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 春秋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论语》是最早涉及教育的文献
“有教无类”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法
首先施行因材施教
学习过程:学——思——行
教育价值取向为:社会本位论
2. 孟子 战国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最早提出“教育”一词 《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为:个人本位论
身心发展动因学说:内发论
3. 苏格拉底 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问答法而著名。问答法,第一步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
助产术(产婆术)—启发性思想
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
4. 柏拉图 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代表著作:《理想国》
首次提出“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代表著作《政治学》
《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首次提出自然教育思想。
6.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
《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萌芽标志
“泛智教育”
直观性教学原则
系统论述学年制、班级授课制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7. 洛克 英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
白板说:外铄论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8. 卢梭 法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9. 赫尔巴特 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
《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心理学、伦理学
旧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10.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儿童中心主义 做中学
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无目的论
《论语》是最早涉及教育的文献
“有教无类”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法
首先施行因材施教
学习过程:学——思——行
教育价值取向为:社会本位论
2. 孟子 战国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最早提出“教育”一词 《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为:个人本位论
身心发展动因学说:内发论
3. 苏格拉底 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问答法而著名。问答法,第一步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
助产术(产婆术)—启发性思想
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
4. 柏拉图 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
代表著作:《理想国》
首次提出“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代表著作《政治学》
《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首次提出自然教育思想。
6.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
《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萌芽标志
“泛智教育”
直观性教学原则
系统论述学年制、班级授课制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7. 洛克 英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
白板说:外铄论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8. 卢梭 法国教育家
代表著作《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9. 赫尔巴特 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
《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心理学、伦理学
旧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10.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儿童中心主义 做中学
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无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