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心学之弊,必会提到顾炎武亭林先生。亭林先生作为明清交接,反思思想弊端“摧固锋而张新军”的代表人物,梁任公先生在书中总结顾炎武之精神有三,皆针对心学流弊而言:
一曰贵创。炎武其论著书之难,曰:“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日知录》十九)其《日知录》自序云:“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
二曰博证。《四库全书》“日知录提要”云:“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
三曰致用。炎武之言曰:“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
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时之务者,一切不为。”(《亭林文集·与人书三》)
一曰贵创。炎武其论著书之难,曰:“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日知录》十九)其《日知录》自序云:“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
二曰博证。《四库全书》“日知录提要”云:“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
三曰致用。炎武之言曰:“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
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时之务者,一切不为。”(《亭林文集·与人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