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停产的、未投产的、被兼并的,甚至连地址都找不到的企业,还在上报“产值”;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
这是湖南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中抽查发现的统计造假行为。“各地单纯追求对GDP的考核是造成统计水分甚至造假的重要原因。”湖南省统计部门一位处长分析说。
湖南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林德勇建议,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目前是哪里发现数据出现问题才去执法,在统计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执法力度。
抽查39家企业错差额38.2亿
衡山县是湖南一个只有40多万人口的小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室在去年上半年查实,湖南衡山县在统计和“三经普”中,虚报数据的问题非常突出。抽查的39家联网直报工业企业,2013年工业总产值上报数合计44亿元,而检查数合计只有5.8亿元,差错额高达38.2亿元。
无独有偶,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室的核查中,还发现长沙市某区在统计和“三经普”中也存在严重的虚报数据行为。比如,核查的9家联网直报企业普查数据,有5家存在虚报,其2013年商品销售额(营业额)上报数合计2.7564亿元,而检查数合计仅为337万元,虚报数是实际数的80多倍。
为了多报,一些地方甚至“借尸还魂”,弄虚作假。衡山县核查的40家联网直报工业企业中,有6家在2013年前已经停产、或未投产、或被收购的企业仍然在报数。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前后历时两年多,记者获悉,这些造假行为被发现后,经全新核查这些数据已在全国经济普查中予以修正。
企业被逼造假,被查收费偷税
这是湖南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中抽查发现的统计造假行为。“各地单纯追求对GDP的考核是造成统计水分甚至造假的重要原因。”湖南省统计部门一位处长分析说。
湖南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林德勇建议,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目前是哪里发现数据出现问题才去执法,在统计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执法力度。
抽查39家企业错差额38.2亿
衡山县是湖南一个只有40多万人口的小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室在去年上半年查实,湖南衡山县在统计和“三经普”中,虚报数据的问题非常突出。抽查的39家联网直报工业企业,2013年工业总产值上报数合计44亿元,而检查数合计只有5.8亿元,差错额高达38.2亿元。
无独有偶,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室的核查中,还发现长沙市某区在统计和“三经普”中也存在严重的虚报数据行为。比如,核查的9家联网直报企业普查数据,有5家存在虚报,其2013年商品销售额(营业额)上报数合计2.7564亿元,而检查数合计仅为337万元,虚报数是实际数的80多倍。
为了多报,一些地方甚至“借尸还魂”,弄虚作假。衡山县核查的40家联网直报工业企业中,有6家在2013年前已经停产、或未投产、或被收购的企业仍然在报数。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前后历时两年多,记者获悉,这些造假行为被发现后,经全新核查这些数据已在全国经济普查中予以修正。
企业被逼造假,被查收费偷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