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梦吧 关注:8,719贴子:585,003
  • 22回复贴,共1

【原创】古风向《黄梨下,接骨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拉阿拉,我又来发文啦,不过介次我是好文的搬运工w
艾特原作者@41353058
然后是授权图片w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2-28 22:18回复
    他眼里,从没有过我。从没有过。
    听娘说,他只喜欢绾儿。我不信,却不得不信。
    每逢和绾儿一起,他柔情的目光似乎要将世界融化,对她,除了宠溺,再无其他。
    毫不顾忌地说,我很羡慕绾儿。她总能轻易得到她想要的一切,有时只消嘟嘟嘴,或是娇嗔一下,任他什么纨绔君子,皆为之倾倒。绾儿的倾城姿色,让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
    但我又恨,恨她占有了他的心,他的爱。每当他倦了累了,绾儿,就是他解乏的良方。而我,只能躲在回廊,在他经过的时候,偷偷望着他,直到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拐角。他很忙碌,胃口也差,我便摘了院中的接骨木,交给小厨房烹炸一些,央了绾儿送去。他不喜欢看见我。
    好多年了。
    七八月的天,不温不燥,没了夏日的焦灼,略有初秋的清爽。我哪里都没去,蹲在自己院里的那株黄花梨下抠土,正对大门的是满满一方接骨木。再细微的脚步声,在我这老鼠都不愿呆的地方,也极是刺耳。不消说,除了绾儿,恐怕也没别的人愿意来了。
    我不看她。她也习惯了我的轻慢,迈着细碎莲步,立在我面前。这种被人俯视的感觉,很不舒服。
    她也卸下了温婉柔和的伪装,眸光冰冷异常,眉宇间充满了那种近乎想生吞活剥了我的愤怒。我全看在眼里,嘴角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弧度,像面对他时一样。
    贱人。这是她私下对我的称呼,每年的这天,她都会来我这儿闹一番,城里无人不知,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几岁孩童。当然,也包括他。
    随后,便是一阵不痛不痒的辱骂,顺带了几个响亮的耳光。但这次有些不同,附带了张大红请柬。
    我要成亲了,是宁国公世子,到时你可一定要来,莫要辜负了我和他的一片心意。她笑着,转身离去。我永远忘不了,她临走时的骄傲和畅快。而后,我也笑了,将请柬小心收好。这么喜庆的日子,怎能不去呢?薄暮时分,云霞一片连一片,像极了她摇曳的衣衫,也像极了她的笑靥。
    婚期将近,她来我这儿却是越发频繁,来一次,我屋里便空荡些,直到,只剩下张床,一套桌椅和几个茶碗。她的眼睛,因为过于克制笑意而有些扭曲,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整体美感。
    我不问她为什么,默默看她一次次地挑衅,听她重复着那完全不成立的理由:我要嫁人了,日后要再相见必难上加难,你多贴些嫁妆给我,也不必为我日后在夫家的日子好过与否而忧心了。
    她笑吟吟地离开了,还是那不可一世的骄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2-28 22:25
    回复
      2025-07-16 04:12:00
      广告
      夜晚,月明。不知哪里轻烟飘起,不知何处弥漫茶青。
      锣鼓声混杂着炮鸣,城里处处得见喜色的红,为她遮上盖头,送她进了花轿,目送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离去,似乎有些事,也该尘埃落地了。
      婚宴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他接受着别人的举杯,目光不经意扫过,最后定格在某桌的空座上,眉心微蹙,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不悦。
      突然,一声惨叫冲破了所有的气氛,在座的每个人都敛声屏气,生怕发出的一点声响就会惹祸上身。
      新娘死了,一柄精致的短刀躺在身旁。同在的是她的贴身侍婢,胸前中一刀,没了呼吸,且手中握着一把沾血的匕首。最先发现的侍婢也晕了过去。
      翌日,便有消息传出。姚府嫡出小姐姚绾儿与其贴身婢女在新婚之日,发生争执,互刺对方一刀后,皆毙命。街头巷尾,人尽皆知。
      空旷的宴席上,只剩我一人,举杯,清凉贯彻心脾。
      撤掉红绸,挂上白纱,喜联一对未干,挽联双双覆上,城中的喜气还未消散,不知这悲意,是否是一种嘲讽呢。
      我依旧坐在自己院中,望着一树黄梨,细细品味着香茶,素,给这原本就寂静的院落,平添了一抹寥落。
      你来了。我的声线,远不如绾儿,生涩坚硬,永远不会婉转动听。他失了爱的人,但没看出有多少伤心。父亲,这时候来,不怕别人起疑?一语道破天机。天凉,却凉不过心。
      姚绾儿的生母梁姨娘,姿色出众,被父亲纳为妾,入了姚府。在所有姨娘中,没人比她更会讨父亲欢心。次年,她有孕至三月小产。第三年诞下一女,晋为贵妾。在此之前,无一人得此殊荣。
