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尸衣吧 关注:2,420贴子:52,405

回复:天涯第一强帖《青囊尸衣》[完整版] 作者:鲁班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领事馆王领事的办公室内。
  首长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夜幕下渐渐朦胧的院落,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
  贾尸冥是自己放在丹巴喇嘛身边的卧底,无人知道他的底细,包括黄建国和筱艳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嘛,多手准备,双管齐下,实在是因为格达预言太重要了,谁掌握了它,将来便能捷足先登,控制天下。
  那个刘今墨竟然会为了个小神医而背叛我,太极阴晕一事搞得一塌糊涂,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违,活葬患了“渐冻人”绝症的父亲,不料非但差点葬入了假晕,反而竟让那个乡下郎中阴错阳差的医好了老头子的不治之症,幸好自己预先得到密报,动了手脚下药让老头子痴呆了,否则老东西摆出老革命家资格来个大义灭亲,自己就玩完了。哼,现在刘今墨中毒坠崖已死,也算是咎由自取了,省得脏自己的手。
  前数日,接到金道长在云南高黎贡山区某小镇打来的长途电话,说他一路追踪着寒生和日本人黑泽奔缅甸雨林中而来,寒生目前已经非常信任于他,相信很快便会探听出格达预言来。自己则告诉金道长,将会前往缅甸密支那的中国领事馆内等候他,并约定了得手后的联系暗号,墙上的黑色圆圈,他则回以全真教的徽记——五瓣莲花。
  妈的,小日本黑泽竟然也插上了一脚,自己可不能掉以轻心,那家伙狡猾得很。自己挂了个电话到曼谷,诱骗坤威差的师父蒙拉差翁.炳前来搅局,以便金道长更加方便得手。
  虽然一直未有蒙拉差翁.炳的消息,但现在金道长已经来到了密支那,并发出了五瓣莲花信号,按照约定,见到信号后的当天子夜,他将同我私下见面,地点为密支那领事馆的后墙外,贾尸冥的身份目前仍然还是不暴露的好。
  他得手了么?应该是的,否则他不会前来联络。不知道他有没有在得手后除掉寒生灭口?留下这个乡下郎中毕竟是个祸害,何况还有那些日本人觊觎在侧呢。
  首长正在思索之中,外面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吧。”他转过身来,平静的说道。
  门开了,冯生匆匆走了进来……
  
  
  


4256楼2008-11-23 14:02
回复
    第三百二十一章
      “怛伽阿阇嗔醯咄叱诃闼孕……”沈才华口中不停地喃喃说道。
      “你在说什么呢?”寒生惊讶不已的问道。
      沈才华恍若无闻,他一面小声叨咕着,一面伸手自寒生的掌中取过祝由舍利,含在了口中,两只胖胖的小手犹豫了一下,慢慢的抬起交差叠于胸前,嗓子头依旧嘟囔着那些古怪的音阶。
      “嘘……”老祖的尸身突然间颤抖了一下,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
      寒生为之一愣,惊愕的目光一会儿看看老祖,一会儿望向了沈才华。
      须臾,沈才华嘴里停止了念叨,伸手自口中取出舍利子,抬起了脑袋望向寒生,眼中充盈着泪水。
      “墨墨妈妈在这里。”他晃动着祝由舍利说道。
      “什么?”寒生诧异的接过舍利子,发现其微微有了些温度,不由得疑惑说道,“才华,你的意思是说墨墨妈妈的魂魄在这祝由舍利里?”
      小才华点了点头。
      “你会祝由神功?”寒生越发惊异了,声音颤抖着说道。
      小才华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祝由神功。
      寒生将信将疑的盯着手中如核桃般样子的祝由舍利,椭圆形并微微现出些荧光,骨质的表面有许多勾纹,就像是人的大脑一般。有一点,寒生可以确认,就是舍利原来是凉凉的并带有淡绿色的荧光,而现在握在手中则是温热的,荧光也有些发红色了,莫非老祖的魂魄果真封存在了舍利里?
      半晌,寒生对着老祖的尸身郑重的发誓说道:“老祖,寒生在此立誓,一定会让你和祖墨团聚的,我们要走了,可惜无法带上你的遗体,与刘今墨和小翠花合葬在一块了,唉,你若是魂魄已入舍利,纵使空留一具皮囊又有何用呢?就让我在这儿将你葬了吧。”
      寒生掰断了一根粗树杈,找了块松软的土地,慢慢的掘出一个浅浅的墓穴,然后抱起老祖的尸身放入,轻轻的替她系上前襟上的纽扣,叹息道:“老祖啊,你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常袒胸以待人,可如今还是穿戴得整齐稳重一些吧。”
      埋完了土,寒生又去找来十余块大石头盖在了上面,山里野兽多,防止它们啃食尸体。
      “墨墨妈妈死了。“小才华站立在目前轻轻的说道。
      “是的,这里埋葬着的是她的肉身,那只是一具皮囊而已,而她的灵魂将和我们一起踏上寻找墨墨的旅途,”寒生拉住沈才华的小手,接着说道,“才华,你能够辨别出来墨墨曾经过的地方么?”
      “能。”沈才华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走,我们去找她。”寒生坚定的说道,至于什么旧羊皮和格达预言,比起找回皱皮女婴来,已经不重要了。
      
