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仁吧 关注:6贴子:149

【词条】忠文公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祭蜀公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2-16 16:25回复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 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 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 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 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 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 华阳县(今双流县)人。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2-16 16:25
    回复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 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卒 于哲宗元祐二年,年八十一岁。宋仁 宗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第一。 仁宗时,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 生平不信佛事。尝请立太子,面陈恳 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 百余日,须发为白。后为翰林学士, 与欧阳修、宋祁共修《新唐书》。在 政治上,范镇支持司马光论新法,与 王安石不合,劾青苗法扰民,直言变 法是残民之术,后职官致仕。哲宗即 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 封蜀郡公。镇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 晚使辽,辽人目为长啸公。卒,谥忠 文,赠右金紫光禄大夫。镇著有文集 及《东斋记事》,凡百馀卷,《宋史 本传》及《四库总目》传于世。同乡 好友苏轼在《范景仁墓志铭》一文说 :“其文清丽简远,学者以为师法。”、 “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常欲 继之以死,虽在万乘前,无所屈……”。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2-16 16:27
      回复
        直言不讳
        仁宗皇帝赵祯在位多年无嗣,嘉祐二 年(1057)突然发病,群臣惊虑,惶 惶不可终日。他们希望赵家及早选定 二位储君,以安人心,而赵桢总想自 己能有一个亲生儿子来消受这万里河 山,故不愿过继太子。民间有《狸猫 换太子》的故事相传;拥立之事,牵 涉到政治集团的宗派斗争,但失败, 身败名裂,故群臣又都“莫敢先言”。惟 范镇下决心,纵然掉脑袋也应“死于职” ,不愿死在来争夺皇位乱军之中。他 三次面见仁宗陈述争论,十九次上奏 本章。力述立嗣理、由“待命百余日, 须发为白。”仁宗因此怒恼,范镜知谏 院职,改集贤院修撰。后来他累申前 议;文得韩琦等共同努力,帝始定赵 曙继嗣。至邵位,英宗欲拜范稹为幸 梢,但他又反对追尊赵曙生父为“皇考” ,遂迁翰林侍读学士,次年出知陈州 (今河南省淮阳县)。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2-16 16:31
        回复
          贷粮救灾
          时值陈州饥荒,饿殍遍野,他上任三 天毅然下令贷钱三万余贯、贷粮三万 余担救济灾民。范镇此举事先未经朝 廷获准,以致监司急迫追查,他只得 上书自劾辞官;帝下诏恕其过。殊知 是年陈州丰收,官府所发钱粮如数收 回。熙宁元年(1068)神宗赵顼继位 ,范镇迁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兼侍读 、旋知通进银台司湘当于门下省。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2-16 16:35
          回复
            反抗变法
            次年,王安石正进行变法改制,实行 了以青苗法为代表的新法,范镇站在 司马光等人的立场上,竭力反对新法 ,曾五次上疏反对新法,在疏中指斥 王安石以喜怒为赏罚,“陛下有纳谏之 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 性,大臣用残民之术。”
            王安石看到奏疏,十分气愤,连手都 颤抖了,亲自起草诏书,痛斥范镇。 范镇便以户部侍郎的官职致仕退休。 范镇临行前上表谢恩,仍坚持己议, 反对王安石变法,请求神宗“集群议为 耳目,以除壅蔽之奸;任老成为腹心 ,以养和平之福。”退休后,苏轼前往 祝贺,说“公虽退,而名益重矣!”范镇 十分难过,认为“君子言听计从,消患 于未萌,使天下阴受其赐,无智名, 无勇功;吾独不得为此,使天下受其 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整天与宾 客一起饮酒赋诗。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2-16 16:38
            回复
              走访山水
              范镇居成都期间,曾东下长江,出三 峡,游荆湘,直至京城汴梁,遍访名 山大川,作诗三百多首,佳作不乏。 如《游昭觉寺》。 “炎蒸无处避,此 地忽知寒。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登眺见 甲舍,衡茅半不完。”作者以热冷对比 ,远近相衬,勾勒出成都昭觉寺一幅 清和图景。万松散凉,石屋人静,似 有阵阵仙风飘送人间,不胜悠然。沈 德潜《唐诗别裁》评谓“语谈而味终不 薄”。如《仲远龙图见邀学射之游先寄 五十六言》:“几年魂梦寄西州,春晚 归逢学射游。千里香风尘不动,半山 晴日风雨收。指伪武弁呈飞骑,次第 红妆数胜筹。夹道绮罗瞻望处,管弦 旌帜旆拥邀头。”“仲远”是蔡延庆的字 ,时知成都府。“学射”即学射山(今成 都市磨盘山)。可以想见当年学射山 骑射比富场景,人涌曲扬,盛况空前 ,写得来情景交辉,格调雍容。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2-16 16:41
              回复
                与司马光
                司马光同礼部尚书张存三女结婚。婚 后,司马光常常不进卧室休息,独身 在书房里过夜,且头枕木枕。一日, 司马光的好友范镇来访,夫人便将自 己独守空房之事讲了出来。司马光当 着好友的面只好讲出实情。他说:“食 君之禄,为君之臣,理应为国效忠, 为民尽力。我怕自己只图享受,忘了 国家的忧患;只图当官,忘了百姓的 疾苦。便让木匠用圆木给我做了枕头 ,每当它一滚动,我就会从梦中惊醒 。然后静坐书案前,想想当天哪些事 情没有办好,以便第二天补救。我觉 得,只有时时刻刻挂民在心,战战兢 兢当官,才能不负朝廷。”夫人张儒秀 听了十分感动,说:“既然君实为此忧 国忧民,就是守一辈子空房,我也心 甘情愿!”这就是宋史上有名的司马光“ 头悬警枕,忧国忧民”的故事。
                范镇与司马光相得甚欢,议论如出一 口,而且约定生则之为作传,死则之 为作铭。后来,司马光为范镇作传; 司马光死后,范镇为司马光作墓志铭 。史书记载范镇清白坦荡,待人以诚 ,恭俭慎默,从不褒贬评论他人。遇 到重大问题时镇静从容,态度柔和而 语气庄严,即使在皇帝面前也能坚持 己见。《东斋记事》共六卷,《宋史· 艺文志》记作十二卷,马端临《文献 通考》记作十卷,但上达两个本子早 已失传。今天我们看到的本子是清乾 隆时修《四库全书》时采辑《永乐大 典》中所收条目,分类编辑,共为五 卷,再加上江少虞《事实类苑》、曾 忄造《类说》中的有关条目,总计有 六卷。中华书局1980年9月出有汝沛 点校的《东斋记事》五卷及附录。
