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红吧 关注:41,580贴子:333,540

嘛~闲来无事,发个半科普贴,也算是排除一些误区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3ds吧,原楼主id:PS装甲as独角兽


IP属地:浙江1楼2015-03-24 17:48回复
    2楼自占,发完之前请勿占楼,占楼会删


    IP属地:浙江2楼2015-03-24 17:49
    收起回复
      1.任天堂的“超大量现金”的现实情况。
      看了很多吧内的战贴,任天堂爱好者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任天堂有几千亿的存款,就算是让他亏个几十年都没问题,索尼可以吗?”
      嘛~怎么说呢?
      任天堂的存款最多的时候比很多人认为的还要多(最高的时候差不多一万亿日元),而“亏个几十年都没问题”这个的出处,则是在英国《nintendo gamer》杂志,以当时他们所知道的8128亿日元,然后以每年200亿日元的亏损,算出的时间,差不多可以亏四十年前后所得出的数据~
      这如果是真的话,那任天堂确实不负于他在09年所获得的“超优良企业”的称号了。
      但是——现实很多时候不是根据计划和计算来的说
      2009年的时候,任天堂的财报现金流是9000多亿日元。
      2013年7月财报的时候.......
      变成了4923.34亿日元!?
      如果按年份来算的话........
      基本上就是4年干掉了将近5000亿日元的状况,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算算以这个效率还能耗多久


      IP属地:浙江5楼2015-03-24 17:50
      回复
        而且有一点是游戏爱好者忽略的,就是由于游戏开发的成本和淘汰程度的越发凶残,一个游戏踩着几十个试验作品的尸体才能发售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任天堂这点最为严重。宫本茂在任天堂里的一个作用就是枪毙不合格作品的行刑人),在加上游戏的销量不确定,还有营销成本.......所以为什么说开发游戏有时会干掉一个厂商就是那么回事了


        IP属地:浙江6楼2015-03-24 17:51
        回复
          索尼跟任天堂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3-24 17:54
          收起回复
            好吧,当然任天堂自己也急了,当然聪哥也是(废话,关乎自己的位子呢。)
            然后就有了他对股东的军令状——
            “本财年将盈利1000亿日元,否则我就引咎辞职!”
            嗯......是很豪言壮语.......气势也很足......
            但2013年末商战......Will U充分发挥了猪队友的特性.....所以.......
            而且那段时间连看家的3DS,因为在欧美的疲软(软件问题),结果1800万的销量预期也降低到了1350万台........
            然后......股东爆发了


            IP属地:浙江10楼2015-03-24 17:54
            回复


              IP属地:浙江14楼2015-03-24 17:57
              回复
                而这个麻烦........
                没错,还是那个不死不休的对手——手游。
                有个情况大家需要了解下,那就是,山内的“1胜14负”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所说的是他所在的那个年代下,电视游戏(在手游崛起前,也包含了掌机游戏在内)的发展方向,但现在,这个说法却更多的成为了手游和社交游戏的真实写照,这点在大家看来,是不是有些讽刺呢?
                不过说实在的,这种情况也很无奈
                因为一款创意型手游的研发成本,实际换算下来,基本上就类似于红白机时代开发一款FC游戏的开发成本而已。但潜在营收.......不夸张的说,10亿美元的级别才是它的菜(这个数据看起来很恐怖,但如果代入手游的游戏人群基数你会发现,这种数据基本上快烂大街了,知道市场状况的人甚至很难对这情况兴奋多久。)
                而与此相反的是,电视游戏的高投入和高风险已经让这个行业变成锤子砸炸弹一样高风险的行当了(《COD》,《GTA》的制作成本已经达到2亿美元级别,稍微差点的也少不了多少,基本成本就放在那里,不管是谁都很无力
                不夸张的说,一个大作失败,开发它的开发商就可以挺尸了;两三个的话,发行商也得完蛋,所以大家老是说神马单线COD,沙盒GTA啥的不创新.......我要是老板我也不敢推翻重来啊!稍微走错了连棺材板都木有了好吧
                同样的,任天堂也在头疼这个问题。
                任天堂控制开发成本的努力也算是几十年如一日了,山内也喷过了“如今的游戏开发者都创意枯竭了,只能在画面上做手脚”(当然这个“如今”的语境虽然说是20多年前,但放到现在也适用
                哪怕到了Will时代任天堂的也是渣画面(非黑,实话),因为在他们看来,画面成本不能在成本预算里横砍一条街,所谓的“创意成本”也是要考虑进去的。
                那所谓的“创意成本”是啥?脑力成本


                IP属地:浙江15楼2015-03-24 17:57
                回复
                  所以在无知名度,无合作伙伴,无成熟大规模渠道和消费群体的前提下,任天堂在国内的状况,我真心不看好
                  那么接下来,我就更新下索尼篇的吧,省得大家老是说我任黑
                  索尼的情况,实际上比任天堂的要复杂多了,而且索尼落得现在的下场,实际上和我们国内也有很大的关系,原因也会在下面说明


