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金子吧 关注:229贴子:1,271
  • 2回复贴,共1
在《坛经》中,法海向六祖请教“即心即佛”的道理,也就是请教“为什么心就是佛”的道理。六祖的回答原话就是“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这句话,我对它的理解就是,不要执著于自己的意识活动,让自己的心念自生自灭,这样的心就是佛;心中没有事物的相状,但又不与外境分离,这样的心就是佛。

接着六祖说了一句偈语加以补充和解释,偈语为:“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待,意中清静;悟此法门,由君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六祖是用定慧一体来解释即心即佛的。六祖说:心就是般若智慧,佛就是禅定;如果能够定慧一体的话,那么心中一定是清净无染的;能够证悟定慧一体这样的法门,全靠你的修行,养成不执著事物的相状,不执著于心念的习性;定为体,慧为用,这样的体用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必须既修定,又修慧,这才是正确地方法。

法海听偈后恍然大悟,作偈赞曰:“即心原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法海在说:心原来就是佛啊,不能领悟这样的道理就永远成不了佛;我现在知道定慧一体,也就是即心即佛的道理了,原来定慧应当双修,就是让自己的心远离一切事物的相状啊。

渐宗常以为,有定无慧,有慧无定,认为禅定就没有任何念头,有念头就不是禅定,而顿宗则认为不要执著于念头的生灭,在心中无相的基础上,让念头自生自灭,这样灵光一闪的念头就是清净,平等,圆满的般若智慧,能做到这一点,就叫做“定慧一体”,就是“即心即佛”,就是让自己的心思总是和佛相吻合。
 




1楼2008-05-11 12:51回复
    • 221.221.180.*
    六祖偈语应为: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静;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2楼2010-05-09 10:4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110.253.136.*
      看不懂,想不通,路过哈


      3楼2010-05-13 15: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