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高考失利,未考入北大,第二志愿进入上海一重点大学。大一时因高考失利的情绪还未平复,无心学业,遂取图书馆众书漫阅之。得读《论语》、《老子》、《太极图说》、《通书》,似有宿缘,极喜爱之。一则情绪恢复,矢志学业,毕业时获优秀毕业生荣誉;二则心慕大道,以周敦颐夫子”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为座右铭,工作后虽接触名利声色,亦有所染,但不曾深陷之。
余对先秦儒家极追慕,多年来枕边常备《中庸》,常熟读笃思。余天性极纯善,未对周遭之人起过恶念,常以子思子”苟无至德,至道不凝“自励,心慕先圣光风霁月、洁净精微之境界。三十而立后,因深谙经济之理术,收入甚丰;然名利心愈加淡薄,抱用行舍藏之心态。
2014年春节后,忽一日,感呼吸致柔,腹中有气氤氲,胸腔腹腔内真气鼓作一团。二小时后,其感方绝。次日,该感又来,时间延长至半日。以后此专气致柔、真气熏蒸的感觉每日都来,全身通泰融合,妙不可言,维持的时间少则两三小时,多则十多小时。走路时如在云端,闲坐时如温水沐浴,甚感大奇。余屈指算之,此强烈的气感持续了26天。
过后余查阅网络,得知此乃内丹术中坎离相交的内景。《玉皇心印经》中言“存无守有,顷刻而成”,闵智亭道长注解说“妙有一到,全身通泰”。又得阅张苏辰先生内丹功,谈及其也曾出现此景象,是后天鼻息带出先天一气,张先生说即是《入药镜》“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余不曾练过气功和丹道,却出现坎离相交之景象。岂不是先圣所言“道不远人”?余今言与诸君,丹道真实不虚,非妄传臆测,实有其事。余以儒入门,道家中派之李道纯、黄元吉援儒入道,先秦儒道不分家,均以“至诚自然”为枢机,今余有幸得窥大道门径,诚华夏文化之功也。
余对先秦儒家极追慕,多年来枕边常备《中庸》,常熟读笃思。余天性极纯善,未对周遭之人起过恶念,常以子思子”苟无至德,至道不凝“自励,心慕先圣光风霁月、洁净精微之境界。三十而立后,因深谙经济之理术,收入甚丰;然名利心愈加淡薄,抱用行舍藏之心态。
2014年春节后,忽一日,感呼吸致柔,腹中有气氤氲,胸腔腹腔内真气鼓作一团。二小时后,其感方绝。次日,该感又来,时间延长至半日。以后此专气致柔、真气熏蒸的感觉每日都来,全身通泰融合,妙不可言,维持的时间少则两三小时,多则十多小时。走路时如在云端,闲坐时如温水沐浴,甚感大奇。余屈指算之,此强烈的气感持续了26天。
过后余查阅网络,得知此乃内丹术中坎离相交的内景。《玉皇心印经》中言“存无守有,顷刻而成”,闵智亭道长注解说“妙有一到,全身通泰”。又得阅张苏辰先生内丹功,谈及其也曾出现此景象,是后天鼻息带出先天一气,张先生说即是《入药镜》“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余不曾练过气功和丹道,却出现坎离相交之景象。岂不是先圣所言“道不远人”?余今言与诸君,丹道真实不虚,非妄传臆测,实有其事。余以儒入门,道家中派之李道纯、黄元吉援儒入道,先秦儒道不分家,均以“至诚自然”为枢机,今余有幸得窥大道门径,诚华夏文化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