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曾经嘲讽过晚他一天去世的安东尼奥尼,而实际上,我们大可以将这理解为文人相轻的性质,两位电影巨匠的电影风格,电影语言甚至于聚焦点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当然,伯格曼因其浓烈的戏剧感和个人宗教式的悲观主义是不可复制的。
伯格曼的电影,我用爱与性,婚姻与事业来概括其主题,不是与安东爱情,忠诚背叛的基点十分相似吗?<不良少女莫妮卡>、<不戴茶花的茶花女>、<奇遇>等等,当然,到了后期伯格曼的电影如<秋日奏鸣曲>和<假面>探讨的重心是在“人性的孤岛”这个话题上,但是忠诚与背叛仍然是可以套用的词。
题外话:北欧电影一直是欧洲电影中的一面旗帜,而中心从早期德莱叶向伯格曼转移,不过,伯格曼于世界而言是不灭的明珠,于瑞典而言可能更像是一颗核弹吧。
伯格曼的电影,我用爱与性,婚姻与事业来概括其主题,不是与安东爱情,忠诚背叛的基点十分相似吗?<不良少女莫妮卡>、<不戴茶花的茶花女>、<奇遇>等等,当然,到了后期伯格曼的电影如<秋日奏鸣曲>和<假面>探讨的重心是在“人性的孤岛”这个话题上,但是忠诚与背叛仍然是可以套用的词。
题外话:北欧电影一直是欧洲电影中的一面旗帜,而中心从早期德莱叶向伯格曼转移,不过,伯格曼于世界而言是不灭的明珠,于瑞典而言可能更像是一颗核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