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鹏吧 关注:284贴子:29,970
  • 2回复贴,共1

【学术研究】谭劲松教授谈管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邢宝学
    本文根据谭劲松教授2008年5月26日晚在南开大学商学院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有些内容可能由于理解不到位,会曲解教授的本意;有些内容可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不符教授本意的内容,请大家批评。
    谭劲松教授,加拿大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纽蒙特企业战略讲座教授,管理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访问教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曾经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等组织的支持,2005-2006年度作为美国富布莱特杰出教授在南开大学开展教学研究。主要教学及研究领域包括战略管理、创业与创新、公司成长理论等。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担任十余种国际主要学术期刊如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的主编,副主编,编委或者评委。曾为世界银行,美国外交政策协会,惠普公司,迪斯尼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印度塔塔(Tata)集团, 日本松下电器,日本日立电器,中国联想集团等提供咨询和高管培训。他对管理学的研究经历了战略管理基本理论研究(1994—1998),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1998—2005)和学术理念研究(2005至今)等阶段。此次讲座主要讲述了学术理念的问题,认为,进行学术研究要具备以下学术理念:
    一、 选择的智慧——倾听自己的声音
    进行学术研究时,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愿意终身为之献身的研究对象。这一点齐老师早就教导我们了。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谭教授列举了以下观点。如,屠格涅夫认为:“我以为在一切天才身上,重要的是我敢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一种东西。是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重要的是生动的、特殊的自己个人所有的音调,这些音调在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喉咙里是发不出来的。”
    当我们倾听了自己的声音,选择了自己愿意终身从事的职业或研究时,我们就会有所建树。如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德尔,一个全世界闻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传奇人物。她高中毕业后,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听从了一个英国教授的安排,到非洲观察黑猩猩。从1960年开始,她就独自在坦桑尼亚的岗柏溪与黑猩猩为伴,住在野外,费尽心思接近黑猩猩,打入它们的社会。三十多年过去后,她终于证明了黑猩猩的行为与人类的相像。她发现它们能使用和制造工具,能够协作捕猎,还能进行部族间的战争,甚至还能笑,最重要的是它们有同情的感觉(她的后继者发现黑猩猩还能学会和使用英语)。
    还有,有人认为,学术研究的终极动力应该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斯坦福大学James March教授还认为,学者必生的追求应该是努力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义务,而不是从结果出发。
    我想,无论是追去真理,还是把研究看作一种义务,其实都需要倾听自己的声音,选择并执着于自己愿意从事的研究领域。这才是真正的学者,这也是每一个普通人在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时应予考虑。
    二、 突破性创新——走“人迹罕见”的道路
    在学术研究领域,要取得突破性创新,就要敢于象古德尔一样,走人迹罕见的道路,还要敢于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小约翰•福布斯•纳什(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样,挑战权威。西蒙和纳什二人最初都不学习经济学,但是却在经济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其原因就在于二者敢于突破理论研究的既有范式。比如,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
    三、 科学的方法
    科学研究应该以事实为依据,科学家应该尽量在研究中排除价值和主观偏好的影响,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科学地选择研究方法,而不能盲从于某种研究方法。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所使用的田野调查研究、扎根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价值和主管偏好的影响,而捕捉到科学的事实。象英国的古德尔女士,中国的任仁敏、严康慧女士,日本的Kano教授,她们在动物行为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常年扎根田野,忍受孤独和寂寞,从而捕捉到了人们很少能够发现的科学事实,并在其研究领域取得建树,就是典型的例子。就管理学而言,它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要接受多个学科理论的指导和借鉴,所以,管理学研究应该从不同学科和学术背景中吸取新鲜血液,从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不断创新。



1楼2008-04-30 10:00回复
    5月26日因赶一个任务而错过了谭教授的精彩演讲,看完宝学的文章后,更是后悔不迭,但是从宝学师弟的文字中,我已经能看出讲座中的思想精华,因此,非常感谢师弟的用心,这么好的东西我迫不及待地借来充实我的贴吧!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谭教授的声音,因为其中太多的观点我有着强烈的共鸣!


    3楼2008-04-30 10:03
    回复
      原文出处:精神管理网http://www.spman.net/asp/article/read.asp?id=1859


      4楼2008-04-30 1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