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解体后,大量苏共执政时期的档案文件解密开放,成为人们了解苏联历史、冷战内幕、中苏关系乃至中共党史的重要资料。
自1990年代中期起,学者沈志华、牛军、杨奎松、李丹慧、崔海智等人着手搜集、翻译、整理、使用这批俄文档案,使中国学者得以打破语言、经费的限制使用一手资料进行冷战史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沈志华,他曾以“学术个体户”的身份斥资百万赴俄、美购回大量解密档案,并向学者无偿开放,轰动一时。2005年,他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并利用这些解密档案推动了一系列学术研究。
近日,沈志华教授主编的12卷本《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945-1991)》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2600余件解密档案得以向公众展露真容。在2月9日的出版座谈会上,沈志华介绍了这套档案集的由来和内容,他表示:“这书(编了)20年了,有些档案是早在20年前就搜集翻译的,一直做到现在。”而除了将中苏关系档案一网打尽,他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计划在进行之中。
自1990年代中期起,学者沈志华、牛军、杨奎松、李丹慧、崔海智等人着手搜集、翻译、整理、使用这批俄文档案,使中国学者得以打破语言、经费的限制使用一手资料进行冷战史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沈志华,他曾以“学术个体户”的身份斥资百万赴俄、美购回大量解密档案,并向学者无偿开放,轰动一时。2005年,他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并利用这些解密档案推动了一系列学术研究。
近日,沈志华教授主编的12卷本《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945-1991)》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2600余件解密档案得以向公众展露真容。在2月9日的出版座谈会上,沈志华介绍了这套档案集的由来和内容,他表示:“这书(编了)20年了,有些档案是早在20年前就搜集翻译的,一直做到现在。”而除了将中苏关系档案一网打尽,他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计划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