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红莲殿下出嫁那日,早已疮痍满目的新郑算是恢复了些喜气,满城红绸缎带被大雪吹得摇曳不定,十里红妆一路铺至将军门府,迎亲仪队也甚是风光,但对于一位公主来说,嫁的夫婿却不甚风光。
诸国印象里对这位红莲殿下,不过是出使大臣于几年前国宴上的轻轻一瞥,一传十,十传百,便将她说成了如何的天人之姿。说话既是不用花费银钱,这些大臣对外吹嘘时,心中所想的虽不一定是怀中歌姬云云,也绝不会是位没甚存在感的公主殿下。
数年前的韩国大宴上,席间往来觥筹交错,舞姬姿态妩媚间又是暗送秋波。可为着各国联姻交好的传统,韩王安只能不舍地挥散了歌姬,要人去请红莲公主登上高台,即兴弹奏一曲。
那时她还小,样貌却已生得极好,也不知以后会生成怎样的倾国之姿。可想来这世道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儿,即是个身世高贵的美人也没得例外。
除却韩非公子,只其中两三位使者用心听着这泠泠七弦音,一曲作罢,台上的红莲公主也不知走神到哪儿去了,愣愣回神后只随意起身福了一礼。
看台上韩王安搂着歌姬顾自玩耍得高兴,那公主像甚觉平常的低了头,将七弦琴交由侍女后就匆忙离了晚宴。
接着各国使者纷纷对其小小年纪琴法造诣之深感叹不已,皆代表他国公子以结盟为由暗示讨好韩王安一番,以乐得他再挥手招入一批歌姬。
至今回想起当日种种情形,倒有人不住摇头叹息,自秦韩战争以来,各诸侯尚自顾不暇,只可惜了那位红莲公主。
话说回今日,公主下嫁本是一件外人求之不得的殊荣,可这红莲殿下的未来夫婿却是端得一身好架子,不但并未亲自迎候在前,还以军事繁忙为由,随意指派了手下一名副将替代自己护送花轿。熟知内情的百姓不用好好动脑,也道这将军怕是又宿在了脂粉堆里。而贵族大臣们更是对这事儿见惯不怪,经韩王安默许后便心安理得候在殿前等待开宴。
平常百姓们自是难得一见王室婚礼,皆闻红莲公主乃韩王安最为喜爱的女儿,不到晌午街上就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人群。宫门前先出了重兵防守,等终于瞧见一顶红软纱帐由人抬着越过门槛时,百姓怕遭怪罪如何也不敢簇拥上前热闹起哄,沉闷的气氛就此缓缓蔓延开来。
“你我皆知红莲殿下自幼生成一副单纯性子,如今嫁与那魔王,定是不知要如何受苦了……”观望中的一清秀少女眼瞧着红轿渐近将军府,不由气得搅碎了衣袖。
身旁陪同的男子不知如何安慰她,只硬生生说道:“婉歌姑娘放心,公主极为聪慧,定会护好自身的。”
“要不是殿下迟迟不肯出嫁,否则现在必已成了少夫人,哪还轮得到那姬什么!”少女的哭音消散在喧闹起来的人群里,原是红纱帐由里面的人掀开了一角,露出了那位红莲殿下戴着面纱的模样。很快她的视线只凝结到某一处,眼底突然涌现出来的泪花几乎让人心里一突,接着红帐放下,薄纱隐显出了她庄重而坐的剪影,带着某种决绝,那顶奢华红轿渐入将军门府,消失在众人视线里。
此时的月色正好,宫内殿前皆是纸醉金迷,有孩童在河边放下花灯,为这江山社稷祈福,望它撑过冬日,好别再叫家里的米缸空去,也别带走任何家人。
谁知当晚一把大火席卷将军府,将种种苦楚吞噬其中。到最后的故事里,姬无夜死了,公主还活着;韩国亡了,红莲却是唤作了赤练,一双柔情双眸得以夺人神魄,一袭红衣更胜似火,满腔情深也只遗得遥遥无期,路已走得太远,再回头见那痴情公主,也只叹得一声悲凉。
