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最富盛名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之一,马文本次将带着他的《未发现的中国》参加2011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优和展播环节,并在纪录片节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如何用世界眼光拍摄中国题材纪录片”的专题演说。
马文导演曾经走过67个国家,在谈到他为何会来到中国拍纪录片时,他说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口众多,这里不会有野生动物,更不会有丰富的物种,但我想告诉他们,你们想错了,这里是个五彩斑斓物种多样的地方。
奈杰尔•马文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在现场”。马文永远都以旅行家的眼光、发现者的心态来记录野生动物。所以我们总可以看到他面带笑容、像看见老朋友般对待他身边的各色动物,比如跟随一只可爱的竹鼠匍匐爬过一大片布满荆棘的竹林,比如与一条粗壮的巨蟒来次亲密接触,比如把一只巴掌大的皇蛾放在自己的鼻尖上。在他的眼中,那些动物总是美丽的,富有灵气的。同时,马文感谢那位懂得中文和英语的摄像师,他的帮助和陪伴使影片拍摄顺利的进行。
对于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目前的现状,马文导演也提出了恳切的建议。他认为需要开辟一个专门栏目,例如BBC或南非的电视台,因为拍摄自然纪录片需要十分专业的拍摄技术,不能随便找谁来拍。未来中国的自然类纪录片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这里有很多优秀的拍摄者。
马文导演曾经走过67个国家,在谈到他为何会来到中国拍纪录片时,他说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口众多,这里不会有野生动物,更不会有丰富的物种,但我想告诉他们,你们想错了,这里是个五彩斑斓物种多样的地方。
奈杰尔•马文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在现场”。马文永远都以旅行家的眼光、发现者的心态来记录野生动物。所以我们总可以看到他面带笑容、像看见老朋友般对待他身边的各色动物,比如跟随一只可爱的竹鼠匍匐爬过一大片布满荆棘的竹林,比如与一条粗壮的巨蟒来次亲密接触,比如把一只巴掌大的皇蛾放在自己的鼻尖上。在他的眼中,那些动物总是美丽的,富有灵气的。同时,马文感谢那位懂得中文和英语的摄像师,他的帮助和陪伴使影片拍摄顺利的进行。
对于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目前的现状,马文导演也提出了恳切的建议。他认为需要开辟一个专门栏目,例如BBC或南非的电视台,因为拍摄自然纪录片需要十分专业的拍摄技术,不能随便找谁来拍。未来中国的自然类纪录片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这里有很多优秀的拍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