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演绎吧 关注:60贴子:1,446
  • 8回复贴,共1

突然发现卫媪是一个很会省钱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百度


1楼2015-03-03 16:45回复
    初还有所谓“口赋”,也就是人“人头税”。这是专指对7岁至14岁未成年人所征的赋税。原规定: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缴纳“口赋”20钱。汉武帝时,将起征年限改为3岁,20钱改为23钱。汉元帝时,又将起征年限改为7岁。
    汉代还有所谓“算赋”,这是对成年人年征的“人头税”。高祖四年(前203)开始征收,凡年15以上至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征112钱,谓之“一算”。对于商人与奴婢则加倍征收。
    -----------
    看来汉初多蓄奴婢还能增加财政收入。
    不过既然奴婢和商人在交税方面是一样的,那么劳役估计也一样。
    汉代的奴婢并不像唐代的那样,她们也是国家的劳动者,承担着比普通人更重的税赋和劳役。
    那啥,按照某教授的“纳税人的自豪感”的说法,汉代的奴婢应该比自由民有更多的“自豪感”。
    卫媪的儿女们还没有长大成人的时候,她的赋税和劳役应该是比较重的。


    2楼2015-03-03 16:45
    回复
      汉惠帝的时候,还有对15岁以上不嫁女子的“五算”规定,卫媪生了那么多儿女,估计还是比较早婚的,因为省钱啊!


      3楼2015-03-03 16:46
      回复
        我们不知道卫媪的其他子女是她跟谁生的,可能丈夫老早就死了。
        高祖七年诏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即产子者可以免二年徭役。
        于是说卫媪生了卫青,又免了两年徭役。加上她之前生的三子一女,少说也能免个五年徭役吧。


        4楼2015-03-03 16:46
        回复
          后来郑季抚养卫青,他老婆就怒了:“我一年徭役都不能免,还要养你们的野种?!”


          5楼2015-03-03 16:46
          回复
            汉代规定民20岁开始服徭役,到55岁免除,不服役的可一个月出钱二千,谓之更赋。
            此外,汉代还有户赋,它是在封君食邑区内对民户征收的一种税,每户二百钱,供封君列侯享用,不直接列为国家财政改入。
            徭役很贵啊很贵,一个月二千钱,一年就是二万四千钱,两年就是四万八千钱。卫媪生卫青,省了四万八千钱。


            6楼2015-03-03 16:46
            回复
              当然,会那么贵是因为汉武帝当时到处用兵国库匮乏,文景时候的更赋应该少一些。
              因为老百姓根本出不起那么多钱,所以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征发一次,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7楼2015-03-03 16:47
              回复
                汉景帝时规定,男子年龄在20岁至56岁,必须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服役完后便可回家。但遇有战事,还要临时被征调,数年不能回来。戍卒是指每个男子一生中要到边境为国家屯戍一年,或到京城做卫士。如果不愿亲自去,也可按每月出钱300雇人代替,一般农民无法承受,只得亲自服役。


                8楼2015-03-03 16: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