    《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注:不系之舟,没有束缚和缆绳捆绑的船,都是比喻人生漂泊,行止无定,后因用为生活漂泊之典。
    例:宋.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憩黄秀才书堂》:“吾生如虚舟,万里常泛泛。”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05-26 03:03
    回复
      #每天一典#——不因人热
      《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注:东汉人梁鸿出身於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裏日渐贫穷起来。虽然穷,但梁鸿读书非常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后来,他被推举进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深造。由於缺钱用,他抽出一些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裏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梁鸿人穷志不穷,逐步养成了孤傲的脾气,不把有钱人家的子弟放在眼裏。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一次,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友好地请梁鸿用他的热炊具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高傲地说:“我梁鸿从来不用别人热好的炊具煮饭。”然后硬是等灶火灭了,自己再去升起来。后常用“不因人热”比喻性格孤傲乖僻,不愿依赖旁人。另外,“举案齐眉”的典故也是出自梁鸿娶了孟光之后的故事(参见“伯通庑”)。
      例: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清.谭嗣同《论艺》:“皆能独来独往,不因人热。”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05-29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