                  IP属地:浙江23楼2015-03-24 18:00
                  回复
                    首先关于索尼这家厂商,我觉得大家都多少知道他们的基本状况,所以那些科普废话那就不多说了。
                    但为什么现在索尼各种卖楼,卖PC业务,一副再差点就要卖身的感觉
                    一半是因为他自己本身作死弄出来的结果,另外一方面,则是我们内地的功劳
                    1.面对中国电器的竞争,索尼伤不起之1.
                    很多索尼爱好者,老是什么“索尼大法好!”“索尼万岁!”之类的话,看那架势,就差举着索尼的大旗去炸碉堡了,看起来是不是很屌?但就我个人接触索尼的产品来看,索尼的产品虽然工业设计非常完美,但还远没有达到足以让人无怨无悔去买的地步(哪怕我现在的索尼游戏设备已经占了我总数的75%,我也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
                    尤其是我曾经作为很多人购买电子产品时的参谋(本人中招次数太多,所以买电子产品类的时候无视一切品牌,只以对应使用用途性价比为优先,结果弄得很多人找我做参考),对于索尼的产品最有体会。
                    如果对索尼有长期使用观感的人,应该知道“SONY TIME”是什么吧?
                    对,索尼的产品,在前些年的时候,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就是:你买索尼的产品的时候,神马问题都没有,但一旦过了保修期(有些时候会精确到保修期到期之后的第二天,索尼你要不要这么屌!?),立刻就有或大或小的问题存在,当你准备送到索尼的维修点去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刚好过了保修期,只能自己花钱维修了............
                    虽然这用不了多少钱(国内状况除外,过去索尼专卖店宰人和现在的苹果相比真心没太大区别,各种大刀向我们的头上砍来),但终归很恶心(而且这种状况持续了几年),结果索尼过去相当时间积累的“质量优良”的牌子,就这么被砸了。
                    (尤其是2005年后各种索尼的问题真是铺天盖地,连休息的时候都没有)。
                    而且更作死的是,不管是国内国外,对于问题,索尼都是:发现问题——发表声明——“诚恳道歉”——召回处理——绝不赔偿。
                    本来召回东西还能够让用户有点好感,但不给于赔偿是闹哪样!?
                    没损失的就算了,但像是什么电池着火之类的已经造成损失的也不赔!?
                    是不是太屌了点!?品牌信誉度这玩意在你们这里成废纸了!?
                    如果换做20年前,大家也只能忍着,反正这些神马相机,手机,电视神马的东西只有他生产(或者是最大供货商),不买不行啊
                    但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世界工厂的buff加在身上以后........
                    中国:反正这些东西我也能生产!还只要半价!只是事先说明,用不了他们那么久哦!
                    用户:那我不受这个鸟气了!反正原本只能买一个的,现在能买两个!说不定还能用更长时间!
                    于是.......索尼就这么被我们踩了第一脚
                    然后....原本索尼想用PS2来砸开国内市场,但国内的网游.........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网游和PS2有毛线关系?
                    但如果你结合中国网游和网游市场的发展时间,和某个禁令的联系,仔细思考,你就不会那么说了


                    IP属地:浙江24楼2015-03-24 18:00
                    回复
                      这样的话,那有的人会说了:这么做好处多多,但为什么还会说有问题呢
                      真正的问题是在于,如果要实现这两点,那么PSV就会被推到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
                      原因很简单,大家可以设想一下——
                      PSV由于第二屏和云游戏的使用方式,而一起获得了很大的销售数量,这点在索尼看来,是个很好的结果。
                      但是作为掌机,PSV的高内核性能,和作为掌机而保留的独立游戏能力,真的还有必要吗?更何况为了保证这两个能力的存在,占用了很高的成本。
                      那么,既然只是作为操作端,PSV的独立游戏能力就取消掉吧
                      同样的,作为第二屏,那么也不需要那么高的性能,高内核性能也缩水吧
                      (不必觉得不可能,在索尼现有的业务压力下,这不是一个不可能的选项,而且很有吸引力)
                      那么PSV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如果出现这样的阉割的话,那么既可以将PSV阉割为一个“远程网络操控手柄”:也可以直接放弃PSV,而另外设计一个成本低廉,而且具有同样功能的产品甚至是外设。
                      但这么做的话,对于索尼的掌机业务方面将会是毁灭性打击,并且很有可能打击到支持索尼掌机业务的游戏厂商,对于整个市场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只能看索尼自身的认识和决策,这才是最要命的,毕竟资本主义集团利益为先,节操神马的和狗屎无异
                      因此,这也是索尼总体来说可能会发生的一个隐患,而且无法确定,其是否具有能够被顺利解决的可能性


                      IP属地:浙江29楼2015-03-24 18:02
                      回复
                        好了............任天堂和索尼自身的状况介绍方面,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就总体来说,任天堂在游戏制作方面非常优秀,这点也是公认的,但作为一个企业,它自身的问题太多,在除了游戏本身以外的方面保守过度,对于市场方面也没有足够正确的判断,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决心不足,反应不够迅速,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状况;
                        而索尼在市场的开拓方面和商业经营倒是很不错,但对于市场危机和自身问题的解决方面也有很大不足,并且游戏制作方面,可以把握潮流却很难抓住本质,这点也是他本身的问题所在。
                        至于在介绍方面,本人确实带有情感倾向,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但有一点我说明一下——
                        倾向和立场是两回事。
                        我赞赏任天堂对游戏的追求,但并不代表我不能痛骂他在市场经营方面的渣渣。
                        我同意索尼在市场上的成就,但并不说明我不去指责他在游戏制作的用心不足。
                        所谓的索狗任豚之类的相互黑,只不过是意气用事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
                        仅此而已。


                        IP属地:浙江30楼2015-03-24 18:02
                        回复
                          围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5-03-24 19:0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5-03-24 19:0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5-03-24 1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