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俗文化吧 关注:21贴子:1,030
  • 13回复贴,共1

老北京城门巡展----内城九门之西直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5-16 17:58回复


    2楼2015-05-16 20:02
    回复
      2025-05-11 05:42:04
      广告

      西直门城楼南侧及南马道


      3楼2015-05-17 00:22
      回复

        20年代初期的西直门城楼、瓮城和箭楼,是在城墙外侧由南向北拍摄的


        4楼2015-05-17 00:31
        回复
          明正统元年(1436)英宗命修京师九门城楼,正统四年完工。由于元大都瓮城门开在正对城门的瓮城最外侧,瓮城门外护城河上是木制吊桥,也没有后来高大的箭楼。整修西直门时,将原瓮城埋压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在原瓮城门的位置城台上增建了巍峨的箭楼,瓮城门洞修在了瓮城的侧面,并在门洞上修建了闸楼,安装了千斤闸,这千斤闸若是放下封闭门洞可是比吊桥牢靠。另外,史书中针对西直门修缮的记载有明万历四十六(1618)年大风毁坏西直门城楼;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大修西直门城楼、箭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修西直门至颐和园石路,同时修缮西直门城楼,后因中日甲午战事爆发,未及完工即告中断;1950年西直门城楼、箭楼及瓮城曾修缮。直到1969年修建环城地铁时将西直门城楼、箭楼、瓮城等全部拆除时,在箭楼下发现被包砌在箭楼城台内的元大都和义门瓮城门,后人才对西直门的前世今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但是,就是如此珍贵的城市建筑文物遗迹,经五百年重见天日后,只存在了数日,即被彻底毁灭,令人扼腕。


          6楼2015-07-12 23:49
          回复
            西直门,西向,与面朝正东的东直门遥相呼应,是一对姊妹门,两门城楼建筑群形制相同。到上世纪被拆除之时,是北京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古代城门建筑遗物,城楼、箭楼、瓮城、闸楼,以及比邻城墙,虽失修饰,但是完好。根据瑞典学者喜仁龙(Osvald Siren)在1924出版的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的描述:“无论从哪个方向观看,西直门都显得气象不凡。沿通往城门的宽阔街道接近城门时,远远就可以看到耸立于一片样式相同的低矮建筑之上的巍峨城楼,那些排列在街道两旁的低矮建筑,形制较小,因而把城楼衬托的格外高大和雄伟。从城外接近时,但见方形瓮城和箭楼在四周赤裸的地面上拔地而起,颇具城堡气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瓮城长而直的前墙有力撑持着雄伟箭楼,它们给人的印象比城门处更苍劲,更雄伟。城门的侧面,尤其是南侧面,最清楚地展示出整个建筑群的规模。门楼与略低于它的箭楼,配合得十分协调;两楼线条笔直,轮廓鲜明,造型遒劲有力,倒映在城下池塘(护城河)中,更增强了气势磅礴的效果。”


            7楼2015-07-12 23:50
            回复
              西直门城楼,台基底宽40.9米,城台顶进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内侧券门高8.46米,外侧券门高6.3米。城台内侧左、右马道宽5米,城楼面阔五间,连廊面宽32米,进深三间,连廊通进深15.6米,楼连台通高32.75米。下层檐柱24柱,上层檐柱16柱。三滴水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戗脊走兽(小跑)7个。
              西直门箭楼,面阔七间,规制与其它门箭楼基本相同。内侧庑座面阔5间,楼连台通高30米,俯视呈“凸”型。屋顶形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抱厦顶是单独的单檐歇山顶。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正东面每排12孔,两侧面每排各4孔,后抱厦两侧面无箭孔(这是西直门箭楼区别於其它各门箭楼的显著特点),总计80孔。
              瓮城为方形,东西长62米,南北宽68米,瓮城南侧辟券门,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关帝庙。在瓮城南墙辟有一瓮城门洞,上设单檐硬山闸楼,有两层12个箭窗,与城门方向成曲尺型,以利屏蔽城门。城外护城河石桥仍在瓮城顶端外(西侧正对箭楼处)。


              8楼2015-07-12 23:50
              回复

                1911,西直门北侧的火车站站房和月台

                1915,西直门箭楼西面和西外大街

                1920年前后,西直门箭楼北面,瓮城西北角(收录《北京美观》)

                1921,西直门城楼南面,城墙内侧南马道

                1921,西直门城楼西北面(城墙上)

