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健康管理联盟统计,全球胃病患者已经从1985年的1.5亿人增加到5亿人,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7亿,其中记者、教师、司机、白领、学生等成为胃病高发群体,成为另一“职业病”。
4月9日国际护胃日,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在广州启动“国际护胃日”大型义诊活动,这是上述机构连续第五年开展系列健康义诊活动。
职业胃病高发 学生加入“胃病”大军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进一步加大,胃病慢慢地变得“流行”起来,据资料数据显示,目前胃病在35岁至4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60%;教师、记者、办公室白领职员、司机等群体的患病率更是接近90%;全球胃病患者从1985年的1.5亿上升至5亿人,并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此外,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零食冷饮的过量摄入,造成学生也加入了胃病大军行列。
专家介绍,胃病高发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甚至经常踩中引发胃病的“雷区”,如:三餐不定时,饥饱无常;吃饭过快,过度进食;冬天吃烫,夏天喝凉,贪一时之快;加班熬夜、紧张焦虑;餐前一杯酒、饭后一支烟;胃药胡乱抓,一吃一大把等等,上述行为通常不易被人们重视,却是胃病高发的祸首。
保胃护胃 专家倡导“保护修复胃黏膜”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教授介绍,现代人脾胃病高发,特别是“职业胃病”流行,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胃的重视不够,经常在饮食、用药、精神方面对胃造成不断的伤害。
黄主任进一步解释说:“人们的胃就像一个‘酸缸’,胃酸在消化食物的同时也不断的腐蚀我们的胃黏膜,正常健康的胃是能够很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的。由于饮食不当造成胃部负担过重,或者服用一些对胃黏膜损害的药物,都会破坏我们胃黏膜的修复平衡。”
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年龄增长,脾胃功能退化;生活压力大、饮食没规律、胃病反反复复发作,大多数胃病是由脾和胃的双重病变引起的。因此,黄穗平建议,现代都市人更应该重视脾胃同治,护胃从增强脾胃功能,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与修复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规律与健康,少吃生冷食物,可常用党参、砂仁、黄芪、山药等煲汤,调理脾胃。药物上则根据自身情况正确使用药物,防治乱用、滥用药物,造成胃黏膜损害或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4月9日国际护胃日,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在广州启动“国际护胃日”大型义诊活动,这是上述机构连续第五年开展系列健康义诊活动。
职业胃病高发 学生加入“胃病”大军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进一步加大,胃病慢慢地变得“流行”起来,据资料数据显示,目前胃病在35岁至4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60%;教师、记者、办公室白领职员、司机等群体的患病率更是接近90%;全球胃病患者从1985年的1.5亿上升至5亿人,并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此外,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零食冷饮的过量摄入,造成学生也加入了胃病大军行列。
专家介绍,胃病高发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甚至经常踩中引发胃病的“雷区”,如:三餐不定时,饥饱无常;吃饭过快,过度进食;冬天吃烫,夏天喝凉,贪一时之快;加班熬夜、紧张焦虑;餐前一杯酒、饭后一支烟;胃药胡乱抓,一吃一大把等等,上述行为通常不易被人们重视,却是胃病高发的祸首。
保胃护胃 专家倡导“保护修复胃黏膜”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教授介绍,现代人脾胃病高发,特别是“职业胃病”流行,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胃的重视不够,经常在饮食、用药、精神方面对胃造成不断的伤害。
黄主任进一步解释说:“人们的胃就像一个‘酸缸’,胃酸在消化食物的同时也不断的腐蚀我们的胃黏膜,正常健康的胃是能够很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的。由于饮食不当造成胃部负担过重,或者服用一些对胃黏膜损害的药物,都会破坏我们胃黏膜的修复平衡。”
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年龄增长,脾胃功能退化;生活压力大、饮食没规律、胃病反反复复发作,大多数胃病是由脾和胃的双重病变引起的。因此,黄穗平建议,现代都市人更应该重视脾胃同治,护胃从增强脾胃功能,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与修复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规律与健康,少吃生冷食物,可常用党参、砂仁、黄芪、山药等煲汤,调理脾胃。药物上则根据自身情况正确使用药物,防治乱用、滥用药物,造成胃黏膜损害或得不到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