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衰老之态最先开始涌现。
胸闷气短是母亲的老毛病了,近年来发作得越来越厉害。父亲说是母亲怀着我时肾气太虚所致,总要打死我这个“不肖子”。然后把着我握着假手枪的手向远处贴有我的照片的靶上打去。
母亲总是站在一旁温温地笑着,不置可否。
母亲在中年之后开始信佛,也许是因为这个原故,性格也愈发沉稳柔和。
印象中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吵架也很少。闹得最厉害的一次应该是父亲出去喝酒,半夜才醉醺醺地回来。据父亲后来说当他一开门看见在黑暗中背对着门口坐在椅子上穿着白睡衣披着长发的母亲时,顿时感觉其实那天晚上他喝的全是苹果醋一样。然后他们就吵起来了。母亲指着父亲骂他一点也不会疼爱妻子而父亲指着母亲骂他就是不会疼爱一个名叫贞子的妻子。
让我想想……嗯,这应该是他们吵得最凶一次了。
在我看来,父亲总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地缠着母亲。
——“和叶,我要抱抱。”
——“和叶,我要亲亲。”
——“和叶,我要滚滚。”
再例如,“你看你,都工作了一天了回家来怎么能扫地呢。让我来。”然后冲我大力扔来手中的物什怒喝:“臭小子还不麻利儿给你母上大人干活?!”
又例如…“啊!对不起平次!我太不小心了竟然把热水洒在了你手上,我真是……呜呜。”“哎哎和叶你别哭啊!你的眼泪可比这热水都烫啊你浇我多少次都行啊你别哭……”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在我看来这最正常不过——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深深爱着对方而已。
时光荏苒过他们的青葱岁月。
父亲和母亲渐渐地,相互扶持已超过了半个世纪。
时间棱角极锋利,母亲不可避免地被刻上了深深的印痕。母亲出现了心肌梗塞的症状。她不再能因为父亲的恶作剧开怀大笑。她变得时常会与父亲靠在床头喁喁细语。她不再能拿出看家本领为我和父亲做一顿我们赞不绝口的大餐。她有时会静静趴在床上慢慢地折千纸鹤或拿一张纸写些什么。她不再能看那部电视上还没播放完毕的剧集,父亲紧紧握着躺在病床上苦苦挣扎的母亲的手。直到他的体温再也无法复苏这只手的温度。
父亲他近来有些异常,总是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他毕竟已经上了年纪。可他的行为越来越让我无法理解。有天我把洗好的菜放在桌子上离开了一会儿,回来后在垃圾桶里找到了它,而家里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
我问正在看足球的父亲:“你把菜扔掉干嘛呀?”
父亲呆萌状:“我啥时候把才扔掉啦?自己做错了别赖我头上好不好?真是,我怎么又这么个儿子……”
“……”
我结婚了,和妻子一起领购了一套房子。我的意思是把这老院子卖掉,领着父亲一起住新家。却被父亲怒喝着轰出了大门。“你知不知道这房子从你曾爷爷就开始住?你知不知道这是你爷爷奶奶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你知不知道我和你妈住了……”父亲好像痰气上涌,一下子哽住了话头。在他摔门之前我看到了他的通红怒目,闪着些光亮的瞳孔。
因为妻子正怀着孕,我也拗不过父亲,只好由着他暂且一个人住在老屋,找了个全职保姆24小时照顾他。只是,每一次去看他,就觉得父亲说话的思路一次比一次不清晰。
妻子生了个白白净净的女儿,取名叫莲。但是很奇怪,她长得既不像我,也不想妻子。倒很有几分像母亲。
我和妻子带着带着孩子去看望父亲,父亲接过孩子,笑逐颜开。很久没有看到父亲如此开心地笑了,看着父亲那些被拉扯的皱纹时我才发现,父亲,真的老了。
父亲逗弄着怀中的婴儿,“呦呦呦,你看看,她长得多像你啊。”
多年之后,我才醍醐灌顶似得明白,父亲口中的“你”,指的并不是我。
