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月升吧 关注:106贴子:4,454

【存戏】国子监再刷二十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去秋来又一年,已经开始习惯每天去国子监读书听博士讲学的日子。依旧早早往国子监去,趁着早课之前读一会儿闲书,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一卷初刻拍案惊奇读了几遍仍然觉得有意思,接着昨日读到的地方继续往下,看的出神。】


1楼2015-03-08 20:24回复
    @赫宜戎皥


    2楼2015-03-08 20:24
    回复
      【肇彧入国子监中,玛法那头自然免不了要来说一番,所言不过就是本家后辈,若能提携之处,应当提携一二,但是国子监是做学问的地方,怎能因为有了血亲就徇私,好在肇彧也不曾提过,大哥的孙儿,当然不会是如此品格,今日下大课,将卷册封存便准备回府,路过课室意外见得里头还有灯火,孤灯一盏,孤影一人,不知是那个竟然用功至此,自然起了好奇心,推门而入,里头的人也还记得,叶赫那拉氏的监生,若是没有记错,当是顺天府尹的族弟】
      【昔日记得入朝时玛法曾提点朝中诸人出身,故而记得这位顺天府尹乃是科举三甲出身,家学渊源,也不以为怪,但是如今时候不早,再迟几分只怕犯了夜禁反而不好,有心提醒,才看清他看的并非八股文章,四书五经,一时倒也并不生气,出了声响引他精神】


      3楼2015-03-08 20:45
      回复
        【读的入神,忽闻一侧声响,以为是相熟的监生,并未抬头,仍埋头于书中】
        马上就好马上就好,等我把这一页看完。
        【顺着又往下看了两行,觉得气氛不对,如果是相熟之人,这光景估摸着早就把书给抢走了。顺着声音方向看去,看清来人连忙把书往怀里收,站起来行礼道】
        学生见过祭酒大人。
        @赫宜戎皥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3-08 20:55
        回复
          【此处学堂是外班就学时候所用,何况监生入学,是内班之人早就入册,少有世家子弟愿入外班,多半以为外班多是鱼龙混杂之徒,故而不入期间,肇彧入外班,当是因为肇瑜远戎,所以启凯夫妇多有顾忌,想有一子能常常承欢膝下,而眼前这位,却是不知因为何故,但并非当问之事所以不问为上,既然是外班学子,在此地逗留至此,自然不好,也该与他明白一二】
          免了,本官记得,你并非坐监生员,何故逗留此时仍未归府?


          5楼2015-03-08 21:13
          回复
            【又把书本往怀里塞了塞才开口说话】
            回祭酒大人,学生方才是在劳逸结合。
            【并不知祭酒大人脾气秉性,加之刚才祭酒大人定是看见那本初刻拍案惊奇,此时若是胡扯,怕是落了不好的印象,只能据实以答】
            若早早回府,怕是要被玛法看着,往书房再读一两个时辰的经史。学生在这儿读点旁的,缓上一缓。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3-08 21:23
            回复
              【玛法掌管大理寺,许是整日对着卷宗难改面色,黑着脸考校学问已是常事。今日祭酒问话,不惊不惧,缓缓道】
              今日学正讲孟子,梁惠王下。旁的倒无妨,只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一句学正讲的细致。可翻来覆去无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几句话罢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3-08 22:05
              回复
                【叶赫那拉氏一门也是在朝中渐起之态,昔年玛法曾说,叶赫那拉氏多科举入仕,这在朝中旗人大家里头颇为少见,旗人入仕少有走科举,可见他家的家学渊源,所以他这么说,意料之中】
                哦?那么你觉得这章应该如何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3-08 22:24
                回复
                  【玛法尝言,阿玛之言论,不过是离经叛道之词,不可听信。可我却觉得,阿玛的话虽不尽信,却也有其道理。久而久之,听的多了,也就生出所谓“离经叛道”的想法。祭酒乃是大儒,此时所言乃是探究经典,便也不遮遮掩掩,只将心中所想道与祭酒大人】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荀子亦有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以为,古来为政者所谓亲民忧民,不过是私心,并非真心。所谓爱民如子,是因为担忧倾覆,所以为政者待百姓,才珍之重之。可话不能说的这么明白,于是又有了爱民如子这般矫饰之辞。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3-08 23:06
                  回复
                    【国子监中常常能见到世家子弟,只是如此世家子弟,却与寻常世家子弟大为不同,他们多半有自己见解,但他们的看法却不免算的上惊世骇俗,前些年的叶赫氏二子皆是如此,而今这位叶赫那拉氏的少爷也是如此,为政者待百姓是因为私心,而非真心,这话是假,多少是不信的,但对于百姓而言,真心也罢,私心也罢,百姓并不在意这些,他们所重的不过眼下利益,所以与当年与叶赫家那个少爷所言一样,对他们而言,再多的事皆不足眼下利益重要】
                    【再者,私心亦罢,真心亦罢,若是能如此做,心这事是最难说明的,到了也说不清了,国子监里头的学正司业,自然要授应世人都明白的事,但能听他们如此想法,未必是坏事】
                    有趣,那么你认为,何为私心,何为真心?若欲真心待百姓,又当如何?


