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二吧 关注:2,205贴子:71,708
  • 2回复贴,共1

转:儒教不会重现昔日盛景的根本缘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作者:自由行者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口号的提出以及官方为显示中国文明特殊性的需要,近年来儒学大有复兴的趋势,特别是近日来以官方形式祭祀孔子,更让现代儒生们兴奋异常,觉得儒教有机会重新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但在我看来,这种看法过于乐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臆想!
不可否认,儒学的仁爱理论与人道主义有内在相契之处,道德学说也有矫正社会风气的一定功用。但是儒学具有现代价值并不表明它便有超越于其他伦理学说和宗教教义之上的价值。实际上,儒学倡导的这些价值,在基督教、佛教等传统宗教中同样存在,而现代世俗化的人道主义、理性主义、绿色主义亦都有论述并做了更详尽的发挥和阐释。儒学区分于其他学说的唯一特点是其整个学说建立在家庭伦理的基础上。然而这一点现在看来也正是它的重大弱点。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已不是主要的社会组织,以家庭做为伦理规范的出发点,难以涵盖现代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现代社会已不可能退回家庭为中心的传统状态,从这点上说,儒学价值重要性的降低是难以避免的。
其次,在传统中国,儒学从百家争鸣中的一种学说上升为天下独尊的儒教。根本原因并不是它具有价值上的优越性和说服力,而是由于皇权的支持,拿它来做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的意识形态工具。皇权支持儒教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当时君主可以寻找到的最好一种意识形态粉饰机制。正是在皇权的强制推动下,儒教才取得了那样的地位。科举废除之后,儒教为何立刻一落千丈也是这个道理。不能再用其当权力的敲门砖,绝大多数的知识精英们便转头去寻找其他的晋身之道,并不顾及儒学是否因此而衰落。目前的情况同样如此,儒学之所以在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获得了权力支持的结果。比如在地位特殊的中国人大建立国学院,以及官方举办的祭孔活动等等。然而,从根本上讲,儒学不过是官方用来彰显中国文明特殊性的工具。儒学既没有被允许做为一种主要的道德学说在学校中强制教授,也不被当做选官的标准。因此大多数的社会精英不会去信奉它,而官方更不会将其树立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对于长期受官方支持才在传统中国享有独尊地位的儒教来说,这是尤其不幸的。
再者,儒学自诩为一种世俗化的学说,但它对先圣的崇拜和经典的迷信已经与其他宗教别无二致。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没有出现过任何具有原创力的发展,少数几个异端大师如李贽、黄宗羲等也都被儒学主流所排斥。我从未看过一个儒生对孔子或孟子的话提出质疑或批评,在世俗学说的演化中这是不可想像的。即使像洛克、斯密这样的自由主义大师也备受批评,这也是自由主义学说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但儒学却几乎没有这样的批判与发展机制,圣言就是圣言,只可尊敬或加以新的解释,这样的世俗学说不会有前途。但是儒学的世俗取向又使其难以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获得信徒的情感性或非理性信仰,因而儒教目前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
总而言之,儒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环境的改变已使儒学难再恢复昔日的荣光,而只能做为现代混合文明中的次要部分而存在。试图将儒学重新树立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是儒生们自不量力的臆想,而奉起儒教的大旗,在儒教的名义下鼓吹王道政治,难免就是一种狂妄了。但是这种狂妄并没有什么现实的基础,因此那位现代蒋圣人最后也只能在精舍里坐井观天。


IP属地:广东1楼2015-03-13 20:31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3-13 21:23
    回复
      整天在研究儒学,研究一百年,也是这个样子,都是纸上谈兵。孔子为后世砖家开辟了一条挣钱、沽名之路——儒学研究,真是功德无量。


      3楼2015-04-21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