      


    4258楼2008-11-23 17:27
    回复
      脚边一声轻微的水花响动,沉浸在家乡浓郁山歌回忆之中的寒生猛然间警觉,低头一看,沈才华已不见了,江面惟有几圈涟漪……
        “啊!”突如其来的惊吓导致寒生浑身冰凉,蝇眼骤开,视觉中隐约看见了一张巨大的席子卷起了白白的小才华正在向江底缓缓沉去……
        “才华……”寒生惊恐的狂叫一声,其音凄厉尖啸,在宁静的夜空里传向远方,随即“噗通”一声,奋不顾身的跳入江中,水花四溅。
        歌声停了,一条渔船出现在白雾中,月光下,船头站立着一对青年男女,两人均穿着一身草黄色的军服、带黄军帽,但并无领章帽徽,船头上倚着两支美式卡宾枪。
        “阿明,有人落水了。”那姑娘惊讶的说道。
        “我听到了,刚才还有人在大声的喊叫,小芹,瞧,那边还有只筏子呢。”男青年阿明目光扫视着江面,发现了寒生他们的简易木筏,他俩讲的都是标准的普通话。
        寒生入水后,即刻使出“老牛闭气”来,但是水下漆黑一片,蝇眼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只能是焦急的伸出两手四处乱摸,折腾了好一会儿,什么也都没有碰到,无奈,只得先浮上来观察一下水面的情况。
        “哗啦”一声,寒生浮出了水面,木筏已经飘远了,雾霭中出现了一只大木船。
        “有人!”小芹高声叫道。
        “抓住!”阿明一面喊道,一面扔下一只栓着麻绳的救生圈。
        寒生抓住了救生圈,阿明快速的收着绳子,将寒生拖到了船边,伸出一只手来想要拉寒生上船。
        不料伏在救生圈上的寒生摇了摇头,万分焦急的开口说道:“我的孩子还在水里……”
        “你先上来,江水是流动的,落水之后不会在原处,在船上找起来方便一些。”阿明说道。
        寒生只得拉住阿明的手,水淋淋的一身爬上了木船。
        “是‘吸子’……是它卷走了你的孩子。”阿明听罢寒生对那大张的灰白色生物的描述,惊讶万分的说道。
        “什么是‘吸子’?”寒生焦急的匆匆问道。
        “缅甸北部的江中有一种叫做‘吸子’的两栖怪物,长得像是一张睡觉的席子,腹面灰白色,生有一百多个碗口大的吸盘,背面则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苔,遇到人和动物便会将其卷起来用吸盘来吸血,人若遇上,绝无生还的可能,我们九十三师有不少的老兵丧身‘吸子’之手。以我看来,你的孩子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了……”
        “不,不,才华是绝对不会死的!”寒生双手紧抠着船帮,蝇眼来回的盯扫着江面,嘴里语无伦次的喃喃说道。
        


      4261楼2008-11-23 17:28
      回复
         第三百二十二章
          “唉,人死不能复生,你是从中国来的吧?”阿明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极度的惋惜和善意的安慰。
          寒生点点头,仍旧是目不转睛的望着浩瀚的江面,淡淡的月光下,江水泛着白,丝毫没有沈才华和那怪物吸子的一点动静。此刻,他的心中无比的懊悔,他怎么就没有想到把小才华装进背囊,背在自己的身上呢?
          “吸子卷走了人以后,会游往哪里,它有巢穴么?”寒生低沉着声音问道。
          阿明想了想,说道:“吸子是两栖动物,在水下的时间不会太长,终究还是要上岸来的,这条恩梅开江里的吸子已经被我们消灭的差不多了,都是在陆地上搜捕到的。”
          “如何找到它?”寒生接着问道。
          “吸子上岸以后身体便翻转过来,长满绿苔的背部朝上躺在那里,一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是一块草坪呢,一旦人和动物的脚踏上去以后,它便立刻翻转包卷起来,将猎物的血吸干,所以我们就沿着江的两岸搜寻,发现后一梭子子弹就把它打烂了。”阿明解释说道。
          “你们讲中原话,是华侨么?”寒生疑惑的问道。
          阿明没有立即回答,深沉的仰望着夜空,许久,才缓缓说道:“我们的父辈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的一部,已经在缅北的掸邦,泰国的清莱、清迈府及老挝的琅南塔一带生活了几十年,回不去家乡啦。”
          “怪不得你们会唱《打支山歌过横排》呢,那是我老家江西的兴国山歌。”寒生恍然大悟道。
          “你是江西人?我和小芹的老爹都是赣南人,多少年来与家乡断了音讯,日思夜念,不知你能否随我们回去,给老人们说说老家的情况呢?”阿明诚恳的邀请道。
          “是啊,这位小哥就同我们回去吧,俺老爹还不知有多高兴呢。”小芹也在一旁极力劝说着。
          寒生摇摇头,悲伤的说道:“小才华找不到,寒生岂有心情随你们而去呢?我要找遍这一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阿明和小芹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来安慰他。
          “你们走吧,我要再下水中去接着寻找。”寒生叹息了一声,准备再次跳入水中。
          “看!那是什么?”眼尖的小芹突然手指向江心,惊呼道。
          寒生转过头来,睁开了蝇眼望去……
          月光下,江心处,水面上一个浑身赤裸的婴儿端坐在一张席子状的物体上,两只小手紧紧地揪住席子上面两个碗口大的吸盘,正在乘风破浪的在江面上飚行……
          
