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师吧 关注:225贴子:12,184

【灼灼其华】声律启蒙『注释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如今我们使用的,是清代光绪癸未年间约公元1883年成都魏朝俊“墨耕堂”私藏的版本,其封面题名为《声律启蒙》,内页所载名为《声律启蒙撮要》,作者题名为“衡山聂铣敏蓉峰重订、邵陵车万育双亭著、湘潭夏大观枫江笺”。此书既名为“撮要”,自然只会节录撮取《声律启蒙》中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卷,只有平声30个韵部(即绝大部分格律诗所用的韵部),很明显,这是撮取了祝明撰写的前两卷,并以它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删改和修订而成的。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3-18 09:48回复
    自骈偶之体兴,而著述家多捃摭故实,俪白妃黄,以为能事,若《编珠》
    、《岁华》、《丽记》之类,洵为征引宏博,穷计《四库》矣!邵陵车万育先生,尝取对偶,自一二字以至十余字,叶以上下平三十韵,所用故实,多取习见,且细为评注,分为二卷,名曰《声律启蒙撮要》(哈哈注:据民国四年八月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声律启蒙》分为三卷。该本由邵陵车万育、湘潭夏大观删补,湘潭王之干签释,贵阳蒋允焄鉴定)。余得其写本,见其切近,易于记诵,思付剞劂,遍授童蒙,且今功令,凡大小试以及考课馆阁,莫不以声律为殿最。是书也,匪仅为幼学切要之功,且可俾操觚之士,就是书所习见故实,进而求之。因以穷讨《四库》,备极宏博,用谐声律,以鸣当代之盛,岂不休哉!则即以是书为《编珠》、《岁华》、《丽记》之羽翼,殆无不可。书刻成,用题数语以弁其端。
    ------金竹蒋允焄题于郡署存朴斋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3-18 09:49
    回复
      2025-07-10 23:07:11
      广告
      【一东】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3-18 09:50
      回复
        2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8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
        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濯(音zhuó)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萦:缠绕。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18 09:51
        回复
          【二冬】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3-18 09:51
          回复
            1“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读音不同(主要是韵腹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18 09:52
            回复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1。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2。舞蝶对鸣蛩3。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4。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5。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6。
              ——————注释——————
              1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
              2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下联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3蛩(音qióng):古代蝗虫、蝉、蟋蟀等类的小昆虫都可叫蛩,此处指蟋蟀。
              4课:此处是“为……而劳作”的意思,“课蜜”即采蜜。“课”本指收税,古人经常“课”、“役”连用,故“课”也就带有“役(劳作)”的意思了。
              5恰恰:像声词,黄莺的叫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见,自在娇莺恰恰啼”。雍雍:像声词,大雁的叫声。《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6上联源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一作“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迢(音tiáo)递,遥远的样子。嵯(音cuō)峨:山势高险的样子。危:高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3-18 09:53
              回复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1。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2,绣虎对雕龙3。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4。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5。
                ——————注释——————
                1禹、舜、羲(音xī)、农:分别指夏禹、虞舜、伏羲、神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四位圣君。
                2陈后主: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陈叔宝字元秀,昏庸荒淫,被隋所俘,死于长安。汉中宗:汉宣帝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 25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3绣虎:指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他文章出众,当时人称绣虎。雕龙:指南朝梁的刘勰(字彦和),他曾作《文心雕龙》一书,十分出名。
                4更(音gēng):经历、经受。
                5藉(音jiè):借助、凭借。疏(一作“踈”)慵:正在懒适意。
                   『灼灼其华,悠悠我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3-18 09:54
                回复
                  2025-07-10 23:01:11
                  广告
                  【三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3-19 13:11
                  回复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1对蕙帐2,玉斝3对银釭4。青布幔5,碧油幢6。宝剑对金缸7。忠心安社稷8,利口覆家邦。世祖9中兴延马武10,桀王失道杀龙逄11。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注释——————