由于父亲的记忆力已经不太能很好的自理生活,我不得已卖掉了房子,和妻子,还有已经七岁的小莲又搬回了老屋。
父亲他早上总是起得很早。
这天早上,我们一家三口也早早地起床了,给不听话的父亲刷完了牙,吃完了饭,替他换上外出的衣服,把他拉到玄关,没想到还差一只脚在屋里时,父亲却死活也不肯出来了。父亲对我大吼大叫,一个劲儿得要回去,我死命拉着他,可惜不愧是前警察、检察官的父亲,凭我一人之力根本拉不住他,只好放开他,但好说歹说他就是不走。最后,又是以我的妥协而告终。
开车的时候我又后悔了,刚才应该绑也把父亲绑来的。
今天,母亲逝去整整十年了。
我在想,如果母亲还健在,会是什么模样。头发一定也已花白,脸和手一定也布满了皱纹,但我想她的声音还会像父亲所喜欢的那样。她会抱着小莲唱着我儿时时常听见的那首歌,讲那个我听过无数遍的故事,轻轻拍打着她,知道她睡着……我赶紧停下了车,拿出纸巾。
母亲被安葬在景色极好的一座公墓,走过有些陌生的平整石道,道旁的碑上还是那些名字,没有改变,不远处好像又新立了些石碑。
我静静立在母亲面前,妻子和小莲站在我两旁,平时淘气的小莲此时也只安静地牵着妈妈的手。
碑上的照片,是母亲最后一次过生日时照的。即使是不会动的相片,仍可以看出那笑是多么地吃力。相片旁刻着母亲的生卒年
1978.3.3---2043.9.4
这块石碑很大。母亲的名字只占了一侧,墓穴亦如。另一侧,暂时还没有人占据。
我摆上了一些母亲爱吃的水果,蹲下来,拇指轻轻摩挲着相片有些毛躁的边缘。不远处荡起一阵风,漾来淡淡花香萦绕鼻间,久久不能散去。
胸闷气短是母亲的老毛病了,近年来发作得越来越厉害。父亲说是母亲怀着我时肾气太虚所致,总要打死我这个“不肖子”。然后把着我握着假手枪的手向远处贴有我的照片的靶上打去。
母亲总是站在一旁温温地笑着,不置可否。
母亲在中年之后开始信佛,也许是因为这个原故,性格也愈发沉稳柔和。
印象中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吵架也很少。闹得最厉害的一次应该是父亲出去喝酒,半夜才醉醺醺地回来。据父亲后来说当他一开门看见在黑暗中背对着门口坐在椅子上穿着白睡衣披着长发的母亲时,顿时感觉其实那天晚上他喝的全是苹果醋一样。然后他们就吵起来了。母亲指着父亲骂他一点也不会疼爱妻子而父亲指着母亲骂他就是不会疼爱一个名叫贞子的妻子。
让我想想……嗯,这应该是他们吵得最凶一次了。
在我看来,父亲总是像个小孩子一样地缠着母亲。
——“和叶,我要抱抱。”
——“和叶,我要亲亲。”
——“和叶,我要滚滚。”
再例如,“你看你,都工作了一天了回家来怎么能扫地呢。让我来。”然后冲我大力扔来手中的物什怒喝:“臭小子还不麻利儿给你母上大人干活?!”
又例如…“啊!对不起平次!我太不小心了竟然把热水洒在了你手上,我真是……呜呜。”“哎哎和叶你别哭啊!你的眼泪可比这热水都烫啊你浇我多少次都行啊你别哭……”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在我看来这最正常不过——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深深爱着对方而已。
时光荏苒过他们的青葱岁月。
父亲和母亲渐渐地,相互扶持已超过了半个世纪。
时间棱角极锋利,母亲不可避免地被刻上了深深的印痕。母亲出现了心肌梗塞的症状。她不再能因为父亲的恶作剧开怀大笑。她变得时常会与父亲靠在床头喁喁细语。她不再能拿出看家本领为我和父亲做一顿我们赞不绝口的大餐。她有时会静静趴在床上慢慢地折千纸鹤或拿一张纸写些什么。她不再能看那部电视上还没播放完毕的剧集,父亲紧紧握着躺在病床上苦苦挣扎的母亲的手。直到他的体温再也无法复苏这只手的温度。
父亲他近来有些异常,总是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他毕竟已经上了年纪。可他的行为越来越让我无法理解。有天我把洗好的菜放在桌子上离开了一会儿,回来后在垃圾桶里找到了它,而家里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
我问正在看足球的父亲:“你把菜扔掉干嘛呀?”
