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互联吧 关注:93贴子:106
  • 5回复贴,共1

流量不仅仅是淘宝给的,有时候是自己创造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其说我们需要如何获取流量,却不如研究一下我们如何提高获取流量的能力。因为,流量不是你求来的、买来的,而是别人心甘情愿送给你的,这个别人,包括淘宝、顾客、淘宝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4-26 12:49回复
    流量意味着销售量,针对流量的抢夺,从始到终都是白热化的。不管是淘宝系,还是京东或唯品会等,入驻者最关切的,永远都是流量的多寡。
    君不见,特别是在淘宝系统,商家每日在类目旺旺群里,抱怨最多的都是流量太少,分配不均的声音。
    然而,与其说我们需要如何获取流量,却不如研究一下我们如何提高获取流量的能力。
    因为,流量不是你求来的、买来的,而是别人心甘情愿送给你的,这个别人,包括淘宝、顾客、淘宝客!
    也不是他们愿意送给你,而是官方政策和流量分配体系,被你深刻把握,你制造了一个向你流动的势能,让别人对你有所求。
    你如果是一个洼地,水自然会流到你怀里;如果你是高地,即使自己不断引水上来,最终也留不住。
    择林而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4-26 12:52
    回复
      什么是市场集中度?
      它也叫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用来衡量市场垄断程度的。如果这个数字是1,则是完全1家独大,越是接近0,则这个市场越是自由竞争的。具体的公式就是:∑ (Xi/X)2,即每个品牌市场份额之平方的求和。
      举个例子,中国通信市场有移动和联通,假如都是50%的份额,则集中度指数是50%;假如某个市场只有10个品牌在玩,每个品牌均分10%的份额,则这个数值就是10%;假如这个数值是1%,则说明至少有100个品牌还能活下去,其他品牌则是吃点残羹冷炙。
      我们在淘宝系统(包括天猫)随便收取了几个行业做了集中度的计算,如下:
      这个表给我们什么启示?比如手机行业,集中度是12.2%,说明也就8~9个品牌还能活下去,其他的都是打酱油。
      让我们提炼几个发现点吧:
      1、凡属和女性相关的行业,集中度都会相对偏低:
      因为女性喜欢逛,而男性则直截了当。
      比如情趣内衣集中度很高,因为都是男性在买,谁家的生意好、评论优,就直接买了,只要不影响美妙春宵即可;但是同样的行业,如果是女用器具,相对集中度就低点,因为女性还会货比三家,纠结良久,还要看谁家的保密性做得更好等等,流量被人为分散。
      我们如果看男装和女装行业,也可以发现,女装的集中度就会偏低,集中度更偏弱。
      其他诸如美容、居家饰品、童装等,集中度都相当低,原因也是女性是消费主力。
      2、行业本身也会决定市场的集中度
      任何行业都有其独特性,比如手机行业,注定是集中度更高的,原因都不言而喻。
      但是,如果顾客对商品的多样性、设计性、冲动性的需求很强,则这个行业就很容易分散和偏向自由竞争!
      试看童装行业,妈妈对小孩的爱是冲动的,随时随地都喜欢装扮自己的宝宝,所以对多样化的设计款式和外观的需求,尤为强烈。所以,在童装行业,谁有能力就能轻易成为黑马。
      但是,我们拿保温杯做例子,为何集中度会如此偏高?因为顾客对保温性能和品质的要求很高,而外观和款式虽然有重要考量,但不是第一位的,所以,顾客会直接按照销售排序,选择评价不错的直接购买!
      所以,献出淘内流量观的第一个要点:
      流量50%是淘宝分配政策决定的,还有50%是顾客自己主动选择和流向的!选择的方式就是顾客主动通过销售或人气进行排序,择优而购。
      越是男性居多的行业、越是重视品质和品牌的行业、越是偏向刚性标品的行业,这个主动性就越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4-26 12:53
      回复
        你有没有获取流量的DNA
        要想获得流量,首先确定你是否进入了容易获取流量的行业。
        在讨论此点之前,不要和我说小米是如何做起来的,我们暂且不谈几千万几个亿级别的投资,但看几百万级别的“入淘”,我们如何玩才能活得更滋润。
        郎怕入错行,如果你去淘宝做宝宝纸尿裤行业,没有几千万的投资,你水花都见不到,先天就是不足的!
        在入淘之前,必须先问如下几个问题:
        1.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最好不要超过1%;
        对此,上面已讲,不再赘述。集中度越低,咱们越是能长袖善舞,看你怎么去舞了。
        如果是集中度很高的行业,即使淘宝流量分配政策是一样的,由于顾客自己主动的选择,会导致流量向高销售和好评价的商品流动,你先天就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你有隐形的门槛和成本!
        虽然任何行业都有顾客的主动选择,但是程度的差异,就决定了难度的差异。
        2.这个行业能给你带来不错的店铺长尾销售和店铺动销率;
        这个很关键,特别是喜欢玩直通车爆款的商家来说,店内如果没有长尾销售和大盘动销率,盈利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此,商家必须从单品爆款,快速转型为畅销商品群,甚至是品牌操作的方向上来,不然,在顾客心中,你就是一个卖单品的杂货店,他们根本没有兴趣再去浏览你其他的商品,更别说以后再回来了。
        3.这个行业的女性购物者占比最好超过60%;
        这个是常识了,女性喜欢过程享受,男性喜欢结果导向。在购物方面,做女人的生意,更加有想象空间,男性非黑加白,做他们的生意很闹心。
        4.这个行业支持一定的逼格溢价。
        逼格是什么?在淘宝,就是商品本身+商品设计+视觉呈现,三位一体,营造高大上的视觉溢价!