                范镇与司马光都奏请皇帝颁布乐律度 尺的法令,又与司马光反复讨论诘难 ,书信往返数万言。他们从前在秘阁 任职时,只是在议论乐律方面见解不 同时,就用下棋来决胜负。司马光( 字君实)没有取胜。过了二十年,司 马光在西京洛阳。范镇去看他,别的 书都不带,只带从前讨论过的八篇乐 论。他们争论的问题好几天都没有解 决,又以投壶来决胜负。这次范镇没 有取胜。司马光高兴地说:“大乐(即 太乐,掌使乐人之官)还魂了!他们 二位讨论乐律为什么以下棋、投壶这 类游戏作为结束呢?这是为了平息自 以为是的傲气。这种傲气很难平息, 只有虚心才能看清道理。如果争论激 烈,用词尖锐,则宜暂时停止,稍待 双方心平气和下来,这样是非就会自 己明白。所以,人们只知道用言语来 进行的辩论,而不知道不用言语的辩 论才是最好的辩论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2-16 16:45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2-16 16:46
                  收起回复
                    主要著作
                    《东斋记事》是范镇写的有关时事见 闻的笔记,所记内容涉及北宋典章制 度、士人逸事,以及蜀地风土人情等 。
                    参与编修:
                    1. 《新唐书》
                    2. 《仁宗实录》
                    3. 《玉牒》
                    4. 《日历》
                    5. 《类篇》
                    自撰:
                    1. 《文集》一百卷
                    2. 《谏垣集》十卷
                    3. 《内制集》三十卷
                    4. 《外制集》十卷
                    5. 《正言》三卷
                    6. 《乐书》三卷
                    7. 《国朝韵对》三卷
                    8. 《国朝事始》一卷
                    9. 《东斋记事》十卷
                    10. 《刀笔》八卷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2-16 16:48
                    回复
                      参考文献:
                      《宋史》卷337有《范镇传》。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东坡全 集》卷八八
                      韩维:《范公神道碑》,《南阳集》 卷三十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2-16 16:52
                      回复
                        范镇传
                        范镇传 宋史 列传卷九十六 原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
                        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 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 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 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
                        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 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
                        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
                        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故 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首礼部 选者,必越次抗声自陈,率得置 上列。吴育、
                        亦从众。镇独不然,同列屡趣 之,不为动。
                        从呼出应,退就列,无一言,廷 中皆异之。自是旧风遂革。 帝天性宽仁,言事者竞为激 讦,至污人以帷箔不可明之事。 镇独务引大体,非关朝廷安危, 生民利疚,则阔略不言。
                        为相,镇论其无学术,非宰相 器。及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 欲逐去之。镇言:“今阴阳不和, 财匮民困,盗贼滋炽,狱犴充 斥,执中当任其咎。御史舍大责 细,暴扬燕私,若用此为进退, 是因一婢逐宰相,非所以明等 级,辨堂陛。
                        举苏轼谏官,御史谢景温奏 罢之;举孔文仲制科,文仲对 策,论新法不便,罢归故官。镇 皆力争之,不报。
                        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谢
                        臣言青苗不见听,一宜去; 荐苏轼、孔文仲不见用,二宜 去。李定避持服,遂不认母,坏 人伦,逆天理,而欲以为御史, 御史台为之罢陈荐,舍人院为之
                        吕大临、苏颂,谏院
                        罢宋敏求、
                        为之罢胡宗愈。
                        罔,以兴造边事,事败,则置而 不问,反为之罪帅臣李师中。及 御史一言苏轼,则下七路掎摭其 过;孔文仲则遣之归任。
                        人况彼二人,事理孰是孰非,孰 得孰失,其能逃圣鉴乎?言青苗 有见效者,不过岁得什百万缗 钱,缗钱什百万,非出于天,非 出于地,非出于建议者之家,盖 一出于民耳。
                        也,养民而尽其财,譬犹养鱼而 竭其水也。”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2-16 16:55
                        回复
                          苏轼在墓志铭中写到:
                          铭曰:凡物之生,莫累于名。人顾趋 之,以累为荣。神人无名,欲知者希 。人顾忧之,以希为悲。熙宁以来, 孰擅兹器?嗟嗟先生,名所不置。君 实在洛,公在颍昌。皆欲忘民,民不 汝忘。君实既来,遁归于洛。絷而维 之,莫之胜脱。为天相君,为君牧民 。道远年徂,卒徇以身。公独坚卧, 三诏不起。遂解天刑,竟以乐死。世 皆谓公,贵身贱名。孰知其功,圣人 之清。贪夫以廉,懦夫以立。不尸其 功,无丧无得。君实之用,出而时施 。如彼水火,宁除渴饥。公虽不用, 亦相其行。如彼山川,出云相望。公 维蜀人,乃葬于汝。子孙不忘,尚告 来者。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2-16 17:30
                          回复
                            复制狂怒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2-16 18: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