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求: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小小的我,在世界中处于何种位置?又该怎样去面对这博大的世界?
请以“我与世界”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正文:
与世和谐
人不孤冷到极致,不堪与世和谐。
——题记
人谓我孤冷。
孤冷是一种性格,短暂的人生阅历赋予我基本成形的个性,以后的人生只是在重复这种永恒不变的性格罢了;孤冷是一种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小小的我,只能这样微不足道地保护自己;孤冷是一种气质,是一贯的做人风格和处事气度。
现行学校教育以分数衡量一个人,那个不痛不痒的分数和排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和未来。似乎要在学校如鱼得水,就必须残酷地让代表自己的分数居高临下,傲视众人。而生活的经历告诉我,分数,绝对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优劣好坏。那些所谓的优等生、高材生,在我看来,很多人存在的姿态,无非是会做题的机器而已,他们自私、虚伪、自傲,睥睨万物,容不下别人,有过高的优越感;相反地,那些所谓的差生、劣等生,却拥有人性最温暖的光辉,和他们在一起,觉得世界是和谐的,人与人之间是最美妙的情感传递,然而他们中很多人自卑,这种来自于分数的奴役,掩盖了他们最美丽的性格,他们或表现得忧郁,或叛逆,或孤冷。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优等生始终心存隔离。那是一种源于生活细节,却深入骨子里的感受。孤冷地看待这群自以为是的优等生,孤冷地冷落那个他们引以为傲的分数。
这样,反而释然了,避免了沦为和他们一样货色的危险,成为分数的奴隶。面对那个可恶的分数,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就像轰轰烈烈的家乐福抵制事件一样。事实上,分数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分数的含义——知识积累的多寡与好坏。不是分数高了,知识就牢固了;而是知识掌握好了,分数自然就高了。如果认识错位,实在是本末倒置。
人和人的关系永远是需要小心翼翼去经营的人生哲学。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脾性。举手投足之间,会赢得坚不可破的友谊;而偶然间的一举一动,会让这件辛苦编织的毛衣瞬间毁于一旦。这种不确定让我很难对友谊产生信任感。爱情也是。
于是,我索性选择孤冷地对待朋友。孤冷,并不是板着脸,故作清高,故作深沉。而是对一些可能会让友谊的大厦出现裂痕的举动麻醉掉。前段日子,当我在学校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和我聊天说到,高一时的何同学,家境殷实富裕,为人大方,经常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资源,在外需要掏钱的时候也总是一马当先。他却因为成绩的原因不得不转校。临走那天,他的饭卡里面没有钱了,他先后找到平时最要好的两个朋友,却惊奇的发现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并不把饭卡借出。就是这个小小的拒绝,让一颗小小的心伤心彻骨,犹如遭遇朋友的背叛一般,他觉得自己走得很悲凉,很懦弱。
有些时候,我们并不在乎物质上的付出和获得,对小资一代来说,一顿食堂的饭钱太微不足道,一包烟钱、一次麦当劳、一个元祖大蛋糕、一件Jack Jones都可以不必斤斤计较,而对那冷漠的情谊,却太苛刻。金钱归根到底是冷漠的,而我们妄想用冷漠的东西去换取温暖的情谊,太过天真,也太世俗。索性孤冷面对得失,物质上的自不必说,情感上的也必须如此孤冷。对情感计较得太多,才会心痛;为了不心痛,我选择孤冷。
这样,我随时都有一群朋友,忽冷忽热,胡进胡远,却从来未曾彻底割断这份微妙经营的情谊。平时没有在一起,不去思念,而一旦有机会碰头,就如干柴烈火般,瞬间爆发热情,燃烧得淋漓尽致,方才罢休。
人不孤冷到极致,不堪与世和谐。
后记:
很久以前的语文强化考试,我帮老师改主观题,诗词,默写,语言应用这几个板块的题目。
那时当看到作文要求,突然觉得自己好久没有写应试作文了。恰逢这次话题不是秉承一贯的应试模式,而特别强调“我”与世界的关系。所以随性写出心里的一些感受和认识,聊以打发时间。
文笔有着普通高中生的稚嫩,见识并为冲破极端上升到典型,却是最真实的思想付诸笔端。
谨以此献给信仰的Athena, Shaka,还有Shun。
Athena:智慧
Shaka:沉稳
Shun:善良
Young Tom
2008-4-26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小小的我,在世界中处于何种位置?又该怎样去面对这博大的世界?
