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达汇投吧 关注:79贴子:1,466
  • 0回复贴,共1

周小川解析存保制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年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下称《条例》)公开征求意见。今年3月31日,《条例》正式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将正式启航。
  对于总资产超过170万亿元人民币(6.2056, -0.0134, -0.22%)之巨的中国银行业和尚未完成的中国金融改革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与存款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后一组国内金融改革的主图景,一个真正具有完整市场化含义的金融市场将从中涅盘而生。
  从无到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牵一发而动全身。《条例》明确,中国存保制度的起步模式为存款保险基金,全面覆盖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指出,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参加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并与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发现投保机构存在资本不足等情形时,可对其提出风险警示,并采取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措施。
  经历了多年的酝酿,遍观和借鉴了本次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变迁,中国存款保险设计的初衷是怎样的?哪些初衷最终凝聚成为今天的制度安排?中国的存保制度吸取了历史上哪些经验教训?为何风险差别保费和早期纠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基金先行缘于怎样的考量,未来是否将平滑过渡至独立机构模式?存款保险制度如何促进金融机构破产处置效率的提高?央行[微博]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了怎样的情景模拟,如何确保制度平稳推出?
  围绕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凤凰财经、腾讯财经等媒体采访,以历史的长视角和国际比较的宽视野,全面解析了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出台的动因、背景和政策考量,细致阐释了诸项制度安排背后的逻辑和理念。这位崇尚市场竞争的“改革派”中央银行家,如何将金融稳定纳入其分析框架?“社会需要有‘风险偏好(riskappetite)’,客观上也存在动物精神(animalspirit),但最重要的是市场竞争的最终评价,政策上要把握好道德风险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平衡点。”他说。


1楼2015-04-28 11: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