                1921,西直门城楼西面(瓮城内,由箭楼城台上向东拍摄)

                1921,西直门城楼西面(瓮城内,由箭楼下向东拍摄)

                1921,西直门城楼西面(瓮城内东北角关帝庙)

                1921,西直门箭楼东面(瓮城内的关帝庙院内)

                1921,西直门箭楼西北面


                10楼2015-07-12 23:57
                回复
                  2025-05-11 05:36:04
                  广告

                  1921,西直门箭楼西北面(瓮城西北角)

                  1921,西直门南面全貌及护城河

                  1921,西直门瓮城内东南角及闸楼门洞

                  1921,西直门瓮城西南角

                  1921,西直门瓮城西南角及箭楼南面

                  1921,西直门瓮城闸楼门洞南望

                  1921,西直门瓮城闸楼门洞南望

                  1921,西直门瓮城闸楼南面(外侧)

                  1925,西直门箭楼西面和西外大街

                  1929,西直门外大街(该年农事试验场改称天然博物馆)


                  11楼2015-07-13 00:01
                  回复

                    1929年5月26日,西直门城楼内侧。孙中山灵柩由暂厝处北京香山碧云寺起灵行经西直门内,到前门火车站送上专列启程奉安南京中山陵。

                    1930年前后,西直门箭楼西面

                    1931,西直门箭楼东面(瓮城内),楼顶已塌陷,后抱厦顶塌毁严重

                    1931,西直门箭楼西北面

                    1932,西直门瓮城闸楼南面(外侧)

                    1935,西直门箭楼西面(城外,燕大,清华的学生进城)

                    1935,西直门箭楼西南面,绕过西直门箭楼进城的燕京大学学生队伍。

                    1935,西直门箭楼西南面,“129”运动后,日本策动华北自治,抗日声浪日高,日本公然派战机低空在北平市区盘旋恫吓

                    1936,西直门雪景,在高梁桥附近拍摄

                    1945,西直门箭楼西南面(城外)


                    12楼2015-07-13 00:06
                    收起回复

                      1946,西直门航拍(上东)

                      1946,西直门箭楼西面,铁路道口和西外大街

                      1946,西直门箭楼西南面

                      1946,西直门瓮城外箭楼西侧铁道(西直门火车站外南侧)

                      1946,西直门西南面城外铁道

                      1949,西直门城楼东面(城里),坐着十轮大卡开进城的解放军。

                      1949,西直门西南面全貌

                      1949年1月31日,西直门箭楼西面和西外大街,解放军开入北平城,进西直门时,在西外受到民众夹道欢迎。

                      1949年1月31日,西直门箭楼西面和西直门护城河桥,解放军开入北平城,进西直门时拐入瓮城闸楼进城。

                      1950,西直门城楼东面(城里)


                      13楼2015-07-13 00:10
                      回复

                        1951,西直门西南面

                        1952,西直门航拍(上北)

                        1953,西直门城楼东面(城里),中苏蜜月期,城楼上的标语口号“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

                        1954,西直门箭楼西北面

                        1954,西直门南面全貌

                        1955-1958,西直门城楼西面(瓮城内)

                        1955,西直门箭楼东面(背面),瓮城内的5路无轨电车站,远处是新建成的苏联展览馆(后来改名北京展览馆)。

                        1959年前后,西直门城楼东面(城裏),画面中的无轨电车是5路,终点站车场就在瓮城裏。

                        1959,西直门航拍(上北),城墙紧挨瓮城两侧各开了一个门洞

                        1959,西直门航拍(上东),城墙紧挨瓮城两侧各开了一个门洞。


                        14楼2015-07-13 00:15
                        回复

                          1961,西直门城楼北马道(城裏),32路公共汽车终点站(郊区线西直门到颐和园,后来332路的前身)

                          1961,西直门城楼南马道

                          1961,西直门箭楼西面和西外大街,581三轮卡刚出来两年多,街上跑的轿车是波兰的华沙20?

                          1963,西直门南面全貌及护城河,闸楼已圮。

                          1969,西直门正准备拆除。

                          1969,西直门城楼东面(城裏),正在拆....楼子已拆没了,剩下光杆十几根柱子,城台已扒了皮,工人们还在扒着,

                          1969,西直门瓮城南侧闸楼被拆除,露出了千斤闸



                          1969年拆除西直门时,发现包砌在箭楼中的元大都和义门瓮城门,遗憾的是随后全拆了。


                          15楼2015-07-13 0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