请以“我与世界”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正文:
与世和谐
人不孤冷到极致,不堪与世和谐。
——题记
人谓我孤冷。
孤冷是一种性格,短暂的人生阅历赋予我基本成形的个性,以后的人生只是在重复这种永恒不变的性格罢了;孤冷是一种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小小的我,只能这样微不足道地保护自己;孤冷是一种气质,是一贯的做人风格和处事气度。
现行学校教育以分数衡量一个人,那个不痛不痒的分数和排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和未来。似乎要在学校如鱼得水,就必须残酷地让代表自己的分数居高临下,傲视众人。而生活的经历告诉我,分数,绝对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优劣好坏。那些所谓的优等生、高材生,在我看来,很多人存在的姿态,无非是会做题的机器而已,他们自私、虚伪、自傲,睥睨万物,容不下别人,有过高的优越感;相反地,那些所谓的差生、劣等生,却拥有人性最温暖的光辉,和他们在一起,觉得世界是和谐的,人与人之间是最美妙的情感传递,然而他们中很多人自卑,这种来自于分数的奴役,掩盖了他们最美丽的性格,他们或表现得忧郁,或叛逆,或孤冷。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优等生始终心存隔离。那是一种源于生活细节,却深入骨子里的感受。孤冷地看待这群自以为是的优等生,孤冷地冷落那个他们引以为傲的分数。
这样,反而释然了,避免了沦为和他们一样货色的危险,成为分数的奴隶。面对那个可恶的分数,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就像轰轰烈烈的家乐福抵制事件一样。事实上,分数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分数的含义——知识积累的多寡与好坏。不是分数高了,知识就牢固了;而是知识掌握好了,分数自然就高了。如果认识错位,实在是本末倒置。
人和人的关系永远是需要小心翼翼去经营的人生哲学。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脾性。举手投足之间,会赢得坚不可破的友谊;而偶然间的一举一动,会让这件辛苦编织的毛衣瞬间毁于一旦。这种不确定让我很难对友谊产生信任感。爱情也是。
于是,我索性选择孤冷地对待朋友。孤冷,并不是板着脸,故作清高,故作深沉。而是对一些可能会让友谊的大厦出现裂痕的举动麻醉掉。前段日子,当我在学校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和我聊天说到,高一时的何同学,家境殷实富裕,为人大方,经常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资源,在外需要掏钱的时候也总是一马当先。他却因为成绩的原因不得不转校。临走那天,他的饭卡里面没有钱了,他先后找到平时最要好的两个朋友,却惊奇的发现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并不把饭卡借出。就是这个小小的拒绝,让一颗小小的心伤心彻骨,犹如遭遇朋友的背叛一般,他觉得自己走得很悲凉,很懦弱。
有些时候,我们并不在乎物质上的付出和获得,对小资一代来说,一顿食堂的饭钱太微不足道,一包烟钱、一次麦当劳、一个元祖大蛋糕、一件Jack Jones都可以不必斤斤计较,而对那冷漠的情谊,却太苛刻。金钱归根到底是冷漠的,而我们妄想用冷漠的东西去换取温暖的情谊,太过天真,也太世俗。索性孤冷面对得失,物质上的自不必说,情感上的也必须如此孤冷。对情感计较得太多,才会心痛;为了不心痛,我选择孤冷。
这样,我随时都有一群朋友,忽冷忽热,胡进胡远,却从来未曾彻底割断这份微妙经营的情谊。平时没有在一起,不去思念,而一旦有机会碰头,就如干柴烈火般,瞬间爆发热情,燃烧得淋漓尽致,方才罢休。
人不孤冷到极致,不堪与世和谐。
后记:
很久以前的语文强化考试,我帮老师改主观题,诗词,默写,语言应用这几个板块的题目。
那时当看到作文要求,突然觉得自己好久没有写应试作文了。恰逢这次话题不是秉承一贯的应试模式,而特别强调“我”与世界的关系。所以随性写出心里的一些感受和认识,聊以打发时间。
文笔有着普通高中生的稚嫩,见识并为冲破极端上升到典型,却是最真实的思想付诸笔端。
谨以此献给信仰的Athena, Shaka,还有Shun。
Athena:智慧
Shaka:沉稳
Shun:善良
Young Tom
200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