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啸听后对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这只是末将的愚见而已,若有什么偏差之处,陛下自有圣断。”
李世民听后对翎啸说道:“翎啸,朕交给你一个任务,恪儿毕竟现下年纪尚轻,行事难免有不妥之处,而且他的学业也需要精进。况且朕也知道辅机一向有些针对恪儿,你去安州,帮朕扶持着恪儿,分寸你自己把握。”
说完,李世民从腰间拿出一块玉牌,对翎啸说道:“你依然在暗处帮他即可,朕会提前给恪儿打声招呼。到时候你去安州见了他,直接给他看这个玉牌,他便知道你是朕派去的人。”
翎啸接过玉牌,对李世民说道:“末将遵旨。”
李世民接着说道:“你把你手上的事情还有东青卫的事务都跟魏思瑾好好交代一下,若是东青卫那边有你用得着的人带一两个到安州,也好帮衬着你。”
翎啸听后,对李世民说道:“末将遵旨。”
贞观十二年元月,李世民下令忠武将军魏思瑾兼领太傅一职,每日入宫教授五皇子李玹与七皇子李璞才学武功。
甘露殿,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批阅着奏折。王德走进殿内,对李世民行了一礼,禀报道:“大家,淑妃娘娘来了。”
李世民听后,对王德说道:“传她进来。”
王德应了一声,随即退了下去。不一会儿,杨淑妃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臣妾参见陛下。”杨淑妃向李世民行了一礼。
“淑妃免礼。”李世民抬头看着杨淑妃,嘴角微微一笑,说道。
“这么晚了,淑妃来甘露殿找朕所为何事?”李世民向杨淑妃问道。
“陛下,现下天气寒冷,臣妾是看着这更深露重的,所以特地来给陛下送一碗红枣鹿茸羹的。”杨淑妃说着便把手中的食盒放到了龙案旁的小桌子上,并打开食盒亲手将放在里面的羹汤端到了李世民的面前。“陛下快些趁热喝了再看吧,不然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喝了。”杨淑妃笑着说道。
李世民顺手接过了碗,不经意地碰到了杨淑妃的手。
李世民说道:“爱妃的手怎么这样冷?王德,给淑妃赐座,再端一碗热羹上来。”
王德听后应了一声,便给淑妃安置了座位。
李世民喝了一口手中的热羹,对淑妃说道:“你身子不好,这大冷天的,还是少出来走动为好。”
杨淑妃闻言,说道:“臣妾谢谢陛下关怀,只是自恪儿去了安州之后,臣妾许久没有见到陛下,心中甚是想念,加之今夜天气寒冷,所以想着带一碗热羹来拜见陛下。”
李世民听后说道:“爱妃有心了,朕这几日政务繁忙,确实有些日子没有去看你和愔儿了,最近愔儿还好吗?”
李世民听后对翎啸说道:“翎啸,朕交给你一个任务,恪儿毕竟现下年纪尚轻,行事难免有不妥之处,而且他的学业也需要精进。况且朕也知道辅机一向有些针对恪儿,你去安州,帮朕扶持着恪儿,分寸你自己把握。”
说完,李世民从腰间拿出一块玉牌,对翎啸说道:“你依然在暗处帮他即可,朕会提前给恪儿打声招呼。到时候你去安州见了他,直接给他看这个玉牌,他便知道你是朕派去的人。”
翎啸接过玉牌,对李世民说道:“末将遵旨。”
李世民接着说道:“你把你手上的事情还有东青卫的事务都跟魏思瑾好好交代一下,若是东青卫那边有你用得着的人带一两个到安州,也好帮衬着你。”
翎啸听后,对李世民说道:“末将遵旨。”
贞观十二年元月,李世民下令忠武将军魏思瑾兼领太傅一职,每日入宫教授五皇子李玹与七皇子李璞才学武功。
甘露殿,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批阅着奏折。王德走进殿内,对李世民行了一礼,禀报道:“大家,淑妃娘娘来了。”
李世民听后,对王德说道:“传她进来。”
王德应了一声,随即退了下去。不一会儿,杨淑妃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臣妾参见陛下。”杨淑妃向李世民行了一礼。
“淑妃免礼。”李世民抬头看着杨淑妃,嘴角微微一笑,说道。
“这么晚了,淑妃来甘露殿找朕所为何事?”李世民向杨淑妃问道。
“陛下,现下天气寒冷,臣妾是看着这更深露重的,所以特地来给陛下送一碗红枣鹿茸羹的。”杨淑妃说着便把手中的食盒放到了龙案旁的小桌子上,并打开食盒亲手将放在里面的羹汤端到了李世民的面前。“陛下快些趁热喝了再看吧,不然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喝了。”杨淑妃笑着说道。
李世民顺手接过了碗,不经意地碰到了杨淑妃的手。
李世民说道:“爱妃的手怎么这样冷?王德,给淑妃赐座,再端一碗热羹上来。”
王德听后应了一声,便给淑妃安置了座位。
李世民喝了一口手中的热羹,对淑妃说道:“你身子不好,这大冷天的,还是少出来走动为好。”
杨淑妃闻言,说道:“臣妾谢谢陛下关怀,只是自恪儿去了安州之后,臣妾许久没有见到陛下,心中甚是想念,加之今夜天气寒冷,所以想着带一碗热羹来拜见陛下。”
李世民听后说道:“爱妃有心了,朕这几日政务繁忙,确实有些日子没有去看你和愔儿了,最近愔儿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