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吧 关注:61贴子:2,602
  • 0回复贴,共1

丁文《大唐宫廷茶文化圈和贵族茶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丁文《大唐宫廷茶文化圈和贵族茶道》
大唐宫廷茶文化圈茶人主体是上流社会的帝王将相、皇帝国戚、文武百官、后宫粉黛;还包括富商大贾,那些无权却腰缠万贯的人。除去官吏中的本色文化人,这个圈内的茶人亦数以千计。其主要角色有代宗、德宗、文宗、僖宗等位皇帝,还包括宰相李德裕及未载入史策的后宫粉黛。较之数千万大唐百姓这是少数,但影响大,多集中在京城,茶事中心又在京城皇宫内,为万众瞩目的所在。看起来人数不太多,但代表了“官本位”,官本位的实质是等级观念,等级高低取决于权位,以皇权为至尊,以官吏为轴心,距至尊近则尊、远则卑。这个统治阶层崇拜权力、身份、金钱、名誉。所以当这批人介入茶事后便很霸气、很豪气。“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天下名茶由他们首肯,天下名泉由他们定夺。
为了清明茶宴,不惜驱动数万茶农昼夜采焙,不惜千里铺递,累死多少宝马良驹。所用茶具不问是否宜茶,但要名贵,非金即银,或皇宫专用秘瓷,这一切都为了与身份相称。他们辉煌的茶事全靠平民百姓供养,贡茶、贡水、贡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宫茶具质地系金银、琉璃、秘瓷,虽不够24事,但粗具系列,规格之高、等级之高、造价之昂都叹为观止。这是唐宫文化的实物证据说明陆羽“精行俭德”的茶德教诲难入宫门,因为这会有损皇家气派。他们要烹的是苏的“富贵汤”,追求的是炫耀权势富贵。这套“五歌茶具”供于释迦牟尼尊前对佛祖是大不敬,一生俭仆的佛祖岂敢享用?佛祖说过“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千万佛子用土碗盛茶佛陀也不大好意思独用金银茶具。说穿了,帝王心中无佛,只有至尊至贵的自己;帝王心中亦无茶,只为显示至尊至贵的自己。但他们对唐代茶文化的发展立有功劳,这是一批刁钻豪恶的茶叶消费者和茶叶生产的组织者,他们的好恶左右名茶的生产,不断刺激茶农提高茶叶品质的积极性,带动了饮茶时尚的形成,确立了茶的国饮地位。他们自己的创造是茶政、茶税和贡茶制度。因其独具文化特色,逐渐成为一个茶道流派,应当称之为“贵族茶道流派”,简称为“贵族茶道”;


1楼2015-03-26 17: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