          


        4262楼2008-11-23 17:29
        回复
           寒生大喜过望,发力的高声叫喊起来:“才华……”
            沈才华正在驾驭着吸子兴致勃勃的在水面上滑行,听闻到江面上传来的呼唤声,嘴里嘀咕了声:“寒生爸爸。”于是调头向木船飞驶而来。
            此刻,阿明和小芹早已是惊得目瞪口呆了。
            待到木船前,小才华擂起小拳头猛击吸子的肉吸盘,那怪物停了下来,“寒生爸爸……”他笑容得意的说道。
            “你可把我吓坏了。”寒生惊喜交加的探出身子,将白胖结实的小才华抱上了木船。
            阿明此刻方才缓过神来,拽过卡宾枪拉动枪栓就要对着漂浮在水面上的吸子开火。
            “我要它……”沈才华尖声叫道。
            寒生挥手止住了阿明,然后关切的对沈才华说道:“你要它?它是一个吸人血的怪物啊。”
            “我不怕。”沈才华喜盈盈的伸手去水里想拽那怪物上船来。
            寒生想想,小才华天赋异秉,能够沉去水底而毫发无损,看来必是能够克制这种生物,就像方才在江面上,吸子简直如同一艘快艇一般,任凭小才华随意摆弄。
            “阿明,既然孩子喜欢吸子,就留下它吧,我愿意同你们一起回去,见见你们的父辈老表。”寒生说道。
            阿明放下了枪,机械的点了点头,眼前的这对来自中国的父子令他刮目相看,这孩子太神奇了,寨子里的人们肯定都不会相信的。
            寒生正思索着如何将吸子捞起来,这边沈才华招了招手,嘴里蹦出了几个古怪的音阶,仿佛在同怪物说话一般,那浑身长着吸盘软塌塌的家伙竟然自己蠕动着爬上了船,此刻大家才看清,吸子还相对称着生有两只大圆眼睛,一个在腹面,一个在背面。
            但见吸子宽扁柔软的身子蜷缩成了一个绿茵茵的长筒,两只黑黑的眼睛,凑到了一块,没有眉毛,也没有耳朵、鼻子和嘴巴。
            沈才华高兴的伸出小胳膊搂抱着吸子,那怪物也眨眨眼睛,仿佛同样很高兴的样子。
            小芹好奇的伸出手指捅了捅吸子,那怪物似乎有些怕痒,肌肉还颤抖了老半天。
            “我们出发了。”阿明摇起了橹,木船调头沿江而下。
            “恩梅开江自掸邦高原下来,在密支那汇入伊洛瓦底江,我们在甘拜迪上岸,那是一个小镇,为我们九十三师控制,距离已经不太远了。”阿明解释着说道。
            寒生他们并不知道,两日前,蒙拉差翁.炳带着皱皮女婴也正是从那里登的岸。
            


