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29,296贴子:41,958,572

【15届考研生】清华电子 信息与通信工程 初试385分 经验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胡汉三又肥来了!这次是说好的初试经验贴。
关于我自己简单介绍一下:初试385分政治65分英语77分数学138分信号与系统105分,复试综合排名本专业第二,已经录取。
本贴计划讲一下这些内容:如何评判自己的学习基础,总体流程和时间点,数学复习、信号与系统复习、政治和英语复习,百日冲刺的节奏把握,复习中间的花絮和一些零零碎碎的感受。
声明一点:不谈如何择校。因为第一,楼主决定考研的时候因为自身独特的经历没有考虑过第二选择,只打算考清华电子;第二,清华电子信通专业课是自主命题,复习要求比较独特,复习中途转而备考其他高校比较困难(这是我认为的观点,当然你如果比我更了解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不这么认为)。
之前的复试经验谈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3638375078?pn=1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3-26 22:26回复
    前排占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3-26 22:49
    回复
      2025-07-25 09:18: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 总体流程和时间点
      继续讲我纠结又奇葩的考研经历。这样可以给大家展现一下我考研复习的一个全貌。
      我14年初离职,整个春节都没过好,一直在纠结到底是继续工作还是考研,春节刚过完的时候有个关系好的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份打杂的实习生的活儿,叫我边实习边考虑到底如何决定。
      最纠结的时刻到来了:我在这个实习岗位上干得意外地顺手,而且到后期已经在做正式员工的活儿,团队的老板很喜欢我,叫我留下转正式,给的薪水和之前的工作差不多。
      当然最后也没留。不是不喜欢这个团队,相反,很喜欢而且是念念不忘,可以说我整个人在这里都活泛过来了,这段经历给了我无穷的自信和极大的动力,但是我不愿意以一个本科生的身份留下来,我看到他们有更高的职位,更有挑战的工作,但是这些职位只要有项目经历的研究生。
      这么一搞就到三月底了,因为是一个工作党,很难找到学校学习的氛围,所以狠狠心干脆报了全日制的考研学校,4月7号,考研学校开学,我正式开始复习。所以我复习开始的也不算早,相对于我荒芜得跟洪水冲刷过的学习基础而言。(关于要不要上考研学校,我最后再说,而且我不会在帖子里推荐任何一家考研机构,原因后面详谈。)
      按月划分的复习流程:
      四月到七月:复习数学的基础概念,数学全书(双李版)做了两遍;复习信号的基础概念,做了书上所有的习题。英语背单词,做阅读(强度很低)。
      七月到八月:第一次做真题,对着真题把数学全书分重点做了三遍(大概);做信号的“考研秘笈”、真题,按专题总结书上的习题(相当于又做N遍)。英语背单词,做阅读(强度略有提高)。
      九月到十月:政治做肖秀荣1000题,背小本背诵版的知识点(这里要声明一下我政治复习策略有问题,后面会讲教训)。英语写了几篇作文,做真题,重点评估阅读的正确率(我对英语非常放羊,不过也有一定的心得,后面会讲,但是请不要按我的流程走,英语我放的时间最少)。数学做模拟题,信号用已知的所有题目抽考。
      十一月到十二月:政治反复抽查1000题的错题,做四套卷,背小本背诵版的知识点。英语做真题及模拟题检测阅读的正确率。数学做真题,信号用已知的所有题目抽考。
      但是这个流程,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我在后面会分开讲经验教训。在此仅作为学习能力比较强底子比较好的同学的一个参考。


      IP属地:湖北4楼2015-03-26 23:06
      回复
        蹲坑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03-26 23:09
        回复
          三之一 数学复习
          先讲一个观点,数学一是一个体力活儿,不是一个需要很特殊的高智力的课程(我是在具有一定学习基础的人群范畴内讲这一点,学习数学存在障碍的同学对不起,这里确实没法解决你的问题)。数学一的每种题目的解决方法已经在数学全书里归纳的非常详尽了(甚至过头了),我们在考试时要做的工作,说难听一点,就是一本词典,看到题目,找到它所属的类型,然后按照已知的解法进行解决。
          你考不好,一般是两个原因:
          1. 看到问题,直接对类型归纳错误,没有映射到正确的分类,也就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我之前考20多分就是这个原因。)
          2. 复习要记的东西太多,把某一类问题的解法忘了。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5-03-26 23:12
