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7752吧 关注:8,153贴子:453,273

回复:驱虫vs疫苗:驱虫比打疫苗更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钩蚴
镜检看到大量的钩虫钩蚴和钩虫虫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5-03-23 22:03
回复
    十、讨论
    10.1 该犬为什么会出现抽搐?
    大量的虫体寄生在宿主的体内,他们一边汲取营养一边分泌一些神经毒素,比如释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乙酰胆碱在受体内的传递,从而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方便虫体附着。释放的一些别的神经毒素干扰宿主本身的神经系统传递,从而导致癫痫样症状发作,临床中要和大脑和神经系统疾病加以鉴别。
    10.2 该犬为什么吃的多但是却越来越瘦?
    钩虫寄生在动物的小肠中,准确的说是主要在十二指肠中,小肠是吸收营养的地方,虫体在寄生的过程中破坏了肠道正常的生理结构,造成小肠粘膜萎缩,肠道表面积缩小,肠道摄取营养的能力下降,所以吃得多但是还是消瘦,所以在便检中发现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10.3 小狗的虫从哪里来?
    小狗一只吃妈妈的奶水长大未曾接触过的别的食物,长大后吃的也是狗粮,那么虫从哪里来的?其实寄生虫除了水平传播以外他们还可以垂直传播,虫卵可以通过奶水传播,所以成年动物驱虫很重要。
    10.4 我家狗从来不出门,吃的都是狗粮,怎么也需要驱虫?
    世间的生物经过千年万年的进化想尽各种办法延续自己的下一代,保存种族。成虫排出的卵在自然环境中能存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寄生虫不但可以直接传播还可以间接传播。在这里人就充当了中间宿主,人的外出活动会将虫卵携带回家,造成寄生虫的成功传播。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5-03-23 22:03
    回复
      2025-05-20 09:31:24
      广告
      十一、钩虫对人的危害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虫的吸血活动,致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者作轻微活动都会引起心慌气促。部分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以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肌肉松弛,反应迟钝,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婴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此外,婴儿钩虫病还有以下特征:贫血严重,80%病例的红细胞计数在200万/mm3以下,血红蛋白低于5g%,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直接计数值均有明显增高;患儿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支气管肺炎、肠出血等);病死率较高,在国外有报道钩虫引起的严重贫血及急性肠出血是造成1~5岁婴幼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岁以内的婴儿死亡率为4%,1~5岁幼儿死亡率可达7%,应引起高度重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5-03-23 22:04
      回复
        非常详尽,感谢分享!


        IP属地:山西38楼2015-03-23 22:18
        收起回复
          另外还是想再通过一个访谈告诉大家,请科学对待,不要盲目跟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5-03-23 22:18
          回复
            了解事实,避免误区--宠物医师田野谈弓形虫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5-03-23 22:18
            回复
              你了解弓形虫吗?
              1、怀孕是不是不能养宠物?因为宠物可能有弓形虫啊!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造成很多家庭矛盾的导火索!那怀孕到底能不能养宠物呢?专业兽医给您的答案是:如果您科学的喂养您的宠物,对弓形虫有科学的认识,答案当然是Yes!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5-03-23 22:18
              回复
                下面再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宠物。实际上,只有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其他动物包括狗狗,老鼠等都是中间宿主。什么意思呢?就是只有感染弓形虫的猫才会产生感染性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后,这些带有卵囊的粪便污染了人类的饮食,或者误食猫咪的排泄物(这样说不太合适哈),才可能感染弓形虫。只要您不给猫咪饲喂生食,不让猫咪接触污染排泄物,不接触来源不明的猫,不抓老鼠不抓鸟……也就是杜绝一切可能让他们感染弓形虫的途径,猫咪也就不会给您带来很大的困扰了。
                而感染了弓形虫的狗狗或者老鼠呢,是不会通过排泄物、分泌物或者直接接触将弓形虫感染给人的,除非烹饪他们的肉来食用,而且要生吃!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5-03-23 22:19
                回复
                  2025-05-20 09:25:24
                  广告
                  3、怎样避免家长感染弓形虫?
                  不吃未煮熟的肉类,蛋制品。
                  不食用未经高温杀菌的奶制品。
                  不喝没有煮沸的水。
                  生熟食物的案板分开使用,处理过生食的器具和案板用清洁剂或沸水清洗。
                  勤洗手。
                  环境灭鼠灭蝇,控制环境卫生。
                  不饲喂猫咪生食,防止猫咪捕食老鼠、鸟类等。
                  怀孕的准妈妈不要清理猫砂盆,这个工作就留给老公做吧。
                  每天清理猫砂(排泄物中的虫卵要经过1-5天才具有传染性,有的甚至需要21天,尽快清理可降低感染的可能性)。经常清洗猫砂盆,可用沸水清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03-23 22:20
                  回复
                    4、怎么样才知道我的宠物有没有感染弓形虫?
                    是否感染弓形虫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临床检查结果来判断。不过很多动物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隐形感染,动物不一定表现出临床症状。宠物医院可以帮助您进行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的检查。通过抽血获得血清,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IgG和IgM抗体,来判断动物感染弓形虫的状况(具体检测和判读方法可咨询医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5-03-23 22:20
                    回复
                      5、如果宠物感染弓形虫了应该怎么治疗?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果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动物正在感染弓形虫,家长也不必担忧,通过口服抗生素就可以治疗(治疗方案因动物而异,如发现动物感染弓形虫,请咨询您的宠物医生)。
                      如果动物感染了弓形虫,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就是积极配合宠物医生对动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及时和宠物医生沟通。其次,如果是猫咪感染弓形虫,参考上文“怎样避免家长感染弓形虫?”。如果是除猫咪以外的动物感染,因为他们不会排出感染性卵囊,也就不会将弓形虫传播给人,所以只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就可以了,不必惧怕他们的排泄物或者与他们直接接触。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5-03-23 22:20
                      回复
                        暂时完毕~ 如果有相关内容的更新会继续和大家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5-03-23 22:23
                        回复
                          很有用!!已经收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03-23 22:32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了!非常有帮助!但个人认为体外驱虫应该是不能驱走螨虫的吧?这点请米哥上线后帮忙解答下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51楼2015-03-24 04:59
                            收起回复
                              2025-05-20 09:19:24
                              广告
                              果断收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15-03-25 06: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