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汉服吧 关注:13贴子:117
  • 7回复贴,共1

【知乎】零散的文化小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文过饰非
每一个字,每一首诗都有一段故事,每一句话都是一段历史…招募大家一起来编写此贴,各地风俗人情,古人智慧,思想教育,正人正已,一份厚重的五千年文明的礼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5-10 07:59回复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中)
    孔子说,父母死了,你认为过了一年就可以去听歌跳舞了,你觉得心里安吗?你心安,你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并没有人勉强你,你就是过了三天就跳舞也可以,只要你心安。丧礼并不靠规定的,要每个人发乎内心的,古代文化是根据内心来,不是法律规定的。一个君子,父母死了居丧,内心思念的悲愁,吃饭都没有味道,听到音乐也不快乐,睡觉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中,没有礼乐。下面孔子说的,就是中国文化三年之丧的道理了。
    他说,小孩子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尤其古时是没有牛奶的时代,要三年才能单独走路,离开父母怀抱,后来二十年的养育且不去管,这三年最要紧,就算是朋友吧!这两个老朋友,这样照顾了你三年,后来他们死了,这三年的感情,你怎么去还?所以三年之丧,就是对于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们抚养长大了的一点点还报。这是天下人类都一样的,而主张改为一年,像这样没有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一如父母怀抱抚养我们三年的心情。如改为一年,可以说天下没有一个孝子,天下任何一个父母,在自己孩子三岁以内的时候,那种慈爱、辛劳,照顾是无微不至。所以中国文化,定父母之丧为三年,就是还报这个慈爱,这仅是最起码的回报,事实上父母的慈爱,并不止此,在孩子三岁以后长大了,还一直要照顾到二十多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5-10 08:08
    回复
      2025-07-10 10:35:11
      广告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下)
      所以这就看到金圣叹这个调皮的文人所说的话,有最高的道理。现在我们拿他的意思,说说他写给儿子的信: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没有指定要我作你的父亲,我也没有指定要你作我的儿子,大家是撞来的,因为是撞来的所以彼此之间,没有交情可谈。但是话得说回来,这个老头子(指他自己)和这个老太太(指他的妻子),从替你揩大便小便开始,照顾了你二十年。这二十年,你去社会上找找看,还有没有比这两个老朋友更好的朋友?我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这些都是空话,只要求你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顾这两个老朋友二十年,就够了。这是金圣叹的游戏文章,也说明了孝道的真正哲学,所以中国讲孝,就是爱的回报。
      因此孔子说,现在的人,当父母死了而真有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像父母当时对自己三岁以内这样爱护的有没有?连这个三年怀念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孝字。到了最近几十年,“孝子”的意思,是倒过来解释为孝顺儿子。这一大段是讲孝顺的,下面我们就讲到《孝经》了。
      曾子根据孔子所述的中国文化,著了《孝经》,为十三经之一。在《孝经》中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大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都如自己的父母一样,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为政的人,把老百姓视如自己父母一样孝,改一个名字就是忠。所以从事政治的人,要有孝天下人之心。以这个道德的基础,出来从事政治,这是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重点,也即《孝经》的基本重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10 08:10
      回复
        从远古以来,酒是礼仪场合的必备用品之一。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 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 可见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 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10 08:53
        回复
          “夫人”、“玉人”、“璧人”、“佼人”、“千金”、“令媛”、“女公子”、“丽人”、“淑人”、“玉女”、“娇娃”、“巾帼”、“西施”、“尤物”、“室人”、“令间”“青娥”等均是古代对女性的称谓,现将古代对各种女性的称谓总结于下: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我国古代贵妇人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5-12 09:52
          回复
            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
            姥--古称老妇人为姥.
            妪--古对妇人,一般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媪--古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乎.
            娘--古代指母亲.少女或泛指妇女.令媛:旧称别人的女儿,有喜爱之意。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婵娟:色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
            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
            娇娃:也作娇娘。指美丽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旧时指有名的妓女。
            丽人:光彩焕发,美丽。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见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指美人。
            女公子:旧时对别人女儿的尊称,现用来称谓外国人士的女儿。
            玉人:用以称谓美丽的女子。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交际花:指在社交场合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有贬义。
            花瓶:插花用的瓶子。借喻作为一种摆设的美貌女子。
            玉女:指仙女。亦指美女。也用作对他人之女的敬称。
            尤物:奇异的。指美貌的女子。亦指优异的人或物品。
            青娥:指女子的黛眉。亦指青年女子。
            内人:从前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发妻:古时婚喜之日,男女都要结发为髻,男子从此把头发挽在头顶上,为表示是原配,称妻子为“发妻”
            天使:原为犹太教、基督教传达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孩子和少女。因此比喻善良贞洁可爱的人。多用于女子。
            安琪儿:英文angel的音译。意为天使。
            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后泛指温柔的年青女性。
            糟糠之妻:贫困时曾共食糟糠度日的妻子。后为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小家碧玉: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
            二八佳人:二八:指16岁。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半老徐娘:用以形容中年妇女保留青年时的神态。
            妙龄少女:妙:美好。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巾帼英雄: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引申为妇女的代称。指妇女中杰出的人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5-12 10:05
            回复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弱冠: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老爱因称老婆太俗.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办法叫老爱.
              继室续弦妻死后又另娶的.
              家里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
              爱人男女互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5-12 10:07
              回复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5-12 1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