红莲殿下出嫁那日,早已疮痍满目的新郑算是恢复了些喜气,满城红绸缎带被大雪吹得摇曳不定,十里红妆一路铺至将军门府,迎亲仪队也甚是风光,但对于一位公主来说,嫁的夫婿却不甚风光。
诸国印象里对这位红莲殿下,不过是出使大臣于几年前国宴上的轻轻一瞥,一传十,十传百,便将她说成了如何的天人之姿。说话既是不用花费银钱,这些大臣对外吹嘘时,心中所想的虽不一定是怀中歌姬云云,也绝不会是位没甚存在感的公主殿下。
数年前的韩国大宴上,席间往来觥筹交错,舞姬姿态妩媚间又是暗送秋波。可为着各国联姻交好的传统,韩王安只能不舍地挥散了歌姬,要人去请红莲公主登上高台,即兴弹奏一曲。
那时她还小,样貌却已生得极好,也不知以后会生成怎样的倾国之姿。可想来这世道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儿,即是个身世高贵的美人也没得例外。
除却韩非公子,只其中两三位使者用心听着这泠泠七弦音,一曲作罢,台上的红莲公主也不知走神到哪儿去了,愣愣回神后只随意起身福了一礼。
看台上韩王安搂着歌姬顾自玩耍得高兴,那公主像甚觉平常的低了头,将七弦琴交由侍女后就匆忙离了晚宴。
接着各国使者纷纷对其小小年纪琴法造诣之深感叹不已,皆代表他国公子以结盟为由暗示讨好韩王安一番,以乐得他再挥手招入一批歌姬。
至今回想起当日种种情形,倒有人不住摇头叹息,自秦韩战争以来,各诸侯尚自顾不暇,只可惜了那位红莲公主。
话说回今日,公主下嫁本是一件外人求之不得的殊荣,可这红莲殿下的未来夫婿却是端得一身好架子,不但并未亲自迎候在前,还以军事繁忙为由,随意指派了手下一名副将替代自己护送花轿。熟知内情的百姓不用好好动脑,也道这将军怕是又宿在了脂粉堆里。而贵族大臣们更是对这事儿见惯不怪,经韩王安默许后便心安理得候在殿前等待开宴。
平常百姓们自是难得一见王室婚礼,皆闻红莲公主乃韩王安最为喜爱的女儿,不到晌午街上就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人群。宫门前先出了重兵防守,等终于瞧见一顶红软纱帐由人抬着越过门槛时,百姓怕遭怪罪如何也不敢簇拥上前热闹起哄,沉闷的气氛就此缓缓蔓延开来。
“你我皆知红莲殿下自幼生成一副单纯性子,如今嫁与那魔王,定是不知要如何受苦了……”观望中的一清秀少女眼瞧着红轿渐近将军府,不由气得搅碎了衣袖。
身旁陪同的男子不知如何安慰她,只硬生生说道:“婉歌姑娘放心,公主极为聪慧,定会护好自身的。”
“要不是殿下迟迟不肯出嫁,否则现在必已成了少夫人,哪还轮得到那姬什么!”少女的哭音消散在喧闹起来的人群里,原是红纱帐由里面的人掀开了一角,露出了那位红莲殿下戴着面纱的模样。很快她的视线只凝结到某一处,眼底突然涌现出来的泪花几乎让人心里一突,接着红帐放下,薄纱隐显出了她庄重而坐的剪影,带着某种决绝,那顶奢华红轿渐入将军门府,消失在众人视线里。
此时的月色正好,宫内殿前皆是纸醉金迷,有孩童在河边放下花灯,为这江山社稷祈福,望它撑过冬日,好别再叫家里的米缸空去,也别带走任何家人。
谁知当晚一把大火席卷将军府,将种种苦楚吞噬其中。到最后的故事里,姬无夜死了,公主还活着;韩国亡了,红莲却是唤作了赤练,一双柔情双眸得以夺人神魄,一袭红衣更胜似火,满腔情深也只遗得遥遥无期,路已走得太远,再回头见那痴情公主,也只叹得一声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