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乾隆年间,由地方父老乡绅布施功德搬迁重建于新圩横街云古寺(即今民族路大寺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当时寺庙相当宏伟、高大宽阔,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庙门排坊,刻上“北帝庙”、两侧有“精储坎德、福缘诚鉴”及正殿扁“玉云宫”,均是清乾隆年间学士冯敏昌之墨迹,寺内众多神像多为泥塑全身,由于庙宇、神像规模大,故有“大寺”之称,因而圩镇由此得名沿用至今。
北帝庙现址坐落在大寺圩镇中心地带的繁芭岭上,迁建于清末,并经多次修缮。庙宇及场地面积达约1万平方米,坐北向南,前后两座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前大门扁挂“北帝庙”,对联“神恩敷大寺”“帝德沛南天”。进入大门便是“天王金刚殿”,左右排列着庄严、肃穆的八尊天王金刚神像、后座正殿扁口“玉需宫”供奉北极玄天上帝(简称北帝、亦称真武大帝),主神左右两侧分别供奉观音、文昌、关羽、岳飞、华光、韩愈等大小共十七尊神像,神像高大威严、栩栩如生。
北帝神像用精铜铸造,其余神像均用神木刻塑(神木即香樟木)。
天厩真龙此其亚,
四海到处有诗名。
力挽狂澜需本爷。
北帝庙现址坐落在大寺圩镇中心地带的繁芭岭上,迁建于清末,并经多次修缮。庙宇及场地面积达约1万平方米,坐北向南,前后两座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前大门扁挂“北帝庙”,对联“神恩敷大寺”“帝德沛南天”。进入大门便是“天王金刚殿”,左右排列着庄严、肃穆的八尊天王金刚神像、后座正殿扁口“玉需宫”供奉北极玄天上帝(简称北帝、亦称真武大帝),主神左右两侧分别供奉观音、文昌、关羽、岳飞、华光、韩愈等大小共十七尊神像,神像高大威严、栩栩如生。
北帝神像用精铜铸造,其余神像均用神木刻塑(神木即香樟木)。
天厩真龙此其亚,
四海到处有诗名。
力挽狂澜需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