          4263楼2008-11-23 17:31
          回复
             木船上,沈才华搂着吸子筒对寒生说道:“我要它。”
              “可是吸子这么大只,我们路上根本没法带走它呀?”寒生为难的皱了皱眉头,这家伙又软又滑,看样子足足有一百多斤重,绝对是个累赘。
              小才华闻言转过头去对着吸子,嘴里面又不知嘀咕了几句什么,但见吸子硕大的眼睛眨了眨,然后“扑哧”一声,周身排出了大量的水分,淌了一甲板,随后身子急剧的缩小了,最后竟然瘦成了一把大号雨伞般粗细。
              沈才华得意的望着寒生……
              寒生奇奇怪怪的事情见得太多,因此也不为怪,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一个多时辰后,甘拜迪到了,木船靠上了小镇边上的码头,沈才华此刻光着小屁股搂抱着吸子筒睡得正香。
              阿明和小芹背着卡宾枪走进码头上的一间木屋内,不大一会儿,便伙同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大汉走了出来。
              “你们在这里等着。”那人说着绕到了房后,须臾,响起了马达声,一辆破旧的美式小吉普冒着黑烟冲了出来。
              “寒生,我们上车吧。”阿明招呼船上的寒生。
              寒生一手抱着睡着了的沈才华,一手抄起了吸子筒,登上江岸,坐进了吉普车里。此刻,睡梦中的沈才华鼻孔不住的翕动着,仿佛嗅到了什么,但却仍旧没有醒来。
              络腮胡子驾驶着吉普车,阿明坐在前面,寒生抱着孩子和小芹在后排,而吸子筒就靠在了门旁。
              这辆二战时期的美式吉普车亮着唯一的一只大灯,沿着恩梅开江岸边的土路颠簸的行驶,身后留下一串浓浓的黑烟。
              山寨坐落于在靠山面江的一条宽阔的山坳中,四周都是高大茂密的毛竹林,月光下隐约瞧得见有百余栋高脚竹楼,寨子中间是一条小溪,泛着清冷的月光在淙淙流淌着。
              吉普车停在小溪木桥的一侧,阿明道谢后与寒生等下了车,那车又折返驶回去了。
              阿明家的竹楼就在溪水的边上,高脚竹楼的底层养着几头猪和两头黄牛,楼上透出了油灯光,看来老爹还未睡下。
              “谁!”旁边的竹林里钻出来两名持枪的哨兵。
              “是我,阿明。”阿明回答道。
              哨兵上前确认,看见了怀抱婴儿的寒生,遂问道:“他们是……”
              “从中国江西来的乡亲。”阿明愉悦的说道,然后摆摆手,拽着小芹招呼寒生上楼。
              寒生手中的吸子筒瞥见了溪水,兴奋的眨了眨眼睛。
              
              
              


            4264楼2008-11-23 17:33
            回复
              第三百二十三章 
                “江西……”躺在竹席之上的老爹,面容憔悴苍老,他的面颊不断的颤抖着,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断断续续的讲述了钟国远征军人背井离乡的凄惨遭遇。 
                1942年进入缅甸的钟国远征军第六军中有一个师,其编号为93师,他们曾在中缅边境地区驻扎长达五年之久,在当地掸邦颇有影响。钟国远征军野人山大溃败后,许多其他零星部队也都被编入了93师,所以中缅泰老边境的各族老百姓几乎都知道93师。这部分残军能在缅甸立足,是因为当时缅甸独立刚两年,政府的控制力还没有到达缅北。后来,缅甸政府曾对残军展开过为期两个月的清剿,但由于这些钟国远征军人战斗经验丰富,加上破釜沉舟的决心,缅甸政府军最终惨败,不得不与93师议和。达成的协议是,缅甸政府同意残军到靠近泰国边境的“勐撒”驻扎,指挥官段希文、李文焕率领约93师4000余人撤到泰北山区一个叫“湄沙隆”的地方,相邻“勐撒”。


              4282楼2008-11-23 22:33
              回复
                “老爹,您病了?”寒生望着躺在竹席上的老人家关切的问道。
                  “好些年啦,自从阿明母亲去世后,我便瘫痪了,唉,唯一的希望就是临死前能够再回江西兴国老家瞧上一眼啊,看来是无望啦。”老人悲伤的说道。
                  “让我来看看。”寒生抓过老爹的手腕切下三关。
                  须臾,寒生放下老爹的手臂,说道:“老爹,您这是脑部血管栓塞引起的,人体十四条经络,就有十三条通过头部,外邪侵入诸阳之首,实为真中风之症,只要设法疏通闭塞的经络,便可治愈。”
                  “听小老表之言,难道是懂医的么?”老爹疑惑的问道。
                  “我是一名赤脚医生。”寒生实事求是的说道。
                  “光脚医生?那是什么郎中?头回听说。”老爹诧异不已。
                  寒生笑笑,道:“就是乡下土郎中了。”
                  “哦,咱们江西民间原本是藏龙卧虎之地,唉,这把老骨头若是能动,我爬也要爬回兴国老家去看看,死也瞑目啦。”老人怅然叹道。
                  “我来试试吧。”寒生思忖着说道。
                  “真的?俺老爹的病能治好?”阿明兴奋地叫起来。
                  “天亮后,我就去采药。”寒生说道。
                  老人家狐疑的望着这个年轻的小老表,似乎不太相信,毕竟瘫痪了这许多年,早已不报任何希望了。
                  阿明看出父亲的疑虑,忙开口介绍道:“老爹,你可别小看了咱这个小老乡,这可是个异人啊,他的儿子甚是能够骑着吸子在江面上飞跑呢。”
                  “这是真的,大伯。”小芹也在旁边附和道。
                  “吸子?这怪物又出现了?”老爹惊讶的问道。
                  “喏,就在孩子的怀里呢。”阿明一指抱着吸子筒熟睡的沈才华说道。
                  “那是吸子?”老爹迷惑的望着只有大号雨伞般粗细的吸子筒说道。
                  阿明点点头,对父亲讲述了恩梅开江上发生在婴儿身上的怪事。
                  老爹听得目瞪口呆。
                  当晚,寒生和沈才华以及吸子就借宿在了这里,阿明下楼送小芹回家,离这儿距离不太远,并按照父亲的嘱托,请小芹的父亲明天一同过来会会这位江西来的小老表父子。
                  寒生躺在了竹楼地板上,思索着老爹的治疗方案。
                  《青囊经》中曾记载过医治中风的偏方,那是需要上百条的水蛭来协同治疗的,关键的还是药引子,看来华佗医术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千奇百怪的药引子了……


