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裴行俭。。看你怎么理解了。。如果说姓裴,父母早亡,能文能武那确实是。。但是他俩不是一个事情的啊。。裴行俭是生活在619-682。。就是太宗&高宗时期。。将军生活在玄宗开元时期。。以张九龄去世时(740)将军二十来岁的样子看,裴昀应该生于710-720之间。。也就是玄宗登基(712)前后那几年。。
裴行俭小时候以门荫进弘文馆,虽然二十岁时明经及第,但是当了个正八品左屯卫仓曹参军一当就是十来年orz。。直到三十五六岁时才有一个升官正五品长安令的记录,但次年又因私下议论武则天会造成祸乱被贬为六品西州(大唐最西边orz)长史,待了十四年,做到从三品安西都护回长安,任从四品司文少卿即鸿胪寺少卿,不久改任正四品吏部侍郎。。。五十九岁时因吏部尚书李敬玄率军惨败吐蕃(天知道为什么会让一个文臣去率军打仗这不是拿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吗)临危受命,带兵上阵,不过最后未能成行。次年,当他满六十岁时,西突厥叛乱了。。。然后裴行俭去扫平叛乱,隔了一年东,突厥又叛乱了,重复以上步骤。。再过一年,不知道是东还是西的突厥又叛乱了。。。裴行俭接受了任命却在出兵前去世了。。。其实这几年不管是打仗还是朝堂上的事情都很精彩~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找找资料
裴昀的老师是张九龄,而且家在岭南,十五岁进士及第(太逆天了。。),十八岁投笔从戎,二十岁已是陇右大将军(唐朝没有陇右大将军这一官职。。十六卫大将军是正三品),三品大官啊!比起裴行俭大器晚成,裴昀就是出名要趁早的人生赢家

而且最后假死,过上安逸的生活,比裴行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