        中国人不是崇洋媚外,这样说太low了。
        中国人喜欢高大上、带英文、有洋气感的东西,是因为我们自己压根没有东西,只剩下不中用的古玩字画地下市场。“文革”后改革开放才30年,自己的一点传统积蓄,再就被破四旧了,中国人没有自己的时尚观,因此,转而依附舶来品,完全是可以理解的,需要宽容。
        5.这个行业的回购率必须很高;
        没有回购率或回购率很低的行业,则越是需要玩高价:此时不赚,更待何时?!
        但是,高价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玩得动的。越是回购率高的行业,越需要聚焦顾客的终生价值,细水长流,提供不错的性价比。因此,个人而言,更偏向回购率高的行业。
        回购率很低的行业,也有暴利的玩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4-26 12:54
        回复
          品质及格线之上的价格艺术
          这里要首先讲到:定价策略。
          淘宝针对DSR(即顾客评价)的搜索权重,并不是连续的函数,而是一个门槛池子的概念,只要你不低于4.7或4.8分,则大家在这个权重方面是一视同仁的!
          淘宝如此做,是因为只要你畅销,品质不是特别烂,我就愿意展示你,从而收取佣金。
          但各位是否知道,4.7分和4.9分的品质差异,其实是天壤之别!
          顾客是很仁慈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给差评;咱们中国人是很可爱的,侵犯你的时候,会暴跳如雷整死你;如果平日无事,又同情心包容心泛滥。所以,顾客的仁慈,人为地缩小了好货与差货的差异。
          君不见,淘宝90%的商品都是4.8分,真的如此吗?顾客手下留情而已。既然如此,说句不厚道的,在淘宝,品质及格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惭愧。
          以上虽然听上去对消费者不利,但这是残酷的现实。
          网络市场更容易形成劣币驱除良币的氛围,官方的政策加上顾客的纵容,以及爆款的跟风效应,就会形成这样的博弈客观结果,当然这也是对网络市场的最大讽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首先我们要摸清楚这个行业商品的平均成本,那么咱们的成本就不要超过它,即使要超过,也必须在视觉可感受的地方超过!
          比如你是做瓷器餐具的,你说你是国际最高级别的骨瓷(事实上真是如此),但你叫破喉咙也没用!视觉上无法体现差异,别人普通瓷器,拍出来的图片都是美轮美奂的,你别委屈,你不懂淘宝。
          在弄清成本的基础上,你的定价很重要,定价决定定位,定位决定地位。
          如何定价?
          在淘宝你所属的行业,导出销售前1000的商品,做出价格分布和销售占比的正态分布曲线,进而截取占行业销售80%的价格分布带(切记剔除实体知名品牌,避免影响分析的客观度),然后去看,你应该在哪里?
          先别急着定位,首先需要做个Self-Assessment(自我评估),弄出几个评估指标:比如商品设计得分、品牌创意度或独特性得分、商品丰富度得分、内功(更新换代速度及体贴服务能力)得分等,综合起来,最终确定你希望的定价点,但请注意:不管如何,毛利不能低于50%。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4-26 12:54
          回复
            八爪鱼式赚取流量
            不同平台的流量是不一样的。
            拿淘宝、京东、唯品会来说:淘宝是个泛民主的社会,提供平台,商家自己倒腾,淘宝做宏观调控而已;而京东和唯品会,则是更偏向专制的社会,直接事事躬亲参与进销存,直接控制商家、商品和品质。
            对消费者来说,时间更值钱的,会偏向京东和唯品会;时间不值钱的,更偏向淘宝。时间和选择的成本,越有钱的顾客,思考的权重越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平台之间的差异。
            要入驻京东和唯品会,商家自己长袖善舞的空间不大,唯品会更甚。而在淘宝,则完全是依靠商家自己去舞大刀了,回到淘宝,流量无处不在,主要分为:搜索、类目、活动、直通车、钻展、淘客、站外引流、老客回店。
            要说如何做好流量,我能说的只有如下5个点:抓节奏、踩准点、兼顾面、握好线、顾老客。
            1、抓节奏
            对于季节性的商品,整个行业的销售节奏把握至关重要!
            这就像看电影,前面的位置一旦被坐满了,你迟到了,也只能坐后排了,越是集中度大的行业,这个情况越是明显!不是别人比你销得好,而是别人比你销得早!
            前几天买了个保温杯,特别关注了这个行业。这个行业7月抬头,8月上涨,9月猛涨,10月暴涨……如果你在7月份还没有入席,每迟到1天,难度就会增加一步!
            行业在进入旺季高峰之前,往往会有供不应求的空当期,这也是群雄纷战、天下定局的关键期,所以,这个时期能获得事后流量红利的机会最大,最容易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即猛烧广告、免费流量上升、再烧广告、免费流量再上升,最后锁定排位)。
            如果是季末,即使是同样的广告力度,由于免费流量红利的上升速度往往小于广告投入,所以很难形成上升循环!
            抓节奏,是做到让淘宝在上升期“需要”你!
            2、踩准点
            这个点就是爆款,爆款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爆款也确实悲催。
            所谓爆款,就是至少排入所在行业的前10名~50名。在集中度高的行业,必须进入前10名;如果是自由竞争度很大的市场,能排入前50名,都算不错的销量。
            这个点,除了性价比之外,更需要是能代表你店铺和品牌风格的产品,数量在1~3款即可。
            如何选品?
            已经有很多文章讲过这个问题,但是我更倾向于从关键词中找出热力词,从而形成消费者的“大脑需求分布散点图”,顾客主要是通过搜索来找所需产品的,顾客的需求,全部体现在关键词和辅助词上,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和搜索人数,就能得出市场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4-26 1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