                    11楼2015-03-09 14:01
                    回复
                      【今日这番话,当着玛法的面是万万不敢说的,不然怕是话还没说完,板子就先招呼过来了。祭酒如此一问,更是大胆,便将心中所想如实说出】
                      学生以为,熙熙攘攘,都为一个利字,就是私心。若说真心,舐犊情深,大概才算真心。
                      【说完好像又想起点什么】
                      不过,私心一说利之一字,又分两种,一种是为我一人一家之利,一种是为举国大家之利,学生突然觉得,若是能兼顾二者,虽说私心,倒也无妨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3-09 18:41
                      回复
                        正是如此。只是学生如今只知读圣贤书,并不知朝堂官场之上到底如何,所思所想,皆是纸上谈兵罢了。
                        【玛法一声,正直清廉,却少了兼听二字。玛法只知正道,在我看来,不过是中庸罢了。今日与祭酒相谈,虽只有几句,却也觉得受教,道】
                        来日学生若真入朝为官,所谓真心私心,怕是还不如今日看的清楚。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3-09 19:19
                        回复
                          【在国子监数年,也见过很多学生,这些世家子弟里头也有不少孩子,虽说年纪尚小,但许多事却看得分外清楚明白,当年入朝堂,去了观中找师父,对坐一夜无话,最后也只得到师父所赠四字,勿忘初心,初心为何?若是连初心都已然分辨不清,浑浑噩噩的入了官场,那么日后又会如何能为民谋利,本身尚且迷茫,到最后不过庸贪二字罢了,但若是迷了初心,还不如没有初心,初心二字,说来简单,行之却比旁字更难几分】
                          【叶赫那拉看似明白,但说他明白,只怕不然,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于是不必枉自揣度】
                          你能明白这点,已然明白许多。


                          15楼2015-03-09 19:33
                          回复
                            【祭酒大人简短一句话,当中却又包含很多,一时陷入沉思,半天才又开口】
                            也许吧。曾经有人跟学生讲过,实践出真知,也许等学生真正入仕之后,才能明白今日所言。
                            【还是拱了拱手】今日跟祭酒大人所言,千万不能让学生的玛法知道,如若不然,学生回府,可就不止读书读到深夜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3-09 19:47
                            回复
                              【什么人与他说过什么并不重要,那个人和他说这些是因为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明白什么,就像为人师者,你懂得多少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会去真的考较你,重要的是你能让你的学生明白多少,哪怕你目不识丁,如果你能教出一个旷世奇才,那也不会有人认为你是个白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其实说明白也就是引人入道,这个道,并非黄老之道,而是红尘之道,经世之道】
                              【与监生交谈,考较他们的学问自然是一点,但明白他们的品德才是重中之重,祭酒应当做的不只是教出鸿儒,祭酒应该做的是让国子监出去的监生,不至于成为民之祸害,朝廷累赘,而明品德,许多话点到即止】
                              汉人有句话,落子无悔,说的是一招棋落定,便不可后悔,本官却认为这话,不止于稳秤之间,亦存天地之间。


                              17楼2015-03-09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