                4290楼2008-11-23 23:00
                回复
                  山洞内的石地上生满了青苔,又湿又滑,两人小心翼翼的前行着,清澈的溪水中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黑色小水蛭在游动着。
                    “这小溪源头肯定是会有母蛭的。”寒生蹲在溪水边观察着说道。
                    “母蛭个头有多大?”阿明感觉到有点心虚了。
                    “也许两三寸吧。”寒生回答道。
                    前面传来了微弱的水声,越往前行声音越大,最后他俩来到了一处瀑布前,十余股涓涓细流自洞顶和石壁上方泄下,砸落在一个小水潭内,水花四溅。
                    在闪烁的火光映照下,水潭内有一凸起长满了青苔的大石头,石头的上方爬伏着一对巨型水蛭,个头均约有一米多长,水桶般粗,后背凸起呈墨绿色,五环体节,看似有甲胄一般,每一环体节上都生有一对眼,共有十只眼睛,头尾部各生有一个如脸盆般大小的吸盘。
                    “啊!太吓人了,它俩看见我们了么?”阿明紧张的握紧了卡宾枪。
                    “不要紧的,这东西的眼看不到啥,只有触觉很敏感,不去碰它就发现不了我们的。”寒生说道,自己儿时经常在稻田里抓些水蛭喂鸡吃,尽管如此,这么大的水蛭可是闻所未闻,心中也是发怵。
                    “它们就是母蛭么?”阿明战战兢兢的小声问道。
                    “嗯,其实水蛭是雌雄同体,但是必须异体交配,所以这两只都可以算作大母蛭了。”寒生解释道。
                    “这么大的家伙,怎么用于治病啊?”阿明疑惑的问道。
                    是啊,寒生此刻也犯愁了,《青囊经》上的方法是用百条水蛭在人头部闭塞的经络穴道上轮流吸血,打通十三条经络,可这两个家伙的吸盘就比人的脑袋还要大,弄不好,还不把老爹的脑袋都吸进肚子里去了?
                    “要不,咱们还是抓些小些的水蛭试试吧?”阿明胆怯的说道。
                    寒生沉吟不语,《青囊经》上为何一定要即将排卵的母蛭呢?难道说母蛭的唾液内含的成分有所不同么……西医书里说水蛭的唾腺内含有抗凝血物质,名“水蛭素”,可能就是这种液体能够消融脑部血管中已经形成的血栓。华佗的年代虽然不明就理,但结合了中医的经络学说,治疗脑中风的实践上却是成功的,所以将水蛭记载在了经中,当时称作“蛭蝚”。
                    但是,估计华佗本人也从未见到如此巨大的水蛭,寒生想。
                    
                    
                    


                  4292楼2008-11-23 23:03
                  回复
                    第三百二十四章
                      沈才华醒了,睁开眼睛四处看了看,口中轻轻的叫了声:“寒生爸爸。”
                      他嘟囔着爬起了身,小鼻子嗅嗅,伸出双手一使劲儿,抱起了仍在熟睡着的吸子筒,然后蹒跚着走下了竹楼。
                      清晨,寨子里的高脚楼顶纷纷飘起了炊烟,家家户户都正忙活着做早饭。
                      小才华站在溪水边,鼻子翕动着,嗅到了寒生的气味,是朝着小溪的上游而去的,他想了想,小手摇晃着吸子筒,直到把它唤醒。
                      吸子睁大了眼睛望着沈才华,困顿的眨了眨,仿佛有些不太满意。
                      沈才华将嘴巴凑过去,对着吸子筒叽里咕噜的念了几个音阶,然后将它丢进了溪水中。
                      吸子筒落入小溪后即刻伸展开来,吸足了水,又恢复成了一张席子的模样,灰白色的腹面上满是大小不一的肉色吸盘,小才华一屁股坐了上去,揪着它向小溪上游快速爬去。
                      穿过竹林,进入阔针混交林,最后来到了山洞口。
                      沈才华鼻子嗅嗅,确认寒生爸爸已经进入了山洞内,随即驾驭着吸子沿着溪水也追进了洞中。
                      石洞内很黑,伸手不见五指,小才华坐在肌肤柔软的吸子身上,因而也不十分胆怯,而吸子本身黑暗亦能视物,在水面上游动起来依旧十分自如。
                      前面出现了火光,慢慢看清了那是寒生爸爸和那个青年人,小才华一揪吸盘,吸子像是一艘气垫船般,“呼”的一下子跃离水面,“噗通”一声砸落在了水潭里……
                      “才华!”寒生惊讶道。
                      “寒生爸爸。”沈才华咯咯的笑了起来。
                      “小心大水蛭!”寒生紧忙大声警告道。
                      溅起的水花落在了那两条巨型大水蛭的身上,引起了它们的警觉,不约而同的探出硕大的吸盘,瞄向了水中的不速之客。
                      沈才华两只黑黑的瞳孔急剧的收缩着,咧开了小嘴,露出两排森森利齿,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嘴唇。
                      寒生一看,糟糕,这小家伙什么都想着要吸。
                      说时迟,那时快,沈才华赤条条的飞身跃起,歪着小脑袋认准大水蛭吸盘下的部位就是一口……
                      寒生高声叫了起来:“它没有颈部!”
                      可是已经迟了,沈才华早已一口咬在了其中一条巨型水蛭吸盘下的青黑色韧皮上,“咔嚓”声响,利齿切入了水蛭又厚又韧的皮囊,但是并没有一滴血液流出。
                      柔软的水蛭忿怒的张开了脸盘大的吸盘凌空罩下,三枚半圆形如菜刀般坚硬锋利的颚片,瞬间朝白白胖胖的小才华切削了下来……
                      
