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谈了基础装备,挑选钓点,估计您对矶钓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下面咱们就来研究一下矶钓经常遇到的几种鱼类。矶钓经常钓到的无非是,黄鱼、黑头、鲈鱼、黑鲷。(不研究真亮、台鲅之类的表层鱼)说的是主流,稀缺品种不研究。黄鱼——底层鱼。一般春天四月份大黄鱼开始近岸产卵,小黄鱼开始蠢蠢欲动。一般春天在6-15米的地方钓起来的黄鱼都半斤以上。这鱼春天就是在底层趴着,吃钩一般就是老吞。到了夏天活性变大,大黄鱼变少,大的一般都是分布在附近的礁石趴窝,不怎么动弹。但是根据季节性,到了7月份会起浮索饵,一般起不了太高,我感觉一米就封顶了。夏季的黄鱼胃里会有小鱼,春秋黄鱼跟夏天比较胃里小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夏天不用刻意钓它,正常钓棚就可以。到了秋天,开始活跃,春天的小鱼基本长到二三两了,开始成群活动,不过也有部分始终趴窝。不过秋天不会起浮太高,一般来说,秋天钓到三两以下黄鱼就是钓棚深了。黑头——亲底层鱼。四月下旬开始,陆续能钓到,这季节黑头索饵不是很猛,不成群,打窝能引来,一般吃饵以后就地趴下不动弹了,春天极懒。到了夏天,大黑头变少,钓流,钓礁边,偶尔能钓到,但很少有超过一斤的。打火机大小的小黑头开始泛滥。夏天晚上钓叉子石,堤坝类的地形,钓棚2-3米,偶尔也会中一斤左右的。到了秋天,小黑头长到三两左右,开始成群疯狂活动,中层,下层到处都有黑头的踪影。黑鲷——亲底层鱼。四月下旬开始,大黑鲷陆续近岸产卵,一般一尾雌鱼身边跟着2-3尾雄鱼。黑鲷产卵一般挑选浅水区、礁沙交界附近、碎石滩等(这个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很多专业人士介绍过)。夏季钓鱼,黑鲷是按照大小分布的,一般来讲一片区域的鱼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要是您在某个钓点钓起来的黑鲷全是眼镜片大小的,那此处基本没有超过二两的黑鲷。这种全是小鱼的情况下,就需要更换钓点了。夏季小黑鲷大多聚集在碎石滩、沙滩附近的浅水区。您可以尝试在这附近找水深一米半以上的礁石区域试试,假如还是小鱼再换个稍微深点的钓点,水深半米为界,总会找到鱼的。根据我钓鱼的经验来看,我发现黑鲷的区域性很强,大鱼,小鱼在夏季几乎不会混杂共存。要是这个钓点巴掌很多,那么超过半斤的基本不用心思,偶尔上巴掌,流水合适,没有杂鱼骚扰,那这里多半会有较大黑鲷出没。秋季,黑鲷开始成群活动,索饵变的凶猛,始终活跃在亲底层(偶尔会到中层)一般巴掌大小的一群,大黑鲷的一群。我个人感觉大黑鲷很少跟小巴掌混群。还有一点就是,小黑鲷始终成群,大黑鲷夏季1-3个为一个小团伙趴窝。夏天要是想钓货好,需要勤换钓点。至于钓鲈鱼,对矶钓来讲是季节性的,钓鲈鱼的钓点跟刻意钓黑鲷的钓点又有些不同(钓鲈鱼需要浪大流大的地方)。一般青岛崂山这边,从每年的7月开始一直到9月中旬,矶钓都经常会钓到鲈鱼,个体一般从三两到两斤左右。在夏天这个空当,完全就可以用钓黑鲷的钓棚去钓鲈鱼。但是到了9月开始,鲈鱼会逐渐淡出咱们矶钓的视线~~~一般夏季鲈鱼就是活跃在浪大的位置。水清比较容易钓到。这个钓鲈鱼对矶钓来讲完全是夏天的一种福利,所以我也没往深了研究,反正夏天出矶,正常钓行了,钓点要是浪水挺大,有流一般就能钓着。
假如您有什么问题请跟帖回复,我会及时的给您一个答复
假如您有什么问题请跟帖回复,我会及时的给您一个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