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通常的解释是:
1.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降水少。
2.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
3.历史上对印度河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
那么,为什么西南风无法到达印度河平原呢?
关于这个,《世界自然地理》(刘德生)中有这样的解释:第一,盛行从 伊朗低压南缘向东扩张的热带大陆气团,它使赤道季风气流,不能远达北方;第二,西南季风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扩张的并不厚;第三,夏季本地区高空为反气旋形势,低层为显著的热低压,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降水稀少(75——150mm左右),形成荒漠。
先来看夏季带来降水的西南季风:
印度半岛一带夏季西南季风的来源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本身就是从南印度洋海域的低纬度信风变来的,再加上流经北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南部,空气吸纳了大量水汽,因此雨季降水充沛。南亚的西南季风运行路线有两支,一是从阿拉伯海直接向恒河平原运动;二是从孟加拉湾向东北运动,被喜马拉雅山阻挡而改道向西北。第一支在西高止山脉就被阻挡,过了西高止山脉就没什么水汽了。第二支由于在恒河平原上长途跋涉,到达印度河流域后便势力衰微了。塔尔沙漠正好在两支西南季风都到不了的地方,西南季风从巨大的气旋东侧绕过达到北部山区形成丰富降水。
南亚的印度低压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低压中心。因为这个低压中心庞大,所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气旋,使得偏东的地方吹偏南风,偏西的地方吹偏北风。所以在印度河平原与恒河平原交界处还有来自于偏南风从印度洋吹来,带来降水。偏西的地方则吹西北风,该风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一带吹来,这些陆地长期干旱少雨,地表水汽稀少,吹来的风性质干燥,降水少。即便是经过阿拉伯海北部,由于水域面积相对较小,空气水汽也无法跟印度季风比,此外,夏季北非-伊朗副高的东部边缘正位于巴基斯坦西部,而副高的东部边缘在高空就盛行偏北气流,加上下沉影响,所以难以成云,更别提下雨了。
因此,南亚印度河平原地区形成了特殊的热带沙气候。
但在个别年份,由于大气环流的改变,北非-伊朗副高的东部边缘会退到伊朗高原中部,对应的夏季印度热低压也向西移动,这样的话巴基斯坦一带就不是处于单纯的干热空气控制下,而是有了来自东侧和南侧季风的参与,加上地形作用(巴基斯坦西高东低的地形分布),往往会造成很强的暴雨出现罕见的洪涝。这就是新闻曾经播过的印度河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