      母亲从未因此与父亲拌嘴,甘愿平安了结此生。天不遂人愿。母亲一夜间病入膏肓,毫无征兆。城中的郎中无论档次高低全都来过,只一句话,回天无力。我就眼睁睁看着母亲虚弱下去,直到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我不信,不信身体康健的母亲一夜间突发顽疾,也不信那些郎中说的什么回天乏术。庸医,庸医!当夜,我传来了暗卫。
      两年之后,梁姨娘扶了正。接二连三的怪事也随之而来。先是伺候我母亲的刘妈告老还乡;然后是在厨房煲汤的小福只因尝了一口梁姨娘的补汤而身亡;皇上以父亲身体欠佳为由,削去父亲远征大将军之职,收回了大部分兵权…等等。
      父亲,你怪我吗?第一次,我这样问他。父亲什么都没说。梁姨娘是淮南王派来的细作,父亲知道。父亲依旧不语。母亲是她害死的,父亲也知道。我分明看见了他的眼神暗了一下,然而仔细捕捉时,却再也看不到。紧接着便是沉默。我曾无数次的想象这个画面,却从没有过这样的情景。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2-28 22:35
      回复
        绾儿必须死,他告诉我。宁国公暗地里早就投靠了淮南王,绾儿自然也是。那一夜,我无眠。
        殊涵,为父只感激你。他说的理直气壮。我听在心里,暗自嘲笑。父亲,您爱绾儿吗?母亲死时,我没见他老泪纵横,梁姨娘死时,也没见他伤心欲绝,那绾儿呢?他抬眼望向天空,深呼吸了几口。您毁了两个爱你女人。袖中,寒光隐现。
        你这里倒是连老鼠都没有。没话找话吗。我淡淡道:接骨木的气味儿,可以毒死老鼠,对人无害。他不作答,踱到那花前,看了许久,伸手折断一株,丢在地上。根有毒,小心别碰着。这提醒有些多余。
        我掏出兵符,交给他:绾儿那几日来我院中搜寻,现在物归原主。
        毫无知觉中,院中多出一圈人。他培养的死士。
        父亲这是何意。瞬间,胸口刺痛,倒地。哐啷,明晃晃的短刃落下。
        你的母亲也是细作。这是我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母亲和梁姨娘的命,从爱上他开始就已经不属于她们自己了。为他,违背主人;为他,彼此相杀。我恨他。梁姨娘看着我手中的刀刺穿了她的身躯,喃喃,倒地。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不去恨当年害她小产的母亲,而去恨他,即便他不是真的爱她,但也给了她多年的温暖不是吗?此时,我好像懂了。
        也许,真的该在我彻底离开之前告诉他:绾儿送去的每一盘接骨木,都掺了相当剂量的根。
        接骨木照旧花开,人,却再未归来。
        【结】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2-28 22:40
        回复
          sf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01 07:30
          回复
            我接到艾特来了………


            IP属地:山东6楼2015-03-01 12:43
            回复
              等着被拍的我……


              IP属地:山东7楼2015-03-01 12:43
              收起回复
                自己来顶……


                IP属地:山东8楼2015-03-02 13:58
                回复
                  2025-07-16 04:06:00
                  广告


                  IP属地:山东9楼2015-03-03 12:23
                  回复
                    帮二师公顶起!up up up,day day up!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3-03 19:34
                    回复
                      帮二师公顶起! up up up,day day up!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3-03 19:34
                      收起回复
                        我也来。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5-03-03 19:35
                        收起回复
                          帮二师公顶起! up up up,day day up!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3-12 23:07
                          回复
                            瓦素来水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3-13 0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