                      


                    4293楼2008-11-23 23:06
                    回复
                       事出突然,谁也料想不到正在咯咯笑着的沈才华竟会瞬间发难,阿明简直惊呆了,就连水中的吸子也吃惊的眨着眼睛愣在了那儿……
                        寒生蝇眼骤然发动,眼瞅着那只母蛭吸盘如血盆大口般抡起,三枚Y型腭片锋利的切向了沈才华,马上就要血溅当场。寒生身影一晃,快如闪电,刻不容发之极,双手抓住了沈才华猛然间凌空拽了回来……
                        硕大的吸盘抡空了,砸在大石头上,腭片切碰坚石迸出了火星,声如金属。
                        沈才华大怒,正欲再次扑上,却已被寒生死死的抱住了。
                        “才华,这水蛭是冷血生物,脖子上也没有血管,咬它没有用的。”寒生告诫沈才华道。
                        这时,大石头上的那对巨型母蛭似乎感觉到了危险,扭动着肥壮柔软的身子,双双跃起跳入水潭中,水花四溅……
                        水面下,吸子展开了身躯,灰白色的腹面上百余个大大小小的吸盘严阵以待,“噗通”水声响过,吸子已经将落在身上的这一对巨蛭抱住并卷裹了起来,密密麻麻的吸盘按在了母蛭柔韧的黑皮上,它俩挣扎了几下后,便动弹不得了。
                        “这……”阿明哆哆嗦嗦的指着水里的粗大的吸子筒,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寒生松了口气,对沈才华说道:“能让吸子把它们运回寨子里去么?”
                        沈才华点点头,走到潭水边上,纵身跃起骑在了吸子筒上,然后嘴里叽里咕噜了一下,吸子筒眨眨眼,浮在水面上,沿小溪顺流而下。
                        “我们也走吧。”寒生与阿明举着火把,跟在沈才华身后向洞外走去。
                        沈才华兴致勃勃的骑着一身绿苔毛的吸子筒顺溪漂流而下,穿过树林和毛竹林,一路奔寨中而来。
                        小溪两侧岸边洗衣汲水的人们瞧见如此怪异的情形,无不诧异之极,“那是吸子!”终于有人认出并惊呼起来,同时抄起了枪支。
                        “别开枪!那是我们驯服的吸子,不会伤害人的。”阿明扯开喉咙不住的喊叫着。
                        一群孩子们跟在沈才华的身旁跑动着,既紧张又好奇,个个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一直跟到了阿明家的竹楼下。
                        
                        


                      4294楼2008-11-23 23:08
                      回复
                        岸边,吸子懒洋洋的伸展开来,露出躺在腹面上的两条巨蛭,众人惊讶的发现,巨蛭的浑身上下布满了针孔,原本粗壮肥腴的身体已经干瘪瘪的只剩下了两张皮,它们的体液已经被吸子的那一百多个吸盘全部给吸光了……
                          两条巨型母蛭已经死了。
                          寒生呆呆的愣在了那儿,这可是要找来治病的呀,望着吸子喝得鼓鼓的灰白色腹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阿明伸手拎起了巨蛭瘪瘪的皮囊,无可奈何的问寒生道:“朱医生,你看这……”
                          “唉,白费工夫了。”寒生沮丧的说道。
                          “呏呏诃唵吽……”沈才华摆动着小手叫道。
                          吸子闻言开始排水,但是由于吸多了巨蛭体液,用力的卷起也还是比才华的腰粗了不少,达不到昨晚如雨伞般的苗条了,吸子眨眨眼睛,示意也只能这样了。
                          “才华,你有办法要吸子参加老爹的治疗么?只需要它动用几只最小的吸盘即可。”寒生若有所思的沉吟道。
                          沈才华闻言俯身对吸子又是一顿叽里咕噜,说了一连串的奇怪音阶,吸子一个劲儿的晃动着身子,仿佛不愿意似的,后来在沈才华的一再坚持下,末了只有眨眼表示同意。
                          沈才华目光转向寒生点了点头。
                          “好吧,带吸子上楼。”寒生吩咐道。
                          吸子筒伸缩着跟着沈才华爬上了楼梯,身后留下一行水渍,竹楼下,那群孩子们高兴的扯着巨蛭皮囊跳到溪水中嬉戏玩耍去了。
                          小芹站在楼梯口等着他们,屋内席地而坐着一个黝黑清瘦、六十多岁的男人,正在拉着阿明老爹的手说着江西土话,他是小芹的父亲,也是位中国远征军的老兵,地道的赣南老表。
                          寒暄过后,寒生开始准备治疗,首先吩咐阿明取来剃刀,命其将老爹的头发全部刮光。
                          “老爹,我要从您的身体上取下一些‘神阙泥’作为药引子。”寒生说道。
                          “‘神阙泥’……那是何物?”老爹不解的问道。
                          “嗯,这么说吧,人的肚脐眼儿是任脉的神阙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肚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所以,神阙穴可称得上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这‘神阙泥’就是肚脐眼儿里的垢。”寒生解释道。
                          