父亲呆萌状:“我啥时候把才扔掉啦?自己做错了别赖我头上好不好?真是,我怎么又这么个儿子……”
“……”
我结婚了,和妻子一起领购了一套房子。我的意思是把这老院子卖掉,领着父亲一起住新家。却被父亲怒喝着轰出了大门。“你知不知道这房子从你曾爷爷就开始住?你知不知道这是你爷爷奶奶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你知不知道我和你妈住了……”父亲好像痰气上涌,一下子哽住了话头。在他摔门之前我看到了他的通红怒目,闪着些光亮的瞳孔。
因为妻子正怀着孕,我也拗不过父亲,只好由着他暂且一个人住在老屋,找了个全职保姆24小时照顾他。只是,每一次去看他,就觉得父亲说话的思路一次比一次不清晰。
妻子生了个白白净净的女儿,取名叫莲。但是很奇怪,她长得既不像我,也不想妻子。倒很有几分像母亲。
我和妻子带着带着孩子去看望父亲,父亲接过孩子,笑逐颜开。很久没有看到父亲如此开心地笑了,看着父亲那些被拉扯的皱纹时我才发现,父亲,真的老了。
父亲逗弄着怀中的婴儿,“呦呦呦,你看看,她长得多像你啊。”
多年之后,我才醍醐灌顶似得明白,父亲口中的“你”,指的并不是我。
由于父亲的记忆力已经不太能很好的自理生活,我不得已卖掉了房子,和妻子,还有已经七岁的小莲又搬回了老屋。
父亲他早上总是起得很早。
这天早上,我们一家三口也早早地起床了,给不听话的父亲刷完了牙,吃完了饭,替他换上外出的衣服,把他拉到玄关,没想到还差一只脚在屋里时,父亲却死活也不肯出来了。父亲对我大吼大叫,一个劲儿得要回去,我死命拉着他,可惜不愧是前警察、检察官的父亲,凭我一人之力根本拉不住他,只好放开他,但好说歹说他就是不走。最后,又是以我的妥协而告终。
开车的时候我又后悔了,刚才应该绑也把父亲绑来的。
今天,母亲逝去整整十年了。
我在想,如果母亲还健在,会是什么模样。头发一定也已花白,脸和手一定也布满了皱纹,但我想她的声音还会像父亲所喜欢的那样。她会抱着小莲唱着我儿时时常听见的那首歌,讲那个我听过无数遍的故事,轻轻拍打着她,知道她睡着……我赶紧停下了车,拿出纸巾。
母亲被安葬在景色极好的一座公墓,走过有些陌生的平整石道,道旁的碑上还是那些名字,没有改变,不远处好像又新立了些石碑。
我静静立在母亲面前,妻子和小莲站在我两旁,平时淘气的小莲此时也只安静地牵着妈妈的手。
碑上的照片,是母亲最后一次过生日时照的。即使是不会动的相片,仍可以看出那笑是多么地吃力。相片旁刻着母亲的生卒年
1978.3.3---2043.9.4
这块石碑很大。母亲的名字只占了一侧,墓穴亦如。另一侧,暂时还没有人占据。
我摆上了一些母亲爱吃的水果,蹲下来,拇指轻轻摩挲着相片有些毛躁的边缘。不远处荡起一阵风,漾来淡淡花香萦绕鼻间,久久不能散去。