          回复
            能给我点信号与系统的资料吗。


            7楼2015-03-26 23:19
            回复
              请问学长,现在我比较纠结的就是数学咋看,一个方案是书本通通仔细过两年加最课后题,再看全书,第二个就是,粗略看看找点典型例题坐坐,然后,看完直接上全书,!!第二种会不会拉掉书里的知识点呀???求解答!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26 23:24
              回复
                学长,我英语底子差,有救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3-26 23:32
                回复
                  2025-07-25 09:12: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前排听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3-26 23:43
                  回复
                    我在复习数学的时候,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做同济那套教材上的习题,因为难度实在太低了,那个我做多少道多少道满分。我是拿着数学全书的章节结构然后从教材里找源头,补充到数学全书那个很精简的框架里的(多元积分除外,15届的全书硬把多元积分和高斯定理分两张,一片混乱啊)。所以数学全书我做了很多很多遍,但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所有题目做完的,有很多题目是反复复习了知识点很多遍之后才能自己做出来的。
                    然后讲一下真题的使用问题。
                    我觉得真题是非常有用的一个东西,用来打脸。考研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打脸的过程。
                    可以说,在七月、九月、十一月这几个大的关节点,你总会感到一定程度的浮躁,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看不下去书了,这时候就需要真题之神来打你的脸,把你打醒。摸一套自己已经记不住具体答案的真题来做,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也是洞那也是洞,这里漏了那里也漏。
                    其实模拟题也有同样功效,不过我做了一些的模拟题,没找到感觉特别满意的,在这里不做推荐。还是真题好。
                    不过在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回去把你整理出来的数学全书知识点看一遍,即使你已经覆盖了全部真题的知识点,历史告诉我们,考点这个东西,就是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
                    我数学考了138分,其实也被真题打了脸,因为我考场上,高数那道10分的梯度的题目直接就没做出来,怒送一血。当时紧张得冷汗出一身。
                    以数学一的强度,中小学那种“这题目我一看想不起来怎么做,抖个机灵思考了一段时间做出来了”的江湖传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请不要做梦。要么懂,要么死,就这么简单。
                    视频课我没看过,不在这里多说了。其实数学复习的经典书目就那么几本,你选任何一本都是一样的。不要痴迷于在贴吧纠结各路神仙的忽悠。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5-03-26 23:44
                    回复
                      前排出售板凳瓜子,大家一起来观摩大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3-26 23:46
                      回复
                        三之二 信号复习
                        828信号与系统真的是让人考到肝肠寸断的一门课。我在开始考研复习之前干过这么一件事,找到14年电子系主页公示的录取名单,按照一般人考研高分的政治英语水平(政英合计140+左右)算了算过复试线的考生大概的分数构成,最后结论是,数学能考多高考多高(尽力考到140+),信号,初试分数的状元可能也就考到120分左右。
                        今年自己考了一下,的确是黯然销魂,初试信通专业信号的最高分公示了,大概是123分。
                        在此告诫各位算分党(没事睡觉前都会摸摸肚皮算自己每门要考多少分的那种人):
                        考信通,你信号就按顶破天120分,普通人100分左右算吧。
