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汉典吧 关注:5贴子:321
  • 7回复贴,共1

【穿越去北宋】梦幻中的中国山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跟大家分享一张让我看了一下午的画——北宋政和三年,18岁的王希孟用半年时间完成长达12米的大青绿大手卷《千里江山图》,全卷岗峦起伏,烟波浩渺,其间还细致地描绘了数十处水村野市、山居瓦屋、水榭长桥。
如今看来,简直就是梦幻中的山野居所,秒杀现代一切装腔作势的别墅设计。
这是作者王希孟唯一一幅传世画作,据说他20岁就去世了。天妒英才!
宋朝五行属木,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的朝代。
请吧,请把手机打横,请你进入画中,化作其中某个农人,或打坐的修士,近处是篱笆、小桥、流水、远处是青色的远山。
■北宋某年某月某日,天气阴。为何江两岸山顶为蓝色?因为青山绿水。


1楼2015-05-10 12:08回复

    ▲在一处山谷的怀抱中,主屋为曲尺形瓦屋,对侧两间茅屋,栅栏中开简单的衡门。目测是一户普通人家的住处。

    ▲用竹篾笼盛以卵石,做成桥墩,上架梁铺板做成桥面。桥之巧,既以水中物还于水,又形之以实用。


    3楼2015-05-10 12:10
    回复

      ▲背山依水,高歌慨论,一派田园牧歌。
      对岸沙洲边一所住宅,前院四合,正堂后廊通茅草后堂,是个标准中型住宅。近处岸边一所开敞悬山厅,山墙靠前檐都开个直棂窗,山墙上部有的也开着一排较低矮的直棂窗,以通风透光。

      ▲山崖边的一处大宅,一间山门之内是个空旷的小平台,通往正门,院内工字型台基上,前堂三件悬山,廊子后接二层歇山楼。


      4楼2015-05-10 12:17
      回复

        ▲深山藏小宅,又是一个小小的工字宅。在福建山区穿梭时,山边不时会窜出一两栋古朴的宅子,常常就会有一种正在看千里江山图的赶脚。

        ▲一个大院,主屋和前厅都是干栏式,似乎是个水庭。主要建筑正面次间的窗户,几乎都是斜格窗。


        5楼2015-05-10 12:19
        回复

          ▲岸边一所中型住宅,门屋之后横着工字型主屋,后堂为茅屋。
          每一处细节都可以看好久,好久,直到穿越。

          ▲山顶一处工字型瓦房,前厅开敞,两侧伸出茅屋,前院绕以竹篱,一侧几栋附属房屋,正门后还竖着一堵影壁。本卷住宅中,工字型平面使用最为广泛,大小住宅的主体几乎都是工字房。


          6楼2015-05-10 12:20
          回复

            ▲分前后院,前院有人在打扫,过茅顶中门是内院,内院一侧一栋工字房,前厅歇山,庭前搭起编织遮阳棚,另一侧一栋三间悬山房,山面平梁上可见睒电窗,也是闽中至今的常见做法。

            ▲江边泊着两艘船。


            7楼2015-05-10 12:22
            回复

              ▲一处大型住宅,主屋为双层歇山楼阁。一侧有工字型房屋,前厅屏前双人对坐。

              ▲正堂屏风前坐着主人,仆人站立一旁,堂前东西两厢,堂后正中有草庐,西北角一栋茅亭,四周围以竹篱,攀满藤蔓,院外千竿竹绕,很宜人的一处院落。
              这处院子是我最喜欢的。

              ▲山崖之后有一处山村,跌落的瀑布上横跨几所桥屋,有二人对坐厅中,简直就是流水别墅。

              ▲工字型的瓦屋向水面伸出一栋开敞的水榭。瓦屋中廊前后檐各加建编织凉棚。


              8楼2015-05-10 12:25
              回复

                ▲这是一个坐落在溪岸园林般的梦幻宅院,主体又是工字型的住宅,门屋正前方,还建了一栋水榭。另一侧也延伸入水面建了一所亭榭。

                ▲低处人家主妇若是回山顶娘家,约摸小半个时辰。
                千里江山,我辈自古栖居其间。感觉这种宁静的富足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奢侈……


                11楼2015-05-10 1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