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40贴子:94,973

心学流弊与顾炎武精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谈及心学之弊,必会提到顾炎武亭林先生。亭林先生作为明清交接,反思思想弊端“摧固锋而张新军”的代表人物,梁任公先生在书中总结顾炎武之精神有三,皆针对心学流弊而言:
一曰贵创。炎武其论著书之难,曰:“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日知录》十九)其《日知录》自序云:“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
二曰博证。《四库全书》“日知录提要”云:“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
三曰致用。炎武之言曰:“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
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时之务者,一切不为。”(《亭林文集·与人书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5-10 09:22回复
    还有吗?没见重点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5-10 09:50
    收起回复
      已得吾意,
      不必赘述。
      今天的心学不可再重蹈覆辙。
      甚好!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5-05-10 10:07
      回复
        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下仍如此,改变明天吧。


        IP属地:贵州5楼2015-05-10 12:35
        回复
          批评心学末流可以,但将错误归于阳明先生的学者,一定是出于无知和嫉妒,包括高攀龙、顾炎武。试问,那些口口声声说要经世致用的学者,包括东林党人,哪一个有阳明先生的事功?哪一个在提倡事上磨练方面有阳明先生那么苦口婆心?


          IP属地:浙江6楼2015-07-12 08:47
          收起回复
            人家批评的不是心学,
            也不是阳明先生,
            是那些冒心学之名之辈。
            于今更甚,
            有些人所言之事皆为凭空的自得,
            于己于人皆无益处。
            所言看似有理有据,
            实则经不起推敲。
            而另一类所言皆有所出,
            但仅仅停留在论在评,
            推崇这些的其实不是在做学问,
            而是在炫技能,
            让人不免想到孔乙己茴字的写法一说。
            在鲁迅先生的眼里这些都是废材,
            在有些人的眼里却备受推崇,
            为什么,
            因为没学问,
            所以才被炫技者迷惑。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7-25 07:01
            收起回复
              故某督导后学必以四书为发端,
              心学者的基础一定要扎实,
              而所高妙之处即是践行。
              这就是先生所说知行合一,
              真知必行。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07-25 07:05
              回复
                再说四书,
                这不仅仅是学问之书,
                也是具体的指导之书,
                其本与你做人的原则其实是相合的,
                发端于孝悌,
                作用于齐家治国,
                终端是导引气象。
                四书其实是在将你内心的本有,
                条理的总结出来,
                故而每有所得皆欣欣然忘食。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07-25 07:10
                回复
                  脚踏实地,不空谈误国,甚好。


                  IP属地:上海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1楼2015-10-05 08:20
                  回复
                    顶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2-03 14:56
                    回复
                      心怀天下者,心体自然光明,成天只顾争论比高下者,只不过是追名逐利的小丑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2-06 06:32
                      回复
                        有吧友问什么是正确的“治学精神”。此帖所言顾亭林先生为例。学术成就是一回事,诚意是另一回事。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2-24 00:12
                        回复
                          IP属地:江苏18楼2016-09-28 10:05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12-13 08: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