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件事。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和寝管阿姨聊了起来。“姨,您家孩子多大了?"边涮拖把寝管貌似还没觉得是在和她对话,”嗯?哦,他比你们小一届,上高一“顿时她兴趣来了。”也在这上啊?"说完我就后悔了,要是在这她咋会在这个寝室呀。“嗨,他在职专上的,没考上。你们都是考上的吧,真好。”我就更后悔问她了,让人家心酸,赶紧说”在哪还不都是一样吗,再说学门技术多好啊,“我继续刷着鞋子,姨就在那把拖把涮啊涮”你是哪个寝室的?“”111,就在你对门“”啊那好,以后有啥事倾来找姨了,尽量帮你们."听了这话,鞋子我再也刷不下去了,不知道姨说这话时心里是咋想的,自己的孩子不在自己跟前,却还要帮别人家的小孩,就像是照顾自家的孩子一样。回寝室没过一会,姨就从对门过来了,那天是会考,学校里也没饭,她说”都没吃饭喽姨这还滚有米汤,大冬天不喝些汤水咋行?“几个室友在下象棋,”不用了,我们吃过了。“姨听了还是那句话”哦,知道你们离家都远,以后有啥事倾来找姨,姨尽量帮。“一室友悄悄说”寝管今天咋这反常?“如果不是那天和她说了话,我也觉着反常呢:平时,大家就像是陌生人,长长的走廊里谁也不看谁,每天早上我们都还没起来,就听见她拿着笤帚刺啦刺啦的扫地声,外面易拉罐咕咕噜噜的响声就被我们当做闹钟。听同学们一直议论,寝管怎么回事这不好那不好,也就没当回事,偶尔晚上回来听见些染发男生跟她顶嘴也是会有些生气,最后顶不过的寝管也就啥也不说了,默默地扫着地,反正姨就是这样,每天就是扫啊拖。每每见到这样的情况就十分别扭,想着自己的妈妈不用受这委屈就又有些欣慰,人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是最复杂的。之后每次晚上再回寝室,到门口总会放慢些脚步跟姨打个招呼才会觉得一天过完了,她的打扫工作就又开始了。过了些阵子,听隔壁一同学对我说昨晚他闹肚子,实在没招了就去找了寝管,寝管给他让了些水喝,我告诉他”那个姨是个好人。”在一中这个小社会里,每天能见到的人也不多,可是只有每天见了他们心里才会踏实。还有个拾垃圾的大爷,有次上体育课,我在逗只野猫,大爷瞪着三轮过来了,半开玩笑道“老猫就啥名啊?”迟疑了一下我回到“老猫叫吃鱼猫。”大爷哈哈一笑瞪着车走了,殊不知,就这样算是跟那大爷认识了,没回上体育课,那大爷就像个小伙子,趴在把上瞪着车从环校路上过“你这娃又在看报纸啊”每次我还没答他他就又骑走了。生活在这里,我们吐槽不断,可是也欢乐无限,正是那些后勤的叔叔阿姨,保证了我们的生活每日秩序井然,想起来了西餐厅的一条标语“学习是你们的事,饭菜是我们的事”,今天不是劳动节,可要谢谢你们的付出与包容。还有一年毕业,感觉就像《北京东路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