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动漫盛会上,来自的动漫企业组团参展,可谓独树一帜。
多年来,尽管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但外界对广东动漫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代工”、“外包”阶段,品牌创新能力稍显落后,原创品牌仅有《闯堂兔》、《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等少数几个,而广东动漫现在的发展现状恰恰也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侧影。
近几年,广东动漫产业开始以组团发展的方式树立品牌,这一举措能否打破僵局?
努力摆脱“代工厂”形象
“组团参展就是要一洗广州动漫‘代工厂’印象。”广东两点十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勇如是说。
一直以来,在外界眼中广东动漫产业一直未能走出外包代工制作的怪圈,这凸显了广东动漫行业原创上的短板。在一些动漫企业负责人眼中,创意和品牌是目前广东动漫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
据了解,2007年5月正式获批成立的广东动漫协会,现有会员逾160余家,组团参展成为近几年这家协会组织会员企业积极向外推介该市动漫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就在今年3月,这家协会刚刚组织会员企业联袂组团参加了香港影展。
该市动漫协会及参展企业的负责人也认为,这种联袂组团参展的方式,能够起到更好地推介本地企业和品牌的效果。
其实,在高校林立的广州市,动漫产业的实力一直很强。武总监黄浩介绍说:“广东动漫完全可以排在全国前列,不比北京、
差。”他举了一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并赢得颇多好评的动画品牌《熊出没》,其实除了剧本和创意,技术全部是动漫公司外包制作的。”
黄浩也感慨:“广东动漫技术虽然厉害,但目前的状况更像一个加工厂,还是比较缺乏有实力的原创品牌,动漫人才也容易流失。”
不过,广东的动漫人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一次次组团参展就是为了更好地打响“广东制造”的品牌。
人才短板亟待补齐
2006年,国务院首次发布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地方扶持政策,竞相将动漫创意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后,一大批动漫企业开始集中涌现,甚至是“一哄而上”。动漫产业呈现一片红火之势,却也开始显现隐忧。
相关资料显示,此前广东能靠原创动漫作品赚钱的公司不足一成,大量动漫公司依靠加工类业务和广告类业务生存。一些原创作品很难进入公众视野。
据了解,在动漫产业发展成熟的日本,全国只有不到600家动漫公司,年产值已近6000亿元;而我国动漫公司多达数千家,产值却不到900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动漫企业的组团式推广可看作是集合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纵深发展的有益之举,相比于单打独斗和“大而散”的局面,这种集合优势式的推广更能帮助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在企业组合方面,广东动漫产业也并不缺乏大型主力企业。当前,广东动漫行业拥有国家动画产业基地1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家,国家级动漫企业19家,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家。湖北动漫产业的整体综合实力以30%的年增长率快步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正逐步成为国家中部地区动漫产业积聚的中心城市。
面对动漫游戏企业达到2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的整个广东动漫行业,抱团发展、集群发展依然是整个产业前进的主动力。“这样的发展方式有利于人才的集聚,毕竟人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武汉市动漫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整体产业发展壮大了,让大家看到动漫产业的地位和优势,就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广东创业、就业,才能帮助动漫产业发展保持活力。”这位负责人如是说。
多年来,尽管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但外界对广东动漫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代工”、“外包”阶段,品牌创新能力稍显落后,原创品牌仅有《闯堂兔》、《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等少数几个,而广东动漫现在的发展现状恰恰也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侧影。
近几年,广东动漫产业开始以组团发展的方式树立品牌,这一举措能否打破僵局?
努力摆脱“代工厂”形象
“组团参展就是要一洗广州动漫‘代工厂’印象。”广东两点十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勇如是说。
一直以来,在外界眼中广东动漫产业一直未能走出外包代工制作的怪圈,这凸显了广东动漫行业原创上的短板。在一些动漫企业负责人眼中,创意和品牌是目前广东动漫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
据了解,2007年5月正式获批成立的广东动漫协会,现有会员逾160余家,组团参展成为近几年这家协会组织会员企业积极向外推介该市动漫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就在今年3月,这家协会刚刚组织会员企业联袂组团参加了香港影展。
该市动漫协会及参展企业的负责人也认为,这种联袂组团参展的方式,能够起到更好地推介本地企业和品牌的效果。
其实,在高校林立的广州市,动漫产业的实力一直很强。武总监黄浩介绍说:“广东动漫完全可以排在全国前列,不比北京、
差。”他举了一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并赢得颇多好评的动画品牌《熊出没》,其实除了剧本和创意,技术全部是动漫公司外包制作的。”
黄浩也感慨:“广东动漫技术虽然厉害,但目前的状况更像一个加工厂,还是比较缺乏有实力的原创品牌,动漫人才也容易流失。”
不过,广东的动漫人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一次次组团参展就是为了更好地打响“广东制造”的品牌。
人才短板亟待补齐
2006年,国务院首次发布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地方扶持政策,竞相将动漫创意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后,一大批动漫企业开始集中涌现,甚至是“一哄而上”。动漫产业呈现一片红火之势,却也开始显现隐忧。
相关资料显示,此前广东能靠原创动漫作品赚钱的公司不足一成,大量动漫公司依靠加工类业务和广告类业务生存。一些原创作品很难进入公众视野。
据了解,在动漫产业发展成熟的日本,全国只有不到600家动漫公司,年产值已近6000亿元;而我国动漫公司多达数千家,产值却不到900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动漫企业的组团式推广可看作是集合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纵深发展的有益之举,相比于单打独斗和“大而散”的局面,这种集合优势式的推广更能帮助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在企业组合方面,广东动漫产业也并不缺乏大型主力企业。当前,广东动漫行业拥有国家动画产业基地1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家,国家级动漫企业19家,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家。湖北动漫产业的整体综合实力以30%的年增长率快步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正逐步成为国家中部地区动漫产业积聚的中心城市。
面对动漫游戏企业达到2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的整个广东动漫行业,抱团发展、集群发展依然是整个产业前进的主动力。“这样的发展方式有利于人才的集聚,毕竟人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武汉市动漫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整体产业发展壮大了,让大家看到动漫产业的地位和优势,就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广东创业、就业,才能帮助动漫产业发展保持活力。”这位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