                          
                          


                        4295楼2008-11-23 23:09
                        回复
                          “噗”的一声,阿明老爹放了个响屁,随即手指动了动,屋中满是鲍肆之香。
                            小芹的脸一红,阿明急视之,“爹,你能动啦!”他惊呼道。
                            众人目光一下子落在了老爹的身上,果真他的手指同脚趾都在缓慢的蠕动着。
                            “嗯,血栓已经在打通了,闭塞多年的经络也在开窍,屁乃先兆。”寒生搭过老爹的手腕,脉搏慢慢的恢复正常了,他终于松了一口气,《青囊经》真是百试不爽啊。
                            沈才华嗅了嗅,赶紧捂住了鼻子,皱起眉头打了个大喷嚏。
                            “我爹还要多久能够站起来?”阿明万般景仰的问道。
                            “一个时辰吧。”寒生估摸着回答道。
                            “小老表,你从哪儿学来如此神奇的医术?”小芹爹赞叹不已的说道。
                            寒生笑了笑,心想《青囊经》还是不能随便说出去的,于是脸一红,搪塞道:“我家祖传的。”
                            “了不起,咱们江西自古以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就拿我们兴国来说,乃出一代堪舆宗师杨筠松,字救贫,实为中原风水学之旷世奇才啊。”小芹爹说道。
                            “杨筠松?”寒生心想不知此人与刘伯温相比如何。
                            “相传唐末年间,统辖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是卢光稠,自立为王,请杨筠松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卢光稠问杨筠松是否还另有天子地?杨公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卢光稠不愿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于是在杨公酒中下毒,以绝后患。杨筠松回家途中问弟子曾文秥,此处何地?曾文秥说是‘药口’。杨公叹道:药到口必死矣!
                            杨筠松在临死之前叮嘱曾文秥,去告诉卢光稠杨救贫的遗言: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则世世代代为天子矣。杨公实则在风水上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制煞卢光稠。不久,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了。”小芹爹接着叙述道。
                            “这都是真的么?”寒生对风水之类的传说总是兴趣十足。
                            “我就是杨公后人杨慕贫。”小芹爹正色道。
                            “哦……”寒生见其凝重的神态,自己也随即严肃了起来。
                            “你可知道《青囊经》么?”杨慕贫问寒生道。
                            寒生闻言心中不由得就是一凛。
                            
                            


