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入坛发酵
(一)配 糟(1)配糟比
配糟的作用是调节入池醅的温度、酸度、淀粉含量和酒精浓度,以利于糖化发酵正常进行,保证酒质并提高出酒率。配糟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异,其基本原则是:夏季淀粉易生酸、产热,配糟量宜多些,一般为4-5;冬季配糟量可少些,一般为3.5-4.
(2)配糟管理 配糟质量的好坏及温度高低对入池温度有重大影响,要注意配糟的管理。冬季和热季配糟均要堆着放,这样冬季有利于保持配糟的温度,夏季有利于保持配糟的水分。在夏季应选早上5点中左右当天室温最低的时间进行作业,因配糟水分足,散热快,故在短时间内就可将配糟冷到比室温高1-2℃。
(3)配糟 在培菌糖化醅出箱前约15min,将蒸馏所得的、已冷却至26℃左右的配糟置于洁净的晒堂上,与培菌糖化醅混合入池发酵。可将箱周边的培菌糖化醅撒在晒堂中央的配糟表面,箱心的培菌糖化醅撒在晒堂周边的配糟上。通常在冬季,培菌糖化醅的品温比配糟高2-4℃,夏季高1-2℃为宜。再将培菌糖化醅用木锨犁成行,以利于散热降温。待培菌糖化醅品温降至26℃左右时,与配糟拌匀,收拢成堆,准备入池。操作要迅速,并注意不要用脚踩物料。
(二)入坛发酵
(1)入坛温度
由于温度对糖化发酵快慢影响很大,故要准确掌握好入坛温度并注意控制发酵速度,以达到“定时定温”的要求。
一般入池温度为23-26℃,冬季取值高,夏季入池温度应尽量与室温持平。过老的甜糟,发酵会提前结束;
出箱过嫩,则发酵速度缓慢。若培菌糖化醅较老,则入池物料品温比使用正常培菌糖化醅时高1-2℃。
(2)入坛物料成分指标 每个酒坊都有所不同,视原料、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
我家一般指标为:水分62%-64%,淀粉含量11%-15%,酸度0.8-1.0,糖分1.5%-3.5%。
(3)发酵温度
发酵时升温情况,需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加以控制。一般入池发酵24h后(为前期发酵),升温缓慢,为2-4℃;发酵48h后(为主发酵期),升温猛,为5-6℃;发酵72h后(为后发酵期),升温慢,为1-2℃;发酵96h后温度稳定,不升不降;发酵120h后,温度下降1-2℃;发酵144h后,降温3℃。这样的发酵温度变化规律,可视为正常,出酒率高。发酵期间的最高品温以38-39℃为最好,发酵温度过高,可通过缩短培菌糖化时间、加大配糟比、降低配糟温度等进行调节;反之,则可采取适当延长培菌糖化时间、减少配糟比、提高配糟温度等措施。
(4)发酵时间也是每个酒坊都不同。
我家在正常情况下,高粱、小麦冬季发酵30天,夏天发酵25天;玉米冬季发酵30天,夏天发酵28天。
若由于条件控制不当,发现升温过猛或升温缓慢,则应适当调整发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