                        有人讲不知道信通专业的复习大纲和教材是什么,学校也确实不给,不过我记得几年前还是给的。在这里我比较明确地说一句,个人建议:
                        郑君里老师的信号与系统第三版上下两册,配合谷源涛老师的学习指导(不买学习指导的都是大傻瓜!)。(一直有人跟我要资料,就这是这三本书,网上开架卖的太多了,不至于这也要我邮寄吧,我还要留着自己看的。)
                        但是确实还有真题和“考研秘笈”的问题,这个东西,网上有免费的,某些论坛有无偿的(我不记得出处了),淘宝一搜一大堆(不给网址,请自己去搜,因为我买的脱印状况很严重,我何苦替人打广告挨你骂),我记得我买过三百多块,值不值,也值也不值。因为这玩意儿确实开拓思路,但误导性很强。具体利害后面具体分析。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5-03-26 23:57
                        回复
                          828信号与系统,请不要问我考研大纲是什么,因为——
                          书上有的,都是要考的。
                          这本书反过来复过去看多少遍都不为过。每一句话,每一个例题,不仅要记住,要吃透,还要有很深的理解。不要作死妄想“XXX太难了老师不会考吧”,我看到市面上有的两种版本的真题14届都没有FFT的题目,但是我是去考过的,我记得明明就有一道要求画N=16桑德图基方法的FFT蝶形图的题目,除非当时我被外星人劫持还洗脑了。所以请打消一切幻想,认真把每一个章节吃透。
                          什么叫吃透?吃透就是说,每一个例题,你不光掌握了它与信号相关的知识,还要完全掌握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并且,能够把这种推导过程,应用到其他具有类似特征、可以用相同数学方法解决的题目中去。这一类题目,还往往就是“要么懂,要么死”。
                          比如前几年一直在考一直在考的等效带宽等效时宽之积的问题,运用了相关这一章的最大信噪比公式的推导方法。
                          比如15届正有一道题目,这道题目就是“要么懂,要么死”的典型,利用信号傅里叶变换原点处的值计算信号的一些积分式的数学结果,实际上这些数学方法是来自于相关这一章的最大信噪比公式、测不准定理的简易证明的数学证明方法。
                          看似没有考相关的题目,实际上把相关这一章最难的东西都考完了。而且据我观察,这种考察方法在这几年的828信号考研题目里是一直稳定出现的。(但我不能保证它一定会年年出现。)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5-03-27 00:09
                          回复
                            谷源涛老师的学习指导里提供了大量的如何处理信号题目的数学方法,一道题甚至非常厚道地提供五到七种解决方案,所以不看这本书的人你就傻死了。
                            然后讲一下真题和“考研秘笈”的问题。首先,我没有电子版,不要找我要,我的复习材料都是纸质的,让我再手打出来太不人道了,如果有机缘遇到电子版,我会来发。
                            其次,这两样东西误导性还是很强的。
                            信号的考题,据考研的前辈讲,实际上是由很多位老师一人出一题拼起来的,没有固定的模式遵循,老师们往往是从自己手头在做的项目里抽取一部分内容进行简化处理后直接出成题目,复现率非常的低。只有一些对于数学方法的考察,还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我在上一楼讲的)。
                            想从真题里总结什么固定套路,越信的深你被坑得越惨。强化基础知识才是正道。
                            不要笃信什么知识点一定会出什么比例,往届往往出很多离散题目,今年就反而出非常多连续题目。
                            电子系考研秘笈这个东西就更坑了,相传大约是五年前,10年左右,电子系的老师给同学列的一个复习题集锦,主要还是用了以往的真题,加上个别一些奇难怪题做成的。上面附有一些简单的答案,但是,经过我自己复习时候的校正,发现错误很多。而且最大的问题还在于:
                            当时编这个题集的老师,很有可能已经基本退出828的命题了,现在的考试风格基本上和这个题集不沾边。
                            如果你拿到这个题集,可以做一做,但是不要太痴迷。它可以考验你面对一些非常新奇的题目的思路开拓性,但是不要指望它为你提供什么题目的复现率了。
                            信号是需要一点悟性和很多很多刻苦的科目。我觉得我在站到考场上之前,始终都没有把握说自己一定能考多少分。


                            IP属地:湖北17楼2015-03-27 0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