                          4298楼2008-11-23 23:12
                          回复
                            “据闻是三国名医华佗写的一本医书,已经失传了。”寒生支吾道。
                              杨慕贫摇了摇头,道:“不对,《青囊经》乃是一本堪舆奇书,为秦末汉初时的黄石公所著,你知道什么叫做堪舆术么?”
                              寒生干脆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堪舆两字,最早出于淮南王刘安所写的《淮南子》一书,谓‘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破天地之道,也就是今天的风水学。黄石公是张良的老师,但《青囊经》并未传给他,后来就下落不明了。辗转到了晋代,据说郭璞得到了此书,结果被其学生偷了去,还没等读又不小心被火烧了,后人只能从郭璞的著述中探到些蛛丝马迹,得知有这部书,至于流传于后世的《青囊经》,实为清朝的蒋大鸿补撰的。”杨慕贫解释道。
                              “怎么又是火给烧掉了?”寒生松了一口气,原来说的不是那本华佗的《青囊经》。
                              杨慕贫没有留意到寒生话语间的意思,接着说了下去:“先祖杨公却是见到了这本残缺不全的奇书,私下称之为《葬尺经》。”
                              “郭公葬尺?”寒生一个不留神,脱口而出道。
                              “你听说过‘郭公葬尺’?”杨慕贫惊讶的望着寒生。
                              “听一位百岁老婆婆说过,她人已经过世了。”寒生叹息道。
                              “哦,不错,这部残缺的《青囊经》,也就是《葬尺经》如天文般深奥难懂,先祖杨公尚未破解完便已毒发身亡,可惜历代杨家后人资质鲁钝,竟无一人能够瞧出一丝端倪。”杨慕贫叹息不已。
                              “难道书上写的不是汉字么?或许是因为残缺不齐的缘故?”寒生试探着推测道。
                              “此书烧剩下的几页纸中并无一字,只是画了些古怪的手势,唉,传到我这一辈看来也就到头了,杨家后人已再无天赋奇秉饱学之士了。”杨慕贫望着寒生说道。
                              “这本书在您手中?”寒生疑惑的问道。
                              杨慕贫点点头,说道:“传家之宝放在屋头不放心,三十多年前,出征缅甸时,我就带在了身上,我若战死,就决心与它一同在世间上消失了。”
                              寒生有点不安的问道:“杨叔叔,我们今天初次见面,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事儿呢?”
                              杨慕贫目光炯炯的望着他,一板一眼的郑重说道:“小老表,你出自杏林世家,为人老实忠厚,能有如此神奇医术,必是聪慧绝顶之人,今天又救了我的亲家,杨某无以为报,愿以半部《青囊经》相赠,日后若是能够堪破经中秘密,作为杨家后人,也总算是圆了一桩数代人未了的心事了。”
                              “我……”寒生吃惊不已,脸一红,甚为刚才自己的撒谎而内疚了起来。
                              杨慕贫自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的打开,里面是一个细细的小竹筒,拔出筒盖,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倒出个纸卷来。
                              屋里的人都默默地看着小芹爹轻轻的展开那几张带着焦痕的黄褐色的纸片,那上面果然是未见一个字迹,只是画了些奇奇怪怪的手势。
                              人们愣愣的望着,俱是迷惑不解。
                              只有小才华看见这些图画后,高兴的咧开了小嘴……
                              
                              


                            4299楼2008-11-23 23:12
                            回复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夜深了,绵绵细雨也停歇了,乌云裂开了一道缝隙,清凉的月光洒向了密支那小城。
                                首长信步走出了领事馆大门,身后跟着冯生。
                                自从在中甸直接调入首长的这个神秘的部门后,冯生便随同着悄悄地潜入了缅甸,连夜从仰光乘火车赶到了密支那,对外的口径是商务考察。
                                今天首长悄悄吩咐他,半夜随他一同去接待一个神秘的人物,冯生知道秘密工作原则,领导不说的,一概不要过问,具体做什么,首长到时候自会有指示。
                                “密支那,1942年,中国远征军在这里苦苦支撑着缅甸战局,与日军殊死搏斗,使盟军赢得了北非的控制权,而十万远征军几乎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啊。”首长望着夜色中朦朦胧胧的远山,不无感慨的说道。
                                冯生闻言,琢磨着首长不过是感叹抒怀而已,自己还是不方便答话。
                                “冯生,你了解这段历史么?”首长发问道。
                                “首长,不十分了解,国内群众大都认为国民党蒋介石zheng 府在抗日战争中不放一枪,躲在峨眉山上摘桃子,抢夺胜利果实。”冯生小心翼翼斟酌着说道。
                                “那些只不过是对老百姓说说的,群众不关心也没有必要知道得太多。”首长嘿嘿冷笑着,绕过了领事馆的侧墙。
                                月光下,眼前是一片黑黢黢的灌木林,林中有一块空地,四周静悄悄,看不到有人。
                                冯生警惕的抽出腰间的手枪,当下保护首长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首长站在空场上,抬起腕表,时针正好指向半夜12点钟。
                                “道长,你应该已经来到了吧?”首长平静的声音说道。
                                “唰”,轻微的衣袂声响起,丛林中闪出一个瘦长的黑影,悄无声息的站立在了首长的面前,负手而立。
                                淡淡的月光照在那人的脸上,冯生一愣,禁不住的脱口而出:“金道长!”
                                金道长锐利的目光射向了冯生,心中也是暗自吃惊,狐疑的目光瞥向了首长,他俩怎会在一起?
                                首长微微一笑,道:“冯生已经调来我手下工作,你们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所以今晚特意将他也带来了。”
                                金道长面上似有不快,但是也并无说什么,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格达预言探听到了么?”首长切入正题。
                                “已经搞到了,不过都是些数字而已,十分深奥,破解难度极大。”金道长回答说道。
                                “哦,快拿来我瞧瞧。”首长迫不及待的伸出手来。
                                金道长瞄了一眼冯生,自口袋中掏出一张羊皮来,郑重的递给了首长。
                                月光下,羊皮上的字迹隐约可辨,首长惊喜的默念着上面的数字,但他没有注意到,这张羊皮虽然看似陈旧,但却微微散发出了一丝淡淡的血腥气……
                                这是一张做旧了的新羊皮。
                                
                                


                              4300楼2008-11-23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