                    1蓉裳:屈原《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蕙帐: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蕙,香草,山人葺(音气)以为帐。
                    3斝:音贾,古代盛酒器具,圆口,足。《诗经》:“洗爵奠斝。”
                    4釭:油灯。
                    5幔:布帐。
                    6碧油幢:车幕。
                    7金缸:一作珁(古同瓷),长颈瓮。《汉书》:“醢(音海)酒千缸。”宋王安石诗:“岂惟闲伴倒金缸。”
                    8社稷:祭土神与谷神的神坛
                    9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
                    10马武:《后汉书·马武传》载:马武,字子张。仕后汉,鸣剑抵掌,从光武帝破王寻等,击郡贼,列名云台。
                    11龙逄:关龙逄(音旁),夏桀在位时任大夫。相传他直谏,为桀忌恨,后被桀囚禁杀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3-19 13:11
                    回复
                      铢1对两,只对双。华岳2对湘江3。朝车4对禁鼓5,宿火对塞缸。青琐6闼7,碧纱窗。汉社8对周邦9。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10。主簿栖鸾11名有览,治中展骥12姓惟庞。苏武牧羊13,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14,水必决于西江。
                      ——————注释——————
                      1铢:古代衡制单位。两之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
                      2华岳: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
                      3湘江:湖南境内第一大江。
                      4朝车:古时朝廷所用之车。
                      5禁鼓:古时宫禁所用之鼓,用以报时。
                      6青琐:《汉书·元后传》:“曲阳侯骄奢僭(音见)上,赤墀(音迟)青琐。”注:“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涂青也。”
                      7闼:宫门。
                      8汉社:《汉书·郊祀志》:“高祖祷丰枌榆社。”即指汉高祖故里。
                      9周邦:《尚书·武成》:“惟先王建邦启土。”
                      10摐:音窗。敲击。
                      11栖鸾:《后汉书·仇览传》:“仇览字季智,又名香。先为蒲县亭长,后为主簿。王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12展骥:《三国志·庞统传》:“庞统字士元,初令耒阳,不治。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治中、别驾,皆府佐名。骥,千里马
                      13羊:《汉书·苏武传》载:西汉大臣苏武,武帝时为郎,出使匈奴,被扣留。“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音低,公羊)。羝乳,乃得归。苏武持节不屈,留居匈奴十九年。至昭帝时方获释回朝。
                      14活鲋:《庄子·物外》:“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所不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3-19 13:15
                      回复
                        【四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3-19 13:22
                        回复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1。汾水鼎2,岘山碑3。虎豹对熊罴4。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5,出妻为种后园葵6。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7,渔舟正向雪中移。
                          ————————注释——————
                          1.毛锥:《五代史·史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毛锥子指毛笔。
                          2.汾水鼎:《纲鉴》:“汉武帝得宝鼎于汾水,改元元鼎元年。”
                          3.岘山碑:见前“堕泪碑”注。
                          4.罴:音皮,即马熊。
                          5.探枣:《汉书·王吉传》载:王吉少时,居长安,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探取以啖吉。吉后知之,逐去其妇。东家闻之,欲伐树,邻里共止之,请吉还妇。
                          6.拔葵:《古事苑》:公仪休相鲁,食于舍,茹葵而美,且见妻织布,曰:欲夺园夫红女之利乎?因拔园葵,出其妻。
                          7.咿轧:摇橹所发之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3-19 13:22
                          回复
                            【 五徵 】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3-19 13:32
                            回复
                              2025-07-10 22:55:11
                              广告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1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2。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3;夕阳半落,绿莎4原上牧童归。
                              ——————注释——————
                              1.欹:斜,倾侧。
                              2.边衣:汉唐以来,四边多事,故从征者众。每当秋寒,妇念其夫,则寄征衣。故亦称征衣为边衣。
                              3.青草岸边渔父去:唐张志和有“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之句。巴陵始岳阳。